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娟+李生信
一、要實現課堂目標,應做好課堂教學目標的定位
關于教學目標,必須梳理三個概念間的關系,即:教育目的(教育方針的總的培養目標的體現)、課程目標(提出學生學習的達成目標)、教學目標(單元、章節、課堂教學的達成目標),這三者客觀形成了教育目標的三個層級。其中課程目標具有承上啟下的功能,它既要反映《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的培養目標的總要求,并將此要求落實于數學課程的目標之中,也要對數學課堂教學目標發揮指導作用。所以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在實踐操作層面的具體化,其設計應嚴格服務于教育目的、課程目標,并以此為著力點實現教育目的、課程目標。
二、要實現課堂目標,應理清三維目標之間的關系
三維目標不是獨立的三塊,而是一個整體,相互支持,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實現離不開“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目標的實現,是一種廣泛的人文涵養的構建過程,其實現總是以“知識與技能”目標為載體,以“過程與方法”目標為途徑。
三者的關系,決定了我們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又要看重學習的結果;既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與基本技能的養成,又要注重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成長。唯有如此,我們的教育教學才能承擔起教書育人的使命。
三、要有效實現課堂目標,應在教學目標的呈現上多下功夫
1.呈現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難集中,識字相對較少,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差,呈現目標時就需要教師用兒童化的語言口述給他們聽,這樣學生才能夠明白教師所說的教學目標。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這時教師只需要將教學目標用簡潔的語言或者以小黑板、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能夠自己看明白就可以了。
2.呈現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課堂上我們呈現的教學內容,一定要符合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水平,要讓學生能夠看得懂,做得到,這樣學生才有信心完成一節課的任務。
3.呈現教學目標,要注重突破重點、難點
教師要進行實際分析,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重難點。
四、要有效實現課堂目標,教學過程的實施是關鍵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對課時教學目標的制定是否恰當,教學過程中目標的達成度如何,將直接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效果,進而決定教學質量。
例如,根據“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知識與技能”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用剪、移、拼的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并自主概括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有效體現“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目標。只有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樂趣,教學才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喚起學生數學學習的需要,才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數學課堂才會煥發出無窮的生命活力。
綜上所述,教學目標是落實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標、課程目標的基石,是實現高效課堂的航標,是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依據。“滴水匯成海”,只要我們一線教師每節課都制定出科學、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相信我們的課堂教學已經邁開高效的第一步,我們的教育教學將會成就豐碩的業績。
參考文獻:
[1]黃偉星.小學數學教學目標的分類與設定[J].小學數學教育,2012(9).
[2]陳 健.實現數學教學目標細化的關注點[J].中學數學,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