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世紀,知識經濟的興起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思維、教育、經濟管理、領導決策等都會產生重大影響。集知識信息的搜集、存貯、加工、傳播、再創造于一體的圖書信息機構,也獲得了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圖書館工作環境、技術手段與方法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圖書館的藏書建設、服務方式也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如何適應這種變化,探求與新技術方法手段配套的管理模式,使現代化的技術和裝備真正產生與之匹配的效益,已成為目前圖書館管理中的新課題。
1 協調管理,互為補充,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我國圖書館正面臨轉型時期的種種挑戰,電子計算機的普遍應用,帶來了圖書館數據庫建設的新問題,信息技術和信息載體的多樣化,多媒體等價格昂貴的新媒體層出不窮,導致圖書館購書經費不足的現象日益加重。然而幾十年形成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閉模式,館際之間缺乏交流使得書刊訂購重復浪費。另一方面資金短缺,有些期刊斷藏,文獻布局不合理,文獻保障率明顯下降。為了有效地利用圖書館信息資源,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需要,避免重復和嚴重遺漏,保證文獻資源的完整,有必要協調管理,實現全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的共享。結合圖書館發展現狀,應由圖書館的上級組織牽頭,對各地的文獻采購工作進行統一調控,充分利用各館有限的資金,實現分擔訂購,互相補缺,共同使用,實現資源優化成組,合理布局,以構成本地區乃至全國的文獻保障體系。
2 設置配套,聯機編目,保障信息流通渠道的暢通
我國現行各自為政和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使得各地區、各行業的圖書信息機構發展極不平衡,且使用系統軟件各異,網絡間缺乏互聯,難以實現資源共享。目前我國數據庫信息量在世界數據庫總量中所占比例甚微,因此要加強書目資源的數據庫建設,必須堅持數據標準和數據共享原則,在結構化、模塊化基礎上充分考慮集約性、通用性和社會性,實行聯機編目,互通有無,實現資源共享。
另一方面,要加強圖書館資源配置的決策管理,近年來一些圖書館在引進現代化裝備及技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應引以為戒。例如有的圖書館花巨資購買了一批縮微平片、膠卷、機讀軟件、光盤數據等,卻缺乏配套的閱讀硬件設備及軟件支撐,從而長期閑置。有的館雖然配置了必要的閱讀設備,但由于缺乏論證,導致引進的系統規模與必要的計算機內存與終端用戶指標不相符合,盡管實施較早,但至今未建立起一定規模的數據庫。館藏書目數據庫是自動化的基礎工程,決定著自動化服務的水平、服務內容及未來發展方向,有關權威人士認為“網絡發展的生命力,主要在于網上信息的數量與質量”,一旦建起不完善的書目數據庫將遺患無窮。因此實行聯機編目,各信息機構合作處理文獻資料,共同建立一個標準化的完整的多文獻類型的中心數據庫是各信息機構資源共享的物質基礎。
3 二次加工,信息升級,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價值
眾所周知,文獻調研是任何科學研究必須經歷的程序,一般占整個科研時間的1/3,圖書館作為科研讀者與科學知識,科研讀者與文獻資源之間的中介,它能有效地匯集有科學教育意義的文獻,博采與課題有關的資料,經過加工選擇為培育科學人才,為協助科研人員完成科研課題提供廣、快、精、準的情報服務。為提高信息服務水平,要求館員能熟練掌握圖書分類法、常用檢字法等各種目錄的著錄方法和組成要素。只有技術過硬,目錄組織科學適用,讀者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才能提高圖書館活動的效率和價值。館員對科研課題相關文獻的收集、整序、開發和提供有償信息的服務過程,實際就是參與科研讀者生產科研成果的勞動過程,其勞動價值隱含其中。由此可見,有重點、有選擇地進行文獻信息資源的深加工,生產出時效性好、針對性強、信息量大、參考價值高的高質量信息產品,就能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就能贏得市場,收到很好的社會效益和較高的經濟效益。
4 館企聯合,信息共建,保持圖書館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知識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經濟,文獻和信息資源共享是唯一出路。任何天馬行空式的獨往獨來都將被歷史淘汰,合作和聯合是唯一正確的選擇。從企業來說,只有快捷有效地掌握信息,才能及時對市場變化做出反應,搶占先機,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企業下屬的科研機構由于規模小、人員少、技術力量薄弱,很難滿足企業發展對信息的多層面的需求。就圖書館而言,雖然具備了多渠道獲得信息,分析整理信息,準確地做出市場預測的條件,然而開發經費不足,影響了藏書結構與質量,造成了資源閑置,制約了圖書館建設的現代化進程。因而實現企業與圖書館聯合,共建相關的數據庫和信息資料中心,既滿足了客戶的需要,又解決了自身的資金矛盾,互得互惠,一舉兩得。能否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是圖書館信息工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所在。唯有保持與信息用戶的聯系,建立長期友好的合作關系,積極配合用戶的咨詢需求,進行動態研究,信息分析,對咨詢用戶進行高層次信息服務,使館藏信息得以開發利用,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才能保證圖書館事業的健康發展。挖掘自身潛力,進入社會經濟領域,以用補藏,以開發求效益,是圖書館建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綜上所述,圖書館工作者,必須增強知識經濟意識,服務意識,適時調整知識結構,加大數據庫標準化建設進程,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優質服務,才能獲得自身的發展。我們相信隨著網絡化建設的加快,圖書館也一定會在共建共享的過程中深化信息服務,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