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輝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
?
英語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學生詞匯附帶習得影響因素研究*
——以《英國經典電影》課程為例
劉靜輝*
大連外國語大學,遼寧 大連 116044
本研究基于某高校英語專業一年級視聽說課程,采用質化和量化相結合的研究范式,考察學生的詞匯附帶習得情況,探究其影響因素。結果表明,英語專業一年級學生能夠在視聽說課堂上附帶習得詞匯。影響因素包括真實生動語言材料的輸入及目標詞出現頻率、教師的教學支持、課堂活動中同伴的互助、課堂活動內容的強化和學生自身的因素。
詞匯附帶習得;英語視聽說課堂環境;影響因素
詞匯附帶習得假說由Nagy et al.(1985)等人根據對兒童母語詞匯習得研究結果提出。之后國內相關研究證實了該假說在二語語境中的普適性。Laufer & Hulstijn(2001)將詞匯附帶習得定義為:在聽說讀寫活動過程中注意力并非放在詞匯上,但由于詞匯被運用或者不斷在學習過程中出現而被習得,是聽說讀寫活動的“副產品”。國內外對詞匯附帶習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檢驗投入量假設(Laufer & Hulstijn,2001;顧琦一宋明珠,2010);以閱讀和聽力為背景,從輸入增顯和輸出強化(Paribakht & Wesche,1997;孔繁霞 王歆,2014;)的角度來檢驗促進詞匯附帶習得的方法;采用測試的方式檢驗目標詞出現頻率(Horst er al.,1998;)、語篇文化熟悉度(Pulido,2003)、背景信息豐富度(Webb,2008)、學生詞匯量(Nation,1990)、二語閱讀水平和篇章理解水平(Pulido,2007)、詞匯學習動機(吳建設等,2010)與詞匯附帶習得之間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這些因素與詞匯附帶習得之間都存在正相關。而國內外關于視聽環境下學生詞匯附帶習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無字幕下學生的詞匯附帶習得情況(Ina,2014),而且眾多在閱讀和聽力條件下已經被驗證的影響因素并未在視聽說輸入環境下得到驗證。因此,本研究采用質化和量化相結合的方法主要研究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學生詞匯附帶習得情況及其影響因素。
(一)研究問題
(1)視聽說課堂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能否附帶習得詞匯?(2)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影響英語專業學生詞匯附帶習得的因素有哪些?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某高校英語專業一年級兩個班6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參與詞匯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采用密度抽樣的方法挑選10名附帶習得效果最好的學生進行半結構化訪談。
(三)研究工具
定量研究工具主要為詞匯測試。詞匯測試共進行三輪,每輪測試由前測,即時后測和一周后延時后測組成。目標詞由授課教師和研究者共同挑選并基于5名學生參與的先導測試結果確定。三輪測試的目標詞分別選自電影The Holiday中的4個片段和Hot Fuzz中的兩個片段。要求寫出目標詞漢語意思。最后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學生的詞匯附帶習得情況。定性研究工具主要為課堂觀察和半結構化訪談。
(一)視聽說課堂環境下英語專業學生詞匯附帶習得情況
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三輪測試的前測,即時后測和一周后延時后測成績進行比較。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4-1 學生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得分比較(測試1:The Holiday)(n=60)
注:*顯著性水平a=0.05。

表4-2 學生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得分比較(測試2:The Holiday)(n=60)
注:*顯著性水平a=0.05。

表4-3 學生前測、即時后測和延時后測得分比較(測試3:Hot Fuzz)(n=60)
注:*顯著性水平a=0.05。
結果表明英語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學生能夠附帶習得詞匯,每輪測試的即時后測成績和一周后延時后測成績均高于前測成績。而每輪測試的一周后延時后測成績均低于即時后測成績,在某種程度上與記憶的消退有關,因為延時后測在一周后進行(李曉紅,2011)。
(二)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影響英語專業學生詞匯附帶習得的因素
質化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學生詞匯附帶習得的因素包括真實生動語言材料的輸入及目標詞出現頻率、教師的教學支持、課堂活動中同伴的互助、課堂活動內容的強化和學生自身的因素。
1.真實生動語言材料的輸入及目標詞出現頻率
電影中真實生動畫面和特定交際環境下的地道表達對學生詞匯附帶習得有很大影響。某些電影畫面可以清晰生動地解釋相應詞匯的意思。此外詞匯所在的整句話語境也為學生猜測詞義提供支持。本研究發現證實了前人的研究結果:影片中圖像和英語原聲的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電影內容(Lin,2010;Ina,2014)。
“The Holiday 這部電影中出現的Iris房子的畫面幫助我理解了‘idyllic’這個詞匯的意思。”(學生10)
正如Ina(2014)所述,在學習一門外語的過程中,當學習者接收到真實的交際環境中真實、可理解、吸引人的語言刺激時語言的學習就非常有效。此外,Elley(1989)的研究結果也表明語境與學生的詞匯習得存在明顯的正相關。
“在The Holiday這部電影中Iris用‘unrequited love’來描述她和Jasper在過去幾年間的關系,我可以根據劇情猜測出它的意思。”(學生8)
詞匯出現頻率對學生的詞匯附帶習得也有重要影響。本研究中詞匯出現頻率指的是為了做相關的課堂練習,如回答老師的問題、做模仿練習、完成書本上的聽力練習題等,同一個電影片段被播放多次,生詞也隨之出現多次。隨著做以上聽力練習,學生聽的次數不斷增多,對于電影片段的理解不斷加深,有利于學生對生詞的理解和記憶。
“一句話中出現了生詞,如果我第一次遇到時沒有聽明白,再聽第二次、第三次時我就會格外注意,聯系電影情節猜測這個詞的意思,通常隨著看的次數多,對劇情的理解加深,也就不難猜測這個詞的意思了。”
2.教師的教學支持
教師對學生發音的糾正性反饋可以幫助他們加強對生詞的注意和理解。學生對于生詞的理解在接收反饋和加深理解的過程中得到強化。McCafferty et al.(2010)的研究表明當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出現詞匯錯誤,老師對其詞匯進行糾正,對于學生附帶習得詞匯非常有幫助。
“比如在回答問題時哪里說錯了,老師給糾正之后就會很清楚地記得,而且記很久。有時候班上其他同學發音不準確了,老師給糾正之后也會對這個詞加深印象。”(學生6)
3.課堂活動過程中同伴的互助
角色扮演是視聽說課堂上一個重要的課堂活動。在完成角色扮演活動的過程中,學生間彼此可以通過交流獲得更多關于電影片段的信息。他們不僅可以交流電影內容還可以從同伴那里獲取看電影過程中自己沒有接收到的生詞,得到生詞的額外信息。此過程強化了學生對生詞的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對詞匯的認知程度。
“在和同伴一起完成角色扮演這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可以通過和同伴交流獲取更多關于電影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我自己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沒有get到的生詞。”(學生10)
4.課堂活動內容的強化
模仿和角色扮演是兩個重要的課堂活動。模仿主要是對影片中的對白或對話進行模仿。在模仿之前老師會發給學生關于模仿部分的文稿,然后學生一邊看文稿一邊重復聽和模仿。通過重復輸入和輸出,學生對于這部分內容的理解不斷加深,對于出現的生詞理解也在不斷加深,并且通過不斷地重復,對生詞的記憶也得到強化。
“模仿這個活動對學習生詞有幫助,拿到文本之后不會的詞匯我會先查一下,模仿的時候一般都會跟著音頻讀幾遍,里邊的生詞自然就熟悉了。”(學生1)
此外,角色扮演活動均基于影片劇情,所以當學生在組織對話的過程中受到詞匯量和句式的限制時,會考慮參考影片中的詞匯表達。而在對生詞運用的過程中無疑會加深學生對生詞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對于生詞的認知。正如McCafferty et al.(2001)的研究表明增加思考的過程和創造性地使用新詞能夠有效促進詞匯習得和保持。
“看完一個電影片段后老師會組織幾個對話,如果能把出現的生詞運用到會話中和同學一起說說就容易記住。比如在學習The Holiday這部電影的時候老師讓我們編一個關于換房子的對話,電影里邊在形容那個小屋的時候用了一個詞‘idyllic’,我在編對話的時候就用到了。”(學生7)
5.學生自身的因素
猜詞策略的運用對于學生的詞匯附帶習得效果也有重要影響。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語境猜測詞義的學習策略對于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和促進詞匯習得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樣地,猜詞策略在聽力和視聽輸入環境下對詞匯的附帶習得也有重要作用。正如Brown et al.(2008)所強調的:通過語境猜測詞義對于處理和學習生詞非常重要。因此,在視聽說課堂上老師應該鼓勵學生使用猜詞策略來學習電影中出現的詞匯。
“遇到生詞我一般會先根據劇情進行猜測,比如在The Holiday這部電影里有個詞匯是‘toxic’,我剛聽到時是不會的,但是同一句話中有幾個形容詞和它并列,我想它們大概的意思應該差不多,所有根據其他詞匯的意思,這個詞的大概意思差不多就能順出來。”(學生5)
此外,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對詞匯附帶習得產生一定的影響。帶著強烈的想要學好英語的動機,學生在課堂上會集中注意力去獲取電影內容及生詞和地道的語言表達并且積極參加課堂活動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因此,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會掌握更多包括生詞在內的新內容。
“我喜歡這門課,不僅可以看電影而且可以學到地道的詞匯表達,學會后我可以用到自己的日常口語練習和對話中。所以,我在課堂上一般會集中注意力去學習電影中出現的生詞、詞組和句式。”(學生2)
吳建設等(2010)的研究也表明:在聽力課堂上學生的詞匯學習動機顯著影響生詞的習得和記憶保持。因此,教師有必要激發學生課堂上的詞匯學習動機。
以上研究結果顯示,在英語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學生能夠附帶習得詞匯。影響因素包括真實生動語言材料的輸入及目標詞出現頻率、教師的教學支持、課堂活動中同伴的互助、課堂活動內容的強化和學生自身的因素。
[1]王蕾.在聽力教學中注意提高詞匯意外習得[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5):77-80.
[2]楊慧琴,侯菲菲.輸出與聽力詞匯附帶習得實證研究[J].山東外語學,2012(5):53-58.
*2016年大連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創新項目“英語視聽說課堂環境下學生詞匯附帶習得影響因素研究——以《英國經典電影》課程為例”的研究成果(立項編號:YJSCX2016-114)。
劉靜輝,女,漢族,河南洛陽人,大連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語教育及應用語言學。
H
A
1006-0049-(2017)11-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