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寧
摘 要:在國民經濟水平持續上漲的現階段,建筑行業得以快速發展,且行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力也越來越激烈。要想在這種情況下獲得更多經濟收益,企業需充分結合技術經濟評價,以規劃出科學、合理的支出計劃,進而降低施工成本,增加經濟收入。下面,本文從以下幾點闡述該評價方法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應用。
關鍵詞:技術經濟評價;建筑工程;特點
中圖分類號:F2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110-01
所謂的技術經濟是一門研究經濟、技術之間關系的學科。在商業活動中所使用的先進性技術,不但能提高企業生產力,還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建筑業是我國的基本產業,也是提高經濟水平的關鍵,然因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各種因素的影響,不但無法保證施工質量,還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需完善工程管理,創新管理模式,融入技術經濟評價體系,以在增加企業成本的同時,驗收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結果。
1 技術經濟評價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應用特點和意義
1.1 技術經濟評價特點
(1)系統性。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資源多等特征,故建筑施工中可評價其技術經濟。要想在工程施工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工程開發、施工前需綜合考量工程整體、工程功能等是否滿足現代化社會需求。這就需要評價、分析工程設計方案、工程組織,并加大工程初期的準備力度,做好工程后期設施安裝、養護工作;(2)綜合性。自從建筑行業問世后,工程項目施工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某功能。在探究如何實現工程項目功能,滿足工程項目施工需求時,應全方位的考慮和工程相關的各方面。比如,從工程項目的技術層面上來講,要想建筑出質量合格的工程,必須借助數學知識計算各資源的消耗情況,用力學知識設計工程結構,用幾何知識設計出美觀、結構穩定的工程項目,由此可見:工程項目的建筑施工是各學科交叉的最終產物。而從工程項目的經濟層面上來講,工程項目的建筑施工除要考慮微觀經濟外,還要考慮宏觀經濟。當然,建筑工程項目通常不會影響到資源的使用情況,更不會影響到國民經濟水平,故建筑工程項目中的經濟多為微觀經濟。這就需要工程項目施工中綜合考量微觀經濟,保證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實現最終的施工目的;(3)擇優性。技術經濟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從諸多技術方案中選擇建筑工程項目相符合的方案,從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通常來講,工程技術方案中涉及的技術比較多,因此該評價方法的作用是通過對各方案的比對,來選擇技術先進、經濟收益高的施工方案。此過程需格外注意的是,因工程施工環境、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響,再加上建筑工程和其他產品不同,方案的選擇中易出現各種問題,間接為工程技術方案的擇優選擇提出更多要求;(4)定量性。建筑工程項目體系過于龐大,建筑施工中需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和人力。從現代化的管理學上來講,只有從某種程度上量化人力、物力和財力,才能保證工程項目處于良好的施工狀態,用最少的人力維持施工,用最少的成本完成施工。通過這種措施的實施,不但不會降低工作效率,還不會增加資源的浪費量。同時,通過對建筑工程項目的量化,還能降低整個工程的施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1.2 技術經濟評價意義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技術經濟評價的應用,除能保證工程預測的合理性外,還能保證工程投資的可靠性、真實性。通常來講,技術經濟評價靈敏性相對較高,能準確判斷工程項目風險,更好迎合多變的建筑市場。因工程工程施工中投入的成本、人力比較多,工程施工時間長,再加上工程環境、工程材料等相應因素的影響,導致整個工程存在一定的無法確定性,間接加大工程的投資風險。另外,工程技術經濟評價中將近一半的數據都是根據以往工作經驗預測出的,致使工程數據具備不確定性特征。故而,工程項目施工中需全面分析潛在性風險,從而有效預防工程決策失誤。此外,為從根本上減少工程的投資風險,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還需綜合分析工程經濟,進而在滿足用最少成本施工需求的同時,提高工程的施工質量。
2 建筑工程項目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
2.1 設計階段的技術經濟評價
技術經濟評價在工程設計階段中的應用,通常將工程經濟效益、工程施工質量作為基準,以用最少投資,增加更多的經濟收益。工程項目設計中,只有保證工程技術、經濟的統一性,才能在保證勞動力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最為顯著的施工效果。但從實際的工程項目設計上來講,因各種因素的存在,影響著技術經濟評價的正常進行,包括:工程項目設計中,因設計人員過度追求工程外觀,忽視工程的安全性、經濟性;工程設計人員僅重視工程技術,忽視工程成本;工程設計中未加大工程和外界的交流力度,僅實施自我管理方案,致使三超等現象頻繁出現。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只有保證經濟、技術的統一性,才能減少資源、資金的大量浪費,并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成本。因此,在對工程施工方案進行設計時,需完善工程技術,提高技術人員綜合素養,合理應用技術經濟,以保證技術、經濟的安全性、可靠性。
2.2 施工階段的技術經濟評價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技術經濟評價的應用,除能驗收工程設計方案外,還能驗收工程的經濟性。故而,工程建筑施工中首先需評價工程方案,保證該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以節約工程成本。同時,保證工程施工過程的合理性,從而保證工程在規定時間竣工,提高工程質量。
一般來講,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的技術經濟評分主要表現為這樣幾點:第一,保證建筑工程在工程合同規定時間內完工。因工程施工周期易受氣候、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延長工程施工周期,增加施工成本。針對這種情況,合理使用技術經濟評價方法,能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減少投資;第二,減少工程的施工成本。工程成本易受經濟市場的影響,再加上不同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施工方案不同,其施工成本也大不相同,故工程施工中需借助技術經濟評價方法減少成本投資量,盡最大限度的減少工程施工開銷;第三,建筑工程項目中普遍存在新增投資的情況,減少建筑企業經濟收益。故而,在選擇工程施工方案時,需將技術經濟評價作為基準,這樣不但能預防工程變更,還能減少投資量,增加建筑業成本。
從另一方面來講,要想保證技術經濟評價方法的合理性,工程施工中需格外注意這樣幾個問題:(1)客觀、全面的分析技術經濟評價。建筑工程是在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上進行的,故需綜合工程各資源,積極、主動的找尋潛在性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針對性的數學模型,以在合理分配工程各資源的同時,提高工程質量;充分結合工程技術、資源,制定符合工程的新型施工方案,保證工程的順利施工;(2)真實反映工程方案優劣。建筑工程項目指標體系以經濟、技術、其他因素為主,其中,經濟指標是反映工程成本消耗情況的指征,保證工程經濟的合理性能減少資金消耗量,增加建筑業成本;技術指標是反映工程施工技術的指征,先進性的施工技術能節約更多資源、時間,但實現難度相對較大;其他因素是工程施工中的不可控因素,例如天氣因素、施工環境等。建筑工程項目中科學、完整的體系,不僅能反映出工程施工方案特征,還能控制工程成本,為建筑業謀取更多經濟效益。
3 結語
伴隨著經濟市場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相對傳統的、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化的企業發展需求,間接導致諸多企業開始向集約化管理模式轉型。技術經濟評價作為一種綜合性的學科,是一種量化、精細化的管理模式,將其用于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不但能保證工程技術、經濟的合理性、安全性,還能減少建筑業的投資成本,實現提高經濟利益的目標,促進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強,朱雅菊,孟柯,等.技術經濟分析法在建筑工程現場減排方案優選中的應用[J].建筑施工,2015,15(3):385-387.
[2]張紅.淺談建筑工程技術經濟指標的管理及應用[J].城市建筑,2015,23(3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