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柯翰
摘要:托斯蒂藝術歌曲既有意大利民歌的熱情奔放,又具有愛情詩歌體裁的浪漫曲情結;既有抒情流暢的一面,又有著激情戲劇的一面。這些作品被大部分的藝術歌曲教材所采用,且不只被采用一首。因此為提高聲樂教學的效果,重視托斯蒂藝術歌曲的演唱以及研究托斯蒂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運用都是很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從托斯蒂藝術歌曲的節奏性、抒情性和戲劇性三個方面來研究分析托斯蒂藝術歌曲的作品處理。
關鍵詞:托斯蒂;藝術歌曲;演唱;作品處理
一、節奏性律動性較強的作品處理
托斯蒂的許多作品都具有較強的律動性。這些較強的律動表現在托斯蒂善用的切分音、附點等節奏型,伴奏的重拍與演唱部分重拍相互交錯等方面。且這些律動性較強的作品中多會出現轉調的情況。如作品《瑪萊卡萊》、《小夜曲》、《夏夜的月亮》等等。由于律動性節奏性較強這些作品在學習和演唱起來顯得略有難度,下面我們列舉作品《瑪萊卡萊》進行分析。
《瑪萊卡萊》使用托斯蒂慣用的單二曲式,第一部分為d小調,旋律優美自然,生動擁有活力,表達主人公對瑪萊卡萊海岸景色的迷戀。這個部分的節奏雖然是輕快的,可是基于小調的旋律部分,所以歌者要帶有抒情優雅的氣質來進行演唱。正是這種抒情和優雅恰巧呼應詩詞的主題,真切的演唱出主人公對景色的迷戀。進入作品的第二部分,轉入同主音D大調,旋律的色彩變得明亮,充滿生機。此時的歌詞也從對景色的描寫轉入對美麗姑娘卡露里的熱情贊美。這個部分的演唱需要充滿熱情充滿生機,要唱出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愛慕和贊美。一小段明朗的情感傾訴之后,隨之音樂又轉回略帶憂傷的d小調。在其后出現歌曲速度的放慢,略帶拖腔的旋律顯得纏綿,有種哭泣的傷感。采用了拿波里歌曲的特性音——增二度音,作品在更具有拿波里音樂特征的同時,使得音樂情緒變得復雜,演唱者要以失落的悲傷感來進行演唱。
二、抒情性歌唱性較強的作品處理
托斯蒂的很多作品選用的詩詞,都是以愛情作為吟詠的主題,抒發主人公或憂郁,或失落和傷感。這些作品既帶有意大利傳統民歌的風格,又具有較強的抒情性。下面我們就列舉分析這些抒情作品的演唱處理。
《理想佳人》是托斯蒂最為人們熟知的作品之一,是聲樂學習中的經典曲目。作品旋律優美,詩歌本身的流暢與旋律的流動性渾然一體。這首作品的鋼琴伴奏托斯蒂采用了通篇的三連音,為歌曲營造了一個流暢舒緩的音樂效果,對心愛的姑娘緩緩道來。
作品為A大調,4/4拍。前奏是三連音的深沉吟唱,歌唱部分從第五小節以弱起的形式進入。歌唱部分的中低聲區經常用到保持音記號,用以使歌者強調語氣,演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實值,可是強調但不可夸張。作品第一樂段,先是將心中的理想佳人比作光芒,比作彩虹;一再的強調“我追隨你”,表示對佳人的癡迷。例如第一句“我追隨你,宛如寧靜的彩虹,在天空畫出軌跡。”,美麗抒情的詩句。演唱者必須以舒緩,柔和,連貫的聲音才可以演繹出作品流暢抒情的意境。第一句出現了兩個三連音,雖然作品的節奏較抒情自由,可是歌唱速度的二度演繹,不可以改變作品的原本節奏。不可將歌曲的三連音演唱成為前十六或后十六的節奏型。第二段作品從第一段的內心傾訴發展到了呼喚,呼喚愛人早日歸來。在第二段的開頭部分中低聲區使用了很多的表情幾號,例如pp、atempo,此處演唱者要較比第一段更加柔和深沉,柔情綿綿的表現出憂傷、疑惑、思戀希望等等交織的情緒。作品第34—36小節含蓄的情緒在此爆發,將作品推向高潮,“你用燦爛的微笑把我心照耀,宛如絢麗的朝霞”仿佛是得到了愛人的回應。此處要以扎實的氣息控制來表現出主人公含蓄而渴望的情感宣泄。“Unanovellaurora宛如絢麗的朝霞”唱出了全曲的最高音,托斯蒂將此處設置了兩種演唱方式,一個是唱高音升F,一個可以唱高音A,可是無論選擇如何演唱都不會損失歌者對作品的演繹。這樣的設置為高音不方面的聲樂初學者開了一扇窗。
《理想佳人》這首作品沒有戲劇的沖突,沒有很多的人物矛盾所要表達。它要求的是一種娓娓道來的抒情和流暢,演唱者一定要力求聲音的平穩、連貫、樸實、自然,音色要力求柔和清晰。演唱的語氣感要力求平和真實,沉悶的音色或者換氣的過于自由都會影響和破壞作品的流暢性。
三、戲劇性風格較強作品的處理
托斯蒂的藝術歌曲以抒情性見長,多是以愛情為主題的浪漫曲,也有一些戲劇性較強的作品,這種戲劇性主要體現在對矛盾沖突的營造上,矛盾營造過程中顯示出不同的情緒刻畫與對比,在此基礎上深刻揭示出人物復雜的內心情感。
《黎明破曉》是托斯蒂為數不多的具有戲劇性的藝術歌曲之一,作品創作于1907年,由噶勃里埃萊旦農巧作詞。
作品抒發了歌者對黎明到來的惆悵和對黑夜的依戀,旋律流暢,音樂自始至終充滿張力。該曲的器樂聲部多呈現出為托斯蒂慣用的三連音節奏型,急促而富有律動性的旋律為樂曲增添了一份緊張。歌曲第二小節人聲聲部進入,譜面標記為“ConAnima”即“帶有情感,有靈魂的”。該表情記號提示演唱者“黎明從黑夜的陰影中破曉而出,也驅走了我對黑夜的快樂和愛情”的歌唱意境。演唱部分首句在高音區展開,且標有漸強的處理記號,使得歌曲開篇便充滿戲劇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此處的演唱不應是憤怒激昂的,而應是充滿張力、情緒飽滿的演唱,演唱時音量和力度應當加以控制,不宜過強。緊接著“天意要將你驅走,蹤跡難尋”要通過漸強的處理將歌唱的聲線拉開,在“DiviamorDalCielViSgom”處保持旋律流暢進行的同時,應做一個漸強和漸慢的處理,突出作品的情感沖突,同時表達歌者對“可愛的星星”的依戀。
作品第二樂段開篇時的“啊,黑夜將我擁抱,在你母親般的懷抱里”,同樣要以漸強和充滿張力的音樂表現運用到歌唱中去,演唱起來應兼具流暢性和表現力,以突出對黑夜的依戀。旋律線條為充滿激情、逐步上行的形態,在旋律上行的同時,歌唱的情緒也應該逐漸達到高潮,因而越發需要充滿激情的演唱。值得注意的是,“Cresc”是第二段出現最多的表情記號,旋律的重音和長音也多停留在高音上,這就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戲劇性。在第二段結尾處唱到“從我短暫的幻夢中升起不朽的太陽”,達到了作品的最高潮部分,需要以“ff”的力度來進行演唱。由于旋律逐步上行,且情緒逐漸激昂,長音和重音也多在換聲區演唱,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更加需要演唱者保持氣息的流動性和穩定性,在表現戲劇情緒的同時,應該注意保持聲音線條和氣息支持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