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澤剛+李仁芳+熊斌+沈華墨+羅琰
【摘要】目的探究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確定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CRVO)分型, 并確定有效治療方法, 評價FFA在CRVO診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100例(100眼)CRVO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100眼進行FFA檢查, 對檢察結果進行前瞻性研究。結果 100眼中早期CRVO動脈血管正常18眼(18%)。中期CRVO阻塞側動脈血管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粗細不均勻40眼(40%)。晚期CRVO阻塞側動脈血管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粗細不均勻42眼(42%)。100眼早期CRVO靜脈血管均有擴張或滲漏現象發生。100例毛細血管發生變化患者中屬于缺血型CRVO 22例(22%), 患者發病早期眼底毛細血管呈現梯田的形狀, 無灌注。非缺血型CRVO 78例(78%), 具體表現為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熒光素滲漏。100例患者全部出現視盤水腫現象, 表面由于毛細血管舒張, 導致熒光素滲漏。缺血型CRVO患者中有10例患者重新建立了側支循環。結論 FFA是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和預后方面的重要檢查手段。
【關鍵詞】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缺血型;非缺血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42
目前FFA是眼科最新的檢查技術, 能夠準確地檢測眼底是否發生病變[1]。由于FFA臨床應用中具有安全、有效等特點, 現已成為診治及預后CRVO的重要方法。CRVO在臨床上是十分常見的視網膜血管疾病, 可導致患者出現視力障礙, 嚴重者甚至可出現失明。其發病的時間很長, 導致視力障礙的主要原因為生成新血管和黃斑損傷[2]。臨床上應用FFA進行眼底檢查, 可以動態監測CRVO的病程變化, 對CRVO的診治有重大作用[3]。本課題采用前瞻性設計、分組對比研究法, 探討FFA在CRVO診治中的臨床應用價值。現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內眼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診斷為CRVO的100例(100眼)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5例, 女55例;年齡36~71歲, 平均年齡(47.73±12.06)歲;視力0.01~0.05有60例, 0.06~0.1有25例, 0.2~0.3有15例。伴有高血壓及動脈硬化而引發的CRVO患者78例, 視網膜內毛細管發炎患者16例, 發病原因至今沒有查明6例, 排除并發糖尿病的CRVO患者。
1. 2 方法 所有患者需先進行眼科常規檢查, 如視力狀況、眼壓大小以及眼底檢查等。記錄患者行常規檢查的相關指標。FFA檢查方法如下:患者先行散瞳(美多麗或托品卡胺), 待瞳孔散開后先于暗室對患者進行直接眼底檢查, 若出現眼底存在大范圍出血的患者, 則可初步認定為CRVO患者, 仔細記錄患者疾病形態。用KOWA眼底彩色照相造影儀行眼底造影, 先拍制2張未加熒光素鈉的普通照片, 2~4 s內迅速從肘前靜脈注射熒光素鈉溶液(5%)5 ml, 注射前對患者進行皮試。注射結束后立即開始連續拍照(速度為3張/s), 拍攝結束后, 讀片分析。所有患者均在院治療1周后帶藥出院, 口服用藥, 根據眼部表現決定療程長短。第1個月每2周復查1次, 以后每1~2個月復查1次, 每次復查均包括視力、裂隙燈、視野、眼壓情況, 第1、2、4、6、12個月復查眼底照相及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2 結果
2. 1 眼底視網膜血管變化 100例患者動脈血管發生的變化:100眼中早期CRVO動脈血管正常18眼(18%)。中期CRVO阻塞側動脈血管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粗細不均勻40眼(40%)。晚期CRVO阻塞側動脈血管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粗細不均勻42眼(42%)。出現小動脈阻塞呈線狀6眼, 出現動脈與靜脈相互壓迫現象55眼。100例患者靜脈血管發生的變化:100眼早期CRVO靜脈血管均有擴張或滲漏現象發生。其中55眼(55%)出現動靜脈壓迫情況且呈現筆尖狀, 50眼(50%)出現靜脈粗細不均勻, 同時靜脈出現斷流現象, 并且在斷流處出現濃度很高的熒光斑。晚期CRVO患者動脈與靜脈的交匯處出現線狀阻塞15眼(15%)。100例患者毛細血管發生的變化:100例患者中屬于缺血型CRVO 22例(22%), 患者發病早期眼底毛細血管呈現梯田的形狀, 無灌注。對缺血型CRVO繼續觀察6個月, 發現之前無灌注眼底區域有新血管生成并伴有出血癥狀。8眼表現為黃斑水腫, 血管滲漏呈花瓣狀。8眼由于玻璃體內存有積血導致視網膜脫離。6眼由于新血管生成導致青光眼并發。屬于非缺血型CRVO 78例(78%), 具體表現為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熒光素滲漏。
2. 2 視網膜及視盤形態 缺血型CRVO患者出血方式呈放射狀, 出血范圍主要在后極部, 由于出血導致視盤模糊不清。非缺血型CRVO患者出血方式呈圓塊狀, 主要的范圍在視盤附近和后極部。100例患者全部出現視盤水腫現象, 表面由于毛細血管舒張, 導致熒光素滲漏。缺血型CRVO患者中有10例患者重新建立了側支循環。
3 討論
CRVO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眼科疾病, 人們對其分類及分型一直持有不同的看法, 經過臨床實踐證明, 多數學者支持Hayreh的分型[4]。通過FFA檢查視網膜中動脈及靜脈血管情況以及視網膜毛細血管未灌注區域大小, 確定阻塞類型不同可分為缺血型及非缺血型[5]。根據分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及療程, 隨診過程中必須多次復查眼底血管造影, 觀察患者視網膜情況, 評估療效。非缺血型是否轉為缺血型, 或者缺血型患者的毛細血管無灌注區是否封閉、是否有新生血管, 確定是否需要多次激光治療[6-9]。眼底血管造影運用在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診治中, 可明顯提高治療有效率, 縮短病程, 減少患者的醫療費用。
本研究中100眼按FFA檢查結果, 100例患者中屬于缺血型CRVO 22例(22%), 患者發病早期眼底毛細血管呈現梯田的形狀, 無灌注。非缺血型CRVO 78例(78%), 具體表現為毛細血管擴張導致熒光素滲漏。相關學者[6, 7]根據不同分類情況要施予不同的臨床治療, A組患者控制全身疾病后, 評估患者視網膜缺血無灌注范圍, 行擴張微循環、營養神經聯合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B組患者行擴張循環、營養神經治療。患者每次復查, 要根據FFA情況, 視網膜水腫、缺血無灌注、滲出、出血情況, 及進調整醫治方案[10-14]。部分非缺血型轉歸至缺血型, 要給予視網膜光凝治療。部分缺血型患者視網膜水腫及缺血無灌注區未改善, 可追加視網膜光凝治療。
CRVO發病原因多種多樣, 本研究發現共有78例患者由于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導致視網膜發生病變。視網膜內毛細管發炎患者16例, 還有6例患者發病原因至今沒有查明。本研究認為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是中年及老年CRVO發病的主要誘因, 與文獻報導類似[8]。相關的臨床研究已證實[15-17], 患有動脈硬化的患者體內的動脈可壓迫靜脈, 從而可以導致靜脈阻塞。血壓過高可以導致動脈腫脹管壁變寬, 則可使靜脈內陷形成成阻塞。血管發炎也是CRVO的一個重要的誘因, 尤其是在年輕人中血管發炎可使篩板處產生栓, 進而發生阻塞現象。
綜上所述, FFA是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治療和預后方面的重要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 沈惠萍, 賈建英, 周麗, 等. 探討76例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臨床應用. 醫藥前沿, 2014(1):150-151.
[2] 唐榮仙. 眼部缺血綜合征的臨床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分析. 大家健康旬刊, 2014(3):64-65.
[3] 賈麗麗, 吳強, 王文清, 等. 視網膜靜脈阻塞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觀察// 中國眼底病論壇·全國眼底病專題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08:200-202.
[4] 盧建香. 視網膜靜脈阻塞分型與視網膜循環時間關系相關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11(7):1585-1586.
[5] 王泉忠. 用中醫辯證分型療法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效果觀察. 當代醫藥論叢, 2014(18):25-26.
[6] 余梓逵, 宋穎, 柳林. 全視網膜光凝治療不同階段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療效分析. 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15(1):8-11.
[7] 李學晶, 張守康, 張麗霞, 等. 活血法和止血法對早期非缺血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影響.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2014, 24(1):25-29.
[8] 陳甲興, 唐寧. 視網膜靜脈阻塞相關因素的臨床觀察. 國際眼科雜志, 2014, 14(2):354-357.
[9] 王克. 60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者的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導報, 2008, 5(35):167-168.
[10] 王麗霞, 肖雪. 30例視網膜靜脈阻塞的熒光眼底血管造影分析.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04, 36(8):609.
[11] 劉雋, 周潔, 方林. 熒光素鈉用于眼底熒光血管造影2620例分析.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08, 8(34):8443.
[12] 王肖華, 熊全臣, 鄭玉萍, 等. 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對低灌注性視網膜病變的診斷作用. 國際眼科雜志, 2008, 8(9):1850-1852.
[13] 郭會. 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中的臨床應用. 醫藥衛生(引文版), 2016(8):00049.
[14] 曾苗, 陳曉, 宋艷萍, 等. 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患眼光相干斷層掃描血管成像與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結果對比分析. 中華眼底病雜志, 2016, 32(4):362-366.
[15] 劉雋, 方林, 楊崢嶸. 眼底血管熒光造影對76例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07, 5(9):20-21.
[16] 吳子旭, 梁忠英, 鄭東萍, 等. 視網膜中央動靜脈阻塞的眼底熒光造影與光相干斷層掃描圖像觀察.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3, 13(11):1460-1461.
[17] 王淑娜, 楊連洲, 黃昌雪, 等. 視網膜靜脈阻塞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觀察分析. 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2, 30(8):1001-1003.
[收稿日期:2017-01-18]作者單位:517000 河源市人民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