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艱難發展
混亂的版權管理是電子書上架初期的最大困難之一。盡管制作電子書的成本并不高,但由于每一本電子書上架都需要說明、價格、簡介,很多出版商要花大量時間整理這些信息和表格。
在 2012~2014 年,國內電子書上架的數量呈爆發式增長,這當中包括了過去十幾年中沒有電子化的書。而現在,出版社愿意拿出來做電子版的書,都已經電子化了,新書的電子化速度則開始放緩。
此外,出版商們為了保證紙書的銷量,會抬高電子書的價格。
體驗和價格優勢較弱的電子書,還是無法成為更多人的第一選擇。
廣播體操在中國
廣播體操不僅是“新中國”對國民自上而下的身體規訓的一部分,也為新政權創造國民凝聚力、國民認同感提供機會。總之,廣播體操在誕生之初絕不僅僅是普通人鍛煉身體的新方式。
廣播體操成了一種有效的政治動員,正如1971年第五套廣播體操音樂開頭那段順應了“文化大革命”的旁白一樣:“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很多年過去了,這句宣言被掐頭去尾,唯有中間兩句毛澤東的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被保留下來,成了耳熟能詳的口號。直到今天,這句口號依然在身體的政治實踐性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肚腩怎樣選褲
第一,量對腰圍,要測量腰部最粗的那一圈。如果是買牛仔褲,要在褲腰處留出3厘米左右的富余。這樣,牛仔褲正好能卡在髖骨部位,坐下時也不用怕繃開扣子。
第二,選中腰或高腰款式。褲腰的邊要選擇寬松的,以能塞進一件內衣為宜。皮帶也要選寬邊的,最好別有花哨點綴。
第三,腰間有單褶。體型稍胖的人穿著有單褶子的褲子坐下,會使飽滿的腰腹部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不會讓褲子緊繃繃地貼在腿上。
第四,褲前側口袋要小,這樣能保證肚子大的人坐下后褲子不變形。
夫妻最佳年齡差
為排除現代醫學對壽命可能造成的影響,科學家調取了17至19世紀的歷史檔案,以這段時間芬蘭薩米人為樣本,研究發現夫妻年齡差距平均為3歲,最大為25歲。在沒有疾病、意外等情況下,當丈夫比妻子大將近15歲時,能最大限度延長他的預期壽命。結合21世紀的時代情況,科學家推算出夫妻間最佳年齡差距是丈夫比妻子大6歲。
不論年齡差距怎樣影響夫妻的預期壽命,結婚者的預期壽命始終要高出未婚者。現代醫學證實,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中,有25%取決于基因,75%取決于與基因無關的其他因素,比如社會經濟地位、受教育程度、人際關系以及抽煙喝酒等不良行為。
時間感越來越快
奧地利設計師制作了一個互動網頁來表現時間加速效果。當你8歲時,一年就只是你一生的12.5%。當你18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5.56%。你大學的第一個暑假在你的記憶中和你76歲那一年一樣長。在30歲以后,這比例下降的速度慢慢放緩了。每一年都差不多短。當你35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2.86%。當你98歲時,一年只是你一生的1%。如果你有幸活到了這一天,再來回顧你的一生,你會發現,其實在你7歲的時候,你的一生已經過去一半了。然而,這個理論并沒有得到廣泛認同。
Youtube上的一個視頻向我們展示了這一現象。實驗是這樣設計的:讓年輕人和老人分別估計一分鐘的時間。實驗結果表明,年輕人對時間的感知很準確,而老人感知中的一分鐘往往比真實時間漫長。
這種現象可能和大腦中的神經元脈沖的速度有關。隨著人的年齡增加,神經脈沖的速度會逐漸降低,這種變化會導致我們對時間的感知變慢,那么我們就會感覺外界的一切都在加速。
這些信息少分享
身份信息。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曬車票、護照等,但這些票據上的二維碼或條形碼都含個人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借助特殊軟件,便能輕易讀取,這就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具體位置。利用微信上的“所在位置”功能可以跟朋友分享你在哪兒,但如果你旅游、出差了的話,也等于告訴別有用心者、小偷“這人不在家”,為他們創造了條件。
孩子。家長曬孩子照片時需留個心眼,最好不要將孩子的姓名、固定行程、就讀幼兒園等信息發布在網上;或者限制一下分享范圍,以分組的形式只分享給親人看。
“魔鬼身材”有隱患
豐滿的乳房是一些女性的驕傲,也會增加自身的魅力,然而加拿大一些醫學研究人員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胸部豐滿者與“太平公主”們相比,前者患上Ⅱ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了1.5倍。醫學專家解釋,女性乳房中的脂肪組織對激素非常敏感,從而會影響胰島素的抗阻性,進而導致糖尿病。
小腿纖細也是不少女性的追求,可是,小腿細的女人更容易患上中風。如果女性小腿肚子的圍度過小,少于33厘米,那么她們體內會存在更多的粥樣動脈硬化斑塊,這是引起中風的一個重要因素。醫學研究者認為,如果小腿肚子圍度較大,也就意味著這一位置的皮下脂肪較厚,就會從血液中吸引更多的脂肪酸并儲存下來,從而減少患上中風的可能性。
老人忌閉門思故
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對大腦儲存的“往事”有深深的痕跡,遇到現實刺激則易觸景生情,對于不良情緒不能自我疏導,容易產生一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為“回歸心理”。
回歸心理是一種不良的心理機制,經常被回歸心理困擾的老年人,易產生憂慮、悲觀等消極情緒,導致身體機能加速衰老。
克服老年人回歸心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首先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堅持社交往來;二要創造一個美好的晚年生活環境,培養各種興趣愛好,調節、豐富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