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君玲

【摘要】目的探討肝癌介入灌注化療及栓塞的應用及護理配合的臨床效果。方法 100例肝癌患者, 均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給予術中護理配合, 分析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對患者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給予術中護理配合后, 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大幅提升,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組患者中大多數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患者均經對癥支持治療和保肝治療, 癥狀有所好轉;經隨訪發現3個月時, 本組患者的生存率為100.0%, 6個月時本組患者的生存率為84.0%。結論 對患者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給予術中護理配合可增加患者的治療信心, 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提高手術治療效果, 緩解不良反應, 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 肝癌;肝動脈栓塞化療;術中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0.089
肝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且該病起病隱匿, 不易被察覺, 患者就診時多數為中晚期, 使得治療效果欠佳, 病死率較高[1-5]。對肝癌患者實施肝動脈灌注栓塞化療的效果顯著, 配合高效的護理手段能顯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 現將本院肝癌灌注栓塞治療并術中護理配合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4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全部患者均經影像學及穿刺活檢確診, 年齡37~76歲, 平均年齡(66.8±3.9)歲;疾病分期:Ⅰ期患者20例, Ⅱ期患者49 例, Ⅲ期患者31例。手術時間120~309 min, 平均手術時間(201.3±36.0)min。
1. 2 方法
1. 2. 1 介入治療方法 采用 Seldinger 技術, 電視監控下穿刺股動脈插入導管至肝腫瘤供血動脈, 了解腫瘤血供情況, 行肝動脈造影后, 再經導管灌注化療藥物或化療藥物加栓塞劑, 阻斷腫瘤血供, 起到抑制腫瘤發展的目的[6]。
1. 2. 2 術中護理 術中取仰臥位, 做好鉛護屏障安置, 確認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 約束上肢, 常規消毒鋪巾, 選擇合適穿刺點。對術中出現緊張不安的患者及時給予心理疏導, 鼓勵患者積極配合。對于術中出現造影劑過敏或肝動脈痙攣, 應及時配合醫生做好處理工作, 快速控制患者的癥狀。若手術時間過長, 則應安排好排尿、排便護理, 做好術中記錄, 記錄藥物、耗材、器械等使用情況。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肝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生存期等指標, 生存質量評分采用萬崇華等編制的“肝癌患者特異性生命質量評價量表”, 分別對生理、心理、癥狀及社會等方面進行評價[7]。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生活質量變化 對患者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給予術中護理配合后, 患者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大幅提升,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不良反應情況 本組患者中大多數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 其中出現12例腹脹、納差, 2例惡心嘔吐, 7例高熱(>39℃), 3 例白細胞下降, 4例γ-谷氨酰轉肽酶(GGT)及堿性磷酸酶(AKP)一過性增高, 患者均經對癥支持治療和保肝治療, 癥狀有所好轉。另有2 例并發黃疸, 2 例腹水或腹痛加重。
2. 3 生存期 經隨訪發現3個月時, 本組患者的生存率為100.0%, 6個月時本組患者的生存率為84.0%, 死因:9例肺內轉移, 5例門靜脈阻塞, 2 例上消化道出血。
3 討論
肝癌通常發現于癌癥中期或晚期, 對于不能手術切除或不愿手術切除患者而言, 此時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采取經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治療[8-13]。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可通過提高腫瘤灌注動脈的局部抗癌藥物濃度, 加用經肝動脈灌注碘化油, 通過碘化油與化療藥物的共同作用, 阻斷腫瘤血供, 同時栓塞以延長藥物在腫瘤組織內停留時間, 而起到持續化療的作用。然而術后患者會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系列的皮膚、骨髓抑制、黏膜損傷、呃逆等并發癥。有臨床研究發現, 術中患者配合有效的護理手段可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 有效減少并發癥,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4-16]。
本研究發現, 對患者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給予術中護理配合后, 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幅提升, 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時患者的生存率為100.0%, 6個月時本組患者的生存率為84.0%。提示原發性肝癌患者實施肝動脈導管介入化療灌注栓塞術, 并在術中加強護理配合可緩解不良反應情況, 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質量, 提高了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許小霞, 杜增利, 李紅艷. 肝癌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后的臨床護理管理. 中國當代醫藥, 2014, 21(9):131-133.
[2] 程康文, 詹勇強, 王成友, 等. 肝癌干細胞標志物研究的進展.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1):110-115.
[3] 江海中, 鄧新, 鐘永富. 肝癌合并門靜脈癌栓的TACE治療.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5, 24(1):116-120.
[4] 祝普利, 尹超, 馮建龍. 原發性肝癌綜合治療進展.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15, 31(6):965-968.
[5] 周儉, 肖永勝. 肝癌的轉化醫學研究——從基礎到臨床. 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16, 25(1):1-5.
[6] 段詩姣, 張宏文, 鄧梨平, 等. 人性化護理在原發性肝癌灌注栓塞治療中的應用. 中南醫學科學雜志, 2011, 39(4):468-470.
[7] 李忠民, 黃明霞. 晚期肝癌介入熱灌注化療及栓塞的臨床應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32):19-21.
[8] 程永素, 黃冰, 程永紅. 肝動脈灌注化療并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的護理. 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18):1675-1676.
[9] 倪春玲, 張國梁. 臨床護理路徑在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患者的應用研究.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2, 31(11):1985-1987.
[10] 周玲榮, 季敏捷. 肝癌動脈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療術后的護理措施及護理效果探討. 心理醫生, 2016, 22(23):140-141.
[11] 武中林, 李智崗, 吳曉云, 等. 經導管肝動脈栓塞與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在原發性肝癌介入治療中的遠期療效比較. 中國全科醫學, 2016, 19(11):1292-1296.
[12] 孫慶春. 肝癌中晚期給予恩度肝動脈灌注治療輔以介入化療栓塞術的臨床研究.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25):43-44.
[13] 徐晨. 肝癌灌注化療栓塞術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對術后康復的影響.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6, 37(28):3607-3608.
[14] 沈湘蕾, 梁定, 郭山峰, 等. 介入性靶向熱化療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20例療效觀察及護理.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13):26-27.
[15] 田素紅, 周士琦, 張萬壯. 三丙烯微球動脈栓塞治療原發性肝癌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的全程護理.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10):51-53.
[16] 黃新宇, 陳方滿, 汪國祥, 等. 富血供原發性肝癌周邊部雙重化療栓塞的臨床應用研究.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16, 35(5):442-445.
[收稿日期:2017-01-17]
作者單位:523900 廣東省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介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