
我是林爽,八零后,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在王府井胡同的四合院里長大。每天在家里可以遙遙望見故宮的東華門城樓,聽到北京火車站大鐘的整點報時和信鴿飛翔時的鴿哨聲。我們住的是老房子一一灰瓦配白墻、大紅門配石獅子門墩,院子里有大棵的石榴樹,房頂上有愛睡覺的大花貓。
記得小時候,每天上學的路上都會經過一個工藝品商店,我時常駐足在那個大大的落地櫥窗前,望著里面一個個小心翼翼裝在玻璃罩里的絹人美女,除了烏云般的盤發、秋水般的眼睛和一丁點兒的朱唇,更吸引我的,是她們穿著的各色各樣中式衣裳一一繡著幾朵牡丹的淡粉唐裝、飄著幾只蝴蝶的新綠旗袍……慢慢地我還知道了街坊家里每天傳出的咔噠咔噠的聲音是出自剪刀和縫紉機,透過京城有名的旗袍行家一一街坊杜裁縫家的窗,我看到一件又一件新旗袍被做出來展示在人形模特上。那些柔和的線條、雅致的配色,看上去賞心悅目。于是每天放學后我的過家家內容固定成了和小姐妹們一起把大衣柜里的床單被罩翻出來,像模像樣地裹在身上假裝自己也在設計衣服。
小時候大人問我長大了想做什么,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做設計師”。正是憑著這份純真的初心,我一天又一天地做著我最愛的中式服裝。兒時的老北京生活經歷和對傳統生活方式、傳統美學的耳濡目染,讓我骨子里愛透了老北京的文化,愛老北京四平八穩又開朗包容的性格,愛老北京特有的紅黃藍綠。老北京建筑和日常生活最喜聞樂見的色彩一一中國紅、祖母綠、寶石藍、明黃,都被大量使用在我的作品里,它們也是由我創立的“藤薰定制”最標志性的顏色。
藤薰定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中式嫁衣。起因在于我們林家的傳統是同輩孩子結婚時都要請杜裁縫給做上一套旗袍,作為結婚彩禮或嫁妝中的重要環節。這個傳統和杜裁縫做的嫁衣一直被珍視著,這也使我自然而然地對這個題材情有獨鐘。創立藤薰定制后,我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嫁衣的創作和工藝研究上,我和我的團隊關注如何把傳統手工藝和規制與當下客戶的要求充分合理的結合起來,并盡可能保持傳統服裝的原汁原味和優秀質感。板型上,我們大量研究了傳統服裝的經典規制;選料上,我們在國內和國際優質真絲產區選擇織染技術成熟、質地優秀的面料:紋樣設計上,我閱讀和臨摹了大量的傳統紋樣和古代工筆作品,保證吉祥紋樣祥瑞得體、花鳥紋樣端莊精致;繪圖環節上,我們堅持手工繪制,保證藤薰作品線條和比例的完美;制作上,我們的工藝師無一不是任職超過15年的行家里手。目前,藤薰作品的手工制作環節占了我們服裝制作95%的工作量。
傳統之美,美在傳承。任重道遠,但我樂在其中。希望藤薰定制對于中式傳統之美的無限敬意和追求能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發現和肯定。我們只做最值得珍藏的手工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