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劉建+俞東升
【摘要】目的探討雙切口入路鋼板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42例脛骨平臺雙髁骨折患者采用外側髕旁和后內側聯合切口鋼板固定治療, 觀察療效。結果 患者住院時間13~32 d, 平均住院時間(20.7±6.5)d。42例患者均獲得隨訪, 隨訪時間11~24個月, 平均隨訪時間(15.8±5.6)個月。所有的骨折患者在12周內愈合。20例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定為優, 16例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良, 6例患者的臨床療效為可。本組患者均恢復了患肢的正常力線和患膝穩定, 術后無一例發生深部感染、內固定松動及斷裂, 無明顯膝關節僵直。結論 采用外側髕旁和后內側雙切口入路鋼板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 固定穩定, 可早期功能鍛煉, 并發癥少, 關節功能滿意, 值得臨床信賴。
【關鍵詞】 脛骨;雙髁骨折;早期鍛煉;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31
近年來骨折的發生率一直居高不下, 屬于臨床上較常見的疾病之一, 在臨床骨科C型骨折的軟組織損傷通常比較嚴重, 軟組織損失嚴重的, 早期行外固定支架臨時固定, 待腫脹消退, 出現皮紋征時行二期切開復位。脛骨平臺不穩定性雙平臺骨折(Ⅵ型)少見, 約占脛骨平臺骨折的20%[1]。臨床上通常選擇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方法主要包括外側髕旁和后內側雙入路兩種, 因此本文就外側髕旁和后內側雙人路兩種固定方法治療雙髁骨折的效果進行如下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脛骨平臺雙髁骨折患者42例, 男30例, 女12例, 年齡22~68歲, 平均年齡(43.3±8.6)歲。受傷位置, 左膝19例, 右膝23例;AO分型:C1型10例, C2型14例, C3型18例。42例患者均是閉合性骨折, 有30例合并半月板損傷, 12例患者發生前十字韌帶止點撕脫, 5例患者前十字韌帶斷裂。排除標準:①心、肺等臟器患有嚴重疾病的患者。②肝腎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③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④患有嚴重精神障礙、溝通障礙、意識障礙的患者。⑤患者及其家屬不同意參與此次研究的。⑥存在其他骨折的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診斷確診為脛骨平臺雙髁骨折且不合并其他類型的骨折[2, 3]。
1. 2 手術方法 對42例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 取平臥位, 在患者的后內側進行切口, 使得患者的后內側干骺端骨折進行充分的暴露, 開展有效的牽引復位, 恢復力線, 采用3.5 mm厚接骨板或者L型支持鋼板進行有效的固定, 在患者的內側平臺大的骨折塊于脛骨干骺端或骨干上進行位置固定。固定患者的外側平臺:不同類型的患者需要進行不同的骨折復位, 進行有效的骨折復位, 采用“高爾夫”型接骨板進行固定為C1型;骨折因干骺端粉碎復位后, 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的不穩定現象, 在患者開展自體髂骨植骨后, 采用“高爾夫”型接骨板進行固定為C2型;暴露患者的骨折位置, 重建患者塌陷的關節面, 在原骨折線, 外側髁骨依靠患者的附著的軟組織, 上拉患者的半月板, 充分的顯露患者的關節面, 抬起塌陷的部分骨塊, 使患者的關節面進行復位為C3型[4]。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患者住院時間, 對患者進行隨訪, 評價患者治療效果。通過Sanders膝關節評估表[5]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分析, 優:36~40分, 良:26~35分, 可:16~25分, 差:0~15分。
2 結果
患者住院時間13~32 d, 平均住院時間(20.7±6.5)d。42例
患者均獲得隨訪, 隨訪時間11~24個月, 平均隨訪時間(15.8±
5.6)個月。所有的骨折患者在12周內愈合。20例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定為優, 16例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良, 6例患者的臨床療效為可。本組患者均恢復了患肢的正常力線和患膝穩定, 術后無一例發生深部感染、內固定松動及斷裂, 無明顯膝關節僵直。
3 討論
近年來, 隨著車禍、高空墜落等事件的頻發, 導致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發生率趨于上升狀況, 且該疾病的發生情況沒有特定的年齡集中段, 可發生于任何年齡, 給患者的身體造成傷害的同時, 給患者的生活、工作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有些患者年齡小不僅影響了學業, 且對于年齡較小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這樣的特殊患病群體, 都存在極大的影響[6-11]。但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以及相關工作人員研究顯示, 對該類骨折采取合理的手術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臨床上開展有效的手術, 臨床醫生在選擇手術時間和手術切口時, 選擇主要依賴的是患者脛骨平臺, 若患者遇到突然嚴重的外傷時, 骨折常常呈現一系列的粉碎性現象。本次研究顯示, 有11例患者的軟組織腫脹較輕, 在傷后12 h內及時采取了急診手術, 并進行了內固定處理, 未發現感染。31例患者的軟組織腫脹較為嚴重, 用外固定支架臨時固定之后患者下肢力線得到恢復;1~2周后再次進行了有效的內固定治療。4例患者傷后出現筋膜室癥, 治療時及時切開患病處進行減壓。若患者發生雙髁骨折, 主要指的是關節內骨折, 醫護人員需要切開患者的雙髁骨折進行解剖復位, 同時給予患者堅強的內固定和早期對應的功能鍛煉[12]。在臨床上不僅要為患者治療疾病, 更要做到選擇最優的治療方法, 為患者提供最好的治療, 爭取將對患者的損傷降到最低, 本文研究顯示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手術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不僅顯著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時間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的恢復速度, 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大力推廣應用, 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讓作者的治療方法可以得到更多患者的認可。
綜上所述, 對脛骨平臺雙髁骨折患者采用前外側和后內側雙切口鋼板固定治療, 可提高患者的固定效果, 預防骨折移位, 值得臨床信賴。
參考文獻
[1] 王滿宜, 曾炳芳.骨折治療的AO原則.第2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5.
[2] 羅從風, 高洪, 仲飆, 等. 微創鋼板固定法治療高能量脛骨平臺骨折.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04, 6(3):246-249.
[3] 黃波. 雙切口金屬植入物內固定修復SchatzkerⅤ、Ⅵ型脛骨平臺雙髁骨折.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5(15):2330-2335.
[4] 徐華, 蔡宇, 李文成, 等. 外側鎖定鋼板聯合內側支持鋼板與雙支持鋼板治療復雜脛骨平臺骨折的療效對比.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11):2554-2556.
[5] 霍雷, 張厚慶. 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30例療效分析. 陜西醫學雜志, 2014(10):1331-1332.
[6] 徐亞風, 羅從風, 唐波, 等. 三柱固定治療累及后柱的老年脛骨平臺雙髁骨折.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4):295-300.
[7] 喬曉紅, 查振剛, 牛建軍, 等. 聯合入路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療效分析.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5, 23(22):2034-2037.
[8] 楊東海, 趙洪波, 徐志強, 等. 雙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臨床療效探討.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6(1):72-73.
[9] 馬卓, 張世民, 胡孫君, 等. Schatzker Ⅳ型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CT亞型分類及臨床意義.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16, 18(10):832-839.
[10] 劉潤璟. 藥物對脛骨平臺雙髁骨折術后并發骨關節炎的影響. 北方藥學, 2015(2):121-122.
[11] 舒敏銳. 外側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脛骨平臺雙髁骨折. 當代醫學, 2016, 22(28):82-83.
[12] 伍凱, 黃建華, 林健, 等. 超近端脛骨平臺雙髁骨折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策略. 中華骨科雜志, 2014, 34(4):441-447.
[收稿日期:2017-02-14]
作者單位:266100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