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錫剛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教學中缺乏情感滲透,即許多教師依然將說教、灌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而缺乏必要的情感融合,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②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許多教師在課堂講解與分析中,缺乏與學生的情感互動,導致學生只能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被動地接受其思想觀點,從而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機會;③教育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脫離,目前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許多教師都缺乏將課堂內容融入生活情境的意識,使學生將思想品德的培養與生活割裂開來,從而使創新變成了無水之源、無本之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1.注重情感滲透,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實現對學生情感價值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也是學生進行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環節,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和諧、健康的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在積極的環境影響下,自主接受創新教學。例如在“多彩情緒”的教學中,教師根據初中生的情感認知特點,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了動畫片《頭腦特工隊》中的一些片段,影片中將人的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制作成一個個動畫形象,不同的情緒在占領我們的大腦時,就會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這樣在影片觀看的過程中,學生一方面能夠迅速地融入課堂氛圍,捕捉到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也能夠在影片的表達中從多個角度理解自身的行為習慣,提高思維的深度,從而為創新能力的培養奠定基礎。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生活是創新的源泉,只有從生活中挖掘問題,并通過分析、思考,進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夠找到創新的路徑,而創新的思維方法只有合理地運用到生活之中才能夠體現其價值。基于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應該通過科學的教學引導,讓學生認識到生活與創新的關系,并通過教學環節設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
例如,在“人與人之間”這一單元的教學設計中,教師以社會熱點為切入點,向學生展示了大學生因救落水兒童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新聞案例,然后為學生安排了充分的課堂討論時間,并利用問題為學生的討論進行層層遞進的引導:大學生為什么救人?作為能力有限的普通人,我們是應該先保護自己還是應該先舍己救人?在保護自己與救助他人之間應該如何權衡?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與思考,學生逐漸認識到了生命的價值,并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思考。
3.重塑師生關系,增強師生的情感互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慣于利用生硬、機械的灌輸方法與學生進行知識交流,從而導致了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動輒對學生進行批評、諷刺,而學生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課堂聽講中來。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重塑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親其師,信其道”的理念中,增進與教師的情感互動,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創新思維的培養。
4.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該深入實踐,在實踐中發揮創新思維,并不斷提升創新素養,例如在學習了“做大自然的朋友”一課后,教師為學生組織了以“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身邊環境”為主題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教師一方面要求學生積極收集資料,制作環保主題的幻燈片,另一方面,還要求學生深入實踐,從身邊的環境中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將思想觀念轉化成自主的環保行動。
參考文獻:
[1]李玉兵.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6(27).
[2]林俊源.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