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本文簡述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現狀,以及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與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
1 信息素養教育發展現狀
信息素養更確切的名稱是信息文化。信息素養是通過教育培養在信息社會對信息資源的獲取、加工、處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信息素養教育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用戶教育,這一教育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階段是20世紀90年代信息素養概念傳入我國,從此出現了大量的有關信息素養的論述與教育實踐。第三階段是2002年教育部首次將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成信息素養教育,表明文獻檢索課已進入新的階段,開辟了信息素養在中國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完整的信息素養教育包含文化素養、信息意識、信息技術三個層面的內容。信息素養教育比傳統的文獻檢索課更適合于信息社會發展的需要。
1984年教育部規定在全國有條件的高校廣泛開展文獻檢索課,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情報意識和文獻檢索技能。2002年教育部首次將文獻檢索課教學改革成信息素養教育。我國的學者從技能、修養、品德對信息素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內容主要包括:(1)能獲得新信息,主動從生活實踐中不斷查找探究新信息;(2)能夠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辨別和分析,正確地加以評估;(3)靈活支配信息,選擇信息、拒絕信息的技能;(4)有效的利用信息,表達個人的思想和觀念,并能與他人分享不同的見解或信息。
信息素養的概念是從圖書檢索發展而來,最早是由美國的信息產業主席Paul. Zurkowsik在1974年提出的,主要含義是人們在解答問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技能。到20世紀80年代,信息素養教育逐步取代了圖書館的用戶教育。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期,美國國會圖書館協會和教育傳播與技術協會已制定了學生學習的九大信息標準,這一標準豐富了信息素養的內涵。從美國的信息素養發展趨勢來看,美國的信息素養已發展為著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和獨立思考能力。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引發了傳統的圖書館一場深刻的變革。以收藏印刷型為主的傳統圖書館,開始向以數字資源為主的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轉變。傳統的文獻檢索課被信息素養教育所涵蓋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
2 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中的作用
2.1 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物質基礎
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傳統印刷型文獻和電子出版物備,還擁有可供學生查閱文獻的檢索工具。圖書館建有電子閱覽室,為學生學習提供了網絡資源、信息設備。同時圖書館靜謐的環境,濃重的書香文氣,以及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了重要的場所。圖書館的資源優勢為高校開展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物質上的保障。
2.2 為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技術支持
成為一個具備信息素養的人,首先涉及到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基本的工作手段,信息技術的教育包括兩個層面,一是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二是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整合。在開設信息技術課的同時,把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真正融入到其它課程中去,通過信息的多樣化來培養學生對信息的需求,查找,評估,有效利用和創造信息的能力。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在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又擁有完善的校園網資源。學生通過校園網可以查閱本校的資源。同時通過互聯網,查閱國內外的信息資源,通過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館與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和技術合作,為學生獲得其他高校的信息資源提供了一個技術平臺。圖書館的資源優勢為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提供了技術上的支持。
2.3 為學生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提供了人力資源保證
信息知識和信息能力是評價新時期一個人信息素養高低的標準。信息知識是人們在信息活動中產生的認識、觀念和需求總和。信息能力是指人們有效利用信息設備和信息資源獲取信息,加工處理信息以及創新信息的能力。高校圖書館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培養了一批具有專業素質的人員。他們具有計算機處理圖書館學的專業知識。在日常的工作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能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檢索工具,在大量的信息資源中認識到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捕獲自己所需的信息。同時,圖書館員也具有某一學科的專業知識,指導相關學科專業的學生對信息進行整合、評價,以及信息咨詢的主題服務,得出創新的結論。高校的圖書館員要負起本身的教育職責,不斷地進行學習,強化自身的信息意識,擴展自身的信息知識,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成為高校圖書館進行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前提和保證。
3 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養教育中的發展趨勢
3.1 信息素養教育與專業課的深度整合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信息課都是由圖書館信息咨詢部擔負,這一課程與院系專業課教師的配合還很少,內容沒有與專業課緊密聯系。未來的信息素養教育強調的是與院系專業課的整合,推行嵌入式教學,整合式信息素養教育是通過圖書館員和專業教師的深度溝通來實現的。專業教師與學科館員的整合并不是簡單的疊加,而是將信息知識、技能、素質融入專業知識的教學中,將信息素養的教學內容嵌入專業課的教學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的能力,使其成為創新型人才。
3.2 信息素養教育與創新實踐相結合
在信息素養教育課程中,納入專利教育的內容,如,一些高校的圖書館與院系共同設置《創新與專利課程》,課程要求學生在期末提交一項專利申請。通過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有的高校把文獻管理工具等軟件的使用加入到專業課的教學中。
3.3 建立完善的信息素養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的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評價尚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效果沒有一個約束力,影響了信息素養教學效果的提高。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鑒香港中文大學的信息素養教育的評價體系,制定了信息素養認證考試的標準,其中有5項內容組成:面向圖書館的教育;數據庫搜索方法和技巧;與專業相關的中文資源;網絡免費電子信息資源的獲取;有關香港或其他的有影響的事件。只有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信息素養教育效果評價體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4 結束語
信息素養教育是新時期培養復合型人才的一項重要課程,是評價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指標。高校圖書館人才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技術優勢是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依托,在信息素養教育中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我國的信息素養教育不但要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同時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國信息素養的需要,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之路。在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的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媒介素養、計算機素養、視覺素養、藝術素養,以及數學素養,以期我們的學生成為適應時代需要的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高校信息素養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國內外實踐研究 張曉娟; 張寒露; 范玉珊; 李復郡; 賈涵 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2-03-21 期刊
[2]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中的作用 王琳琳; 張旭 醫學信息學雜志 2013-07-20 期刊
[3]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信息素養教育 于維娟 現代情報 2006-07-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