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蓮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這就需要教師要好好利用學生活動的資料。
1.有效選擇活動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的發展為本,提倡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的機會,教師要有效地選擇活動內容,為數學知識的引入提供學生熟悉的、能夠理解的現實情境,使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例如學習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課堂上要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通過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在討論和交流中推導出計算方法,讓學生都來體驗一下發現知識的樂趣。
2.有效組織活動過程。學生們受知識及能力的限制,在活動過程中或多或少總會遇上些困難,而這時,教師就應在關鍵處加以引導,適時點撥,正確指導,使學生少走彎路,順利進行數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在活動中更好地感悟數學思維。
3.有效引導活動思考。活動后要有思考,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因此數學活動應為學生提供數學交流與想象的機會,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