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文英+吳欣期+蔡惠霞

【摘要】目的分析獨眼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100例獨眼白內障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焦慮、抑郁評分。結果 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0%, 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術中、術后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對獨眼白內障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降低手術后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 獨眼白內障;護理干預;心理情緒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77
獨眼白內障是指患者由于后天因素或者先天因素導致只有一只眼睛, 由于患者視力不斷降低, 從而使患者伴有較多的負性心理情緒, 例如抑郁、焦慮癥狀, 使患者對白內障手術治療產生恐懼感, 從而嚴重影響手術效果, 導致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1-3]。因此, 在獨眼白內障治療期間實施一項有效的干預方式極其重要, 本院對獨眼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進行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獨眼白內障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以臨床宣教形式講解本次探究方法、目的, 征得同意, 當場簽同意書。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男27例, 女23例, 年齡40~90歲, 手術眼除患白內障合并其他病變17例, 其中青光眼5例,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10例, 高度近視2例。實驗組男24例, 女26例, 年齡45~92歲, 手術眼除患白內障合并其他病變18例, 其中青光眼6例,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9例, 高度近視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phaco+Iol植入術。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做好術前準備, 術后注意用眼衛(wèi)生, 定時滴眼水, 保證術后眼睛很好恢復。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護理干預
1. 2. 1. 1 術前心理護理干預 管床護士熱情接待患者, 評估病情后及時為獨眼患者做好特殊標識, 包括查對患者身份的各種標識, 如手腕帶、床頭卡, 有溫馨注明防跌倒、防墜床。還有在床位一覽表、檢查申請單、護理記錄單中都有重要提示獨眼患者, 以便于在圍手術期間重點關注、識別患者。并介紹主刀醫(yī)生技術特長, 增強患者對手術的信心及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 詳細講解手術環(huán)節(jié), 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減輕抑郁、焦慮心理, 鼓勵患者多提問題, 認真傾聽患者講話并同情理解患者, 在術前建立溫暖護患關系。
1. 2. 1. 2 術中心理護理干預 做好術前散瞳, 沖洗結膜囊等準備, 攙扶患者進入手術室, 介紹手術室設備, 再次告知手術時間, 手術配合要點, 增強手術信心。手術室可放一些輕柔, 放松音樂, 緩解患者緊張情緒。術中經常慰問患者需要, 感覺是否舒適, 有沒有其他需求。另外, 護士可采取撫摸的方法, 按摩患者的手指和皮膚, 讓患者體會到溫暖, 關心和呵護, 使其感受到自己并不孤獨, 有人一同陪伴[4]。
1. 2. 1. 3 術后心理護理干預 手術結束后, 護理人員告之患者手術結束, 陪同回病房休息。回病房后護理人員再次以親切語氣與患者講解術后注意事項。囑臥床休息, 閉目養(yǎng)神, 耐心聆聽患者感受, 緩解緊張焦慮情緒, 保持心情平靜。
1. 2. 2 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1. 2. 2. 1 術前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術前滴抗生素眼水, 每2小時滴防感染。訓練轉眼球運動, 向上下, 左右轉動, 對理解能力差的, 反復講解, 并做示范指導, 使其能在手術前做好充分準備, 取得手術配合, 減少出血等并發(fā)癥。
1. 2. 2. 2 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協(xié)助患者睡眠時平臥或向非手術眼側臥, 指導患者術后正常滴眼水, 囑盡量避免用力咳嗽、擦眼、低頭。獨眼白內障多為伴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 如高血壓、糖尿病、青光眼等。反復多次強調飲食, 用藥指導, 以保證血糖, 血壓維持在穩(wěn)定水平, 減少感染, 出血發(fā)生, 保證生活質量。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并發(fā)癥主要包括感染、出血等。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抑郁評分、焦慮評分。
1. 4 判定標準 抑郁、焦慮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判定。輕度抑郁、輕度焦慮:50~60分。中度抑郁、中度焦慮:61~70分。重度抑郁、重度焦慮:>70分[5]。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0%, 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抑郁評分、焦慮評分比較 干預后, 觀察組患者術中、術后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獨眼白內障為眼科常見疾病, 為患者視力下降和致盲的主要因素[6]。若未盡早對獨眼白內障采取治療, 嚴重者易導致患者發(fā)生失明情況。臨床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 但是大部分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等情緒, 導致對白內障手術治療產生誤解, 影響手術順利進行和手術效果, 易導致患者術后引起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 從而嚴重危害獨眼白內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在患者實施治療期間采用一項有效的干預措施極其重要[7-8]。因此, 本院對獨眼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進行研究, 探討護理干預的效果。
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心理護理干預、并發(fā)癥護理干預等措施, 由于患者若治療失敗會導致出現(xiàn)失明情況, 從而導致患者對白內障手術產生恐懼心理, 使其不配合手術治療[9-11]。通過在術前、術中、術后實施心理干預措施, 加強患者對手術的認知, 消除患者對白內障手術的誤解, 可使患者樹立對手術成功的信心, 從而能使白內障手術順利進行。同時, 給予患者實施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針對患者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 實施針對性治療護理措施, 從而能有效減少并發(fā)癥, 促進患者術后較快恢復。因此, 護理干預為獨眼白內障患者的首要護理方式[12-14]。
本文研究表明, 觀察組獨眼白內障患者與對照組獨眼白內障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后,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0%, 低于對照組患者的22.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術后抑郁評分、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通過對獨眼白內障患者實施護理干預,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降低手術后感染、出血等并發(fā)癥發(fā)生, 值得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丹. 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護士進修雜志, 2014, 2(18):1697-1698.
[2] 魏艷麗. 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18):41-42.
[3] 王進敏. 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2013, 23(1):217-218.
[4] 張小霞. 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對手術耐受性與護理質量的評價. 中醫(yī)藥管理雜志, 2014, 22(5):739.
[5] Guo Y, Yuan L, Yi 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GJA3 mutation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congenital nuclear cataract using exome sequencing. Indian Journal of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 2013, 50(4):253-258.
[6] 張倩. 延續(xù)性護理在葡萄膜炎合并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的應用效果.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6, 22(20): 2919-2922.
[7] 楊琦, 陳宏杰, 王豫桂, 等. 高齡白內障患者行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的人文關懷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 8(14):68-70.
[8] 龐海玲. 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3, 19(12):1402-1405.
[9] 陶鳳萍. 高齡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與人工晶體植入術后視力恢復情況分析及護理干預.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4, 20(16): 1943-1945.
[10] 傅學俠, 趙長龍. 高齡白內障患者超聲乳化術的護理. 臨床眼科雜志, 2011, 19(1):82-83.
[11] Hammer GP, Scheidemann-Wesp U, Samkange-Zeeb F, et al.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low do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 and cataract development: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perspectives on future studies. Radiation and Environmental Biophysics, 2013, 52(3):303-319.
[12] 馬秀. 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6(8):00106.
[13] 王瀟瀟, 李楠楠. 探究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白內障患者心理情緒及并發(fā)癥的護理效果.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6, 1(2):150-151.
[14] 任露露. 對老年白內障病人心理情緒與并發(fā)癥護理干預效果觀察. 醫(yī)藥衛(wèi)生(文摘版), 2017(1):00142-00143.
[收稿日期:2016-12-21]
作者單位:526040 高要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