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運森
2017年4月13日,安康市嵐皋縣大道河九年制學校投資80余萬元,創建的“慈善文化長廊”正式建成。長廊凈高3.4米,寬2.9米,長110米,在其內側兩邊懸掛制作有慈善格言警句及安全常識26塊長方形的展板,長廊兩頭懸掛有“慈善文化長廊”標示牌(另外在校園走廊安放慈善格言警句牌34塊)。該長廊既保障了師生通過校園內公路的安全,又營造了“慈善文化進校園”的濃厚氛圍,也美化了校園環境,是當地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道九年制學校慈善文化長廊的建成,是繼榆林市慈善協會創建的慈善教育館、渭南市臨渭區實驗小學的慈善教育成果展示廳后,陜西又一慈善教育活動新的亮點,深受社會各界的稱贊。
大道九年制學校,坐落在美麗漢江的安康瀛湖景區南側小山頭上,校園占地23畝,45度的坡度,總建筑面積6300多平方米。縣域公路從中穿過,將校園分為上下兩個區,上方區為教學區,下方區為生活、文化體育活動區。在校學生336人,教職工28人,是省級文明校園、省級平安校園。
據了解,這所學校是陜西省慈善教育的先進學校,也是中華慈善總會確定的“留守兒童之家”建設示范學校。該校從2013年起,就開展了“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每個年級將《慈善讀本》列入課堂教學,每位學生擁有《慈善讀本》1冊,每周上一節慈善課,每月召開一次慈善班會。學校開展將“慈善文化進校園”與“弘揚民族精神”教育、“感恩奮進”教育和學雷鋒有機結合起來的做好事獻愛心公益活動;組織開展慈善征文和演講比賽,2013年,該校有3名學生獲陜西省慈善協會慈善征文評比一二等獎;各班設有“今日我站雷鋒崗”;每學期舉行“讀書節”和“文化藝術節”——跳蚤書市義賣活動;在教師中開展“學生大家訪”,開設勞動課,“小手拉大手”等項目,設立“文明學生”“文明班級”“品德模范”獎。留守兒童之家讓238名留守學生感受到一個家的溫暖,家長們十分感激,放心在外打工勞作。學校利用校園的安全通道,剛建成的“慈善文化長廊”,也將對慈善教育進校園活動,傳遞愛心,弘揚慈心善舉,塑造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的社會氛圍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