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紅敏, 田 斌, 康 薇
(河北省新樂市醫院腎內科透析室, 河北 新樂 050700)
某醫院血液透析患者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
曹紅敏, 田 斌, 康 薇
(河北省新樂市醫院腎內科透析室, 河北 新樂 050700)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護理存在的問題,并總結導致問題出現的原因和解決措施。方法:選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護理缺陷進行回顧性分析,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總結其影響因素,最后探討出一套改善血液透析護理服務的有效措施。結果:在這98例患者中,主要存在的護理缺陷為失血病、動靜脈穿刺失敗引發皮下大面積血腫、參數設置錯誤、儀器使用錯誤、動靜脈管路與內瘺動靜脈端連接錯誤,其中失血癥最多,動靜脈管路與內瘺動靜脈端連接錯誤最少,其余三者居中,所占比例也比較接近;造成這些缺陷的原因主要包括護士判斷失誤、危險意識差、對查工作不到位、技術差、注意力不集中,其中由護理人員的判斷錯誤造成的病例數最多。結論:血液透析護理缺陷時長發生,導致護理問題的因素也很多,遠方必須究其根源來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為換這個提供一個好的治療環境,避免護理缺陷的發生。
血液透析; 護理缺陷; 原 因; 防 范
本文主要對我院血液透析科的98例出現護理缺陷的患者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并提出了安全護理對策,詳情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血液透析科接受治療的患者98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對他們的護理資料尤其是護理缺陷問題進行仔細的研究與分析。這98例患者的包括58例男性患者和40例女性患者,年齡范圍為29~67歲,平均年齡為(48.2±19.6)歲,患者透析時間為3~7個月,平均(4.7±2.3)個月。且研究對象無精神病類疾病。納入標準:透析失血:其主要是指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出現了失血情況,當失血量超過5mL的時候就稱為透析失血缺陷,這主要導致因素為:體外循環開放、凝血以及拔針后的按壓手法、方位等不恰當等;透析血腫:其主要是指患者伴有明顯的紅腫熱痛現象,而且患者的靜脈穿刺點和動靜脈內瘺周邊發生了直徑為5cm到10cm甚至更大的腫脹;跌倒: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在進行護理或者是護理完畢未走出護理室之前發生了跌倒事件,身體某些地方和其他物體發生了接觸或者碰撞,這都稱為跌倒;其他:透析器使用不當、參數設置錯誤和機器故障處理錯誤等[1]。
1.2 方法:對這98例患者的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詳情查看每位患者的護理缺陷記錄,并根據護理問題進行缺陷分類,然后從患者護理過程中護士的表現、院方的管理制度、護理環境等方面分析造成護理缺陷的原因,并對比各個原因發生的頻率高低,制定預防和治理措施,降低護理問題出現的頻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1.3 臨床觀察:在血液透析護理中存在的護理缺陷較多,其嚴重程度各不相同,下面為分類情況:根本就沒有對患者實施透析的為A類缺陷;只是讓患者不滿意,但并未對患者的身體治療造成影響的為1級缺陷;懷疑對患者產生了不良影響,但是不確定,還需要繼續觀察的為2級缺陷;暫時沒有對患者造成危害,但后期還應注意的為3級缺陷;對患者造成危害,需要更多的治療才能康復的屬于4級缺陷;引發患者終身殘疾的為5級缺陷;由于一些不良行為造成患者死亡的屬于6級缺陷[2]。另外,還要觀察導致護理缺陷的原因,并對其所占比例進行比較,從而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2.1 護理缺陷分類:據調查,在這98例患者中,導致血液透析患者失血的占到42.86%,是護理缺陷中發生最多的一種類型,其次就是皮下大面積血腫,占到了17.35%,護理缺陷發生最少的是動靜脈管路與內瘺動靜脈端連接錯誤,僅占5.10%。詳細情況請見表1。

表1 護理缺陷分類
2.2 影響護理缺陷發生的因素:認真分析出現錯誤的原因后發現,導致發生護理缺陷的主要問題是護理人員觀察、評估不正確以及護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分別占到了33.67%和27.55%,此外,查對制度落實不到位,護理人員技術不佳、經驗不足,注意力不集中也是導致護理缺陷的原因。詳細情況請見表2。

表2 導致護理缺陷的原因分析
3.1 血液透析過程中導致護理缺陷發生的原因分析
3.1.1 護理人員執行不到位或操作失誤:由上述表2可知,由于護理人員在透析過程中對患者的情況觀察不準確、評估不到位引起護理缺陷的患者有33例,不遵守醫院規定,查對不嚴格或者不到位導致缺陷的患者有15例,還有,部門醫護人員工作時間段、經驗不足、技術不專業、操作失誤導致護理有缺陷的患者為12例,一共60例,這些都屬于護理人員工作執行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合格導致,共占總數的61.21%,占到一半以上,所以,這是血液透析護理缺陷的主要影響因素。表現為:護理人員沒有將護理過程的詳細步驟向患者進行詳細的講解,護理內容和最佳護理時間沒有進行明確的判定。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不善于主動觀察患者的反應,對主要癥狀不明確;透析儀器的檢查不完善,導致患者使用了有問題的儀器,比如抗凝劑誤用、參數設置錯誤等;護理時操作不認真,有時會導致管道的連接方面出現問題,不利于透析的順利進行。
3.1.2 院方缺乏對工作人員的系統培訓:同樣,由表2明顯得知,因為護理人員缺乏安全意識,沒有及時意識到患者的危險,而導致的缺陷例數為27,由于經驗欠缺、專業技能不足而發生的護理缺陷為12例,共計39例,占總數的39.80%,是影響血液透析過程的第二大因素。表現為:護士對高危環節缺乏風險意識,對跌倒、墜床、脫針等缺乏預見性;專科知識缺乏,如血管通路靜脈端穿刺腫脹后,在遠心端重新穿刺,造成原穿刺口周圍大面積血腫、人造血管動靜脈端接反、機器報警或故障未能正確排除等。
3.1.3 儀器使用失誤:護理人員對儀器進行錯誤操作的只要原因就是周圍環境嘈雜,工作人員受到干擾。這其中包括兩方面的原因,第一是由于護理人員數量不能滿足就醫患者的需求,所以患者會催促護士的進度,急于上機檢測,使護理人員做出錯誤的操作,這種情況導致護理失誤的有7例;第二是護理人員自身的原因,為患者服務時注意力不集中,導致4例換這個出現了護理缺陷,共11例,占總數的11.22%,屬于血液透析過程中護理缺陷的客觀原因。
3.2 防范對策
3.2.1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由于上機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院方應該建立健全的廣利制度,去規范上機操作以及護理過程中的相關行為,護士在上機操作時,明確查對時機、查對內容,明確透析前、中、后評估觀察的重點項目等。例如:在血液透析過程中,護士應該嚴格監控儀器的運行,避免問題的出現;透析后,觀察患者的反應,有無頭暈、低血壓等癥狀。同時,加入質量控制點,可以減少工作程序的差異。例如:復用透析器預沖后,要嚴格控制消毒劑的殘留濃度;血管通路建立后,立即在靜脈端注入抗凝劑,再建立體外循環,禁止上機后再使用抗凝劑。
3.2.2 強化風險意識,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對血液透析的護理人員進行安全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并適當的進行舉例說明,將以往的護理缺陷事件公示,分析缺陷出現原因,提醒護理人員遇到類似事件的做法,尤其要對工作時間較短的護士進行深度的教育,不僅包括安全管理意識的培訓還應該對他們呢的專業技術進行系統的教育,降低護理缺陷的發生率。
3.2.3 加強專科知識與技能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尤其是低層級護士的專業理論、技能的培訓,能夠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和預見風險的能力,在培訓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透析器凝血、破膜,停電、停水、機器故障等應急預案的學習,提高他們風險處理能力,這些對患者的健康護理都具有重要意義。
3.2.4 發揮科室三級質控及層級管理作用:血液透析科的管理者,即護士長或護理組長,應該加強對科室的管理,定期排查危險因素,對低資質的護士要重點觀察,不斷對其進行指正,提高他們的護理素質。
3.2.5 保證良好的上機操作環境:針對上機環境的改善,相關人員還應做到以下幾點:院方應該確保護理人員的數量,以滿足越來越多的患者需求;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避免患者的催促導致護士的操作失誤;接機治療時,合理排班;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嚴禁聊天,時刻保持高度集中。操作前充分備物,避免操作中斷,影響操作連貫性。
3.2.6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病情,對患者進行護理前后的相關知識普及,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有利于緩解患者的情緒,也能達到護理過程中護患之間的良好配合,從而提高護理質量。具體措施如下:首先,護理人員應該明確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對每位患者都計劃一份針對性的教育對策,這些對策包括血液透析后飲食及生活方面的注意事項,并且要對患者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進行正確的指導,避免不良生活習慣的出現,從而提高血液透析質量,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其次,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的行為進行規范。因為一些患者會出現不良的行為表現,比如,不配合治療,狂躁等,這就需要護士在護理期間對患者的行為進行合理的控制,這樣才能避免不恰當行為的發生,保證護理的順利進行。
[1] 唐麗.血液透析護理缺陷發生的相關因素及應對措施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238~239.
[2] 趙娜娜,賈秀娟.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探討[J].母嬰世界,2015,(10):350~351.
[3] 楊芳.40起血液透析護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醫學信息,2015,(34):198.
Analysis of Nursing Defect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a Hospital and Countermeasures
CAOHongmin,TIANBin,KANGWei,etal
(XinleCityHospital,HebeiXinle050700,China)
Objective:To analyse hemodialysis nursing problems, and summarize the cause of problems and solutions. Methods: 98 patients admitted with hemodialysis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orm October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nursing defec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for all the patients. Its influence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finally to explore a set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hemodialysis nursing service. Results: Of the 98 patients, the main nursing defects for the loss of blood disease, arteriovenous puncture failure cause subcutaneous large hematoma, parameter setting error, instrument using error, arteriovenous fistula way with the internal fistula arteriovenous connection error, the largest loss of hematic disease, arteriovenous fistula in the road and fistula arteriovenous end connection error, at least in the middle and the remaining three proportion was more close to; The causes of these defects mainly included the nurse poor judgment, risk awareness, to check my work does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poor technology, inattention, which was caused by nursing staff errors of judgment the most number of cases. Conclusion: Hemodialysis nursing defects often occur, leading to many factors of nursing problems. The hospital must be the reason to develop effective measures to change this to provide a good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nursing defects.
Hemodialysis; Nursing defects; The reason; Prevention
1006-6233(2017)04-0702-03
A 【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