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繼明
摘 要:大數據主要指的是全方位搜尋數據的集合。從結構來看,大約90%的數據都是非結構性的,而其也面臨著巨大的復雜性、安全性以及隱秘風險性。本文將結合大數據的應用情況,與國家和政府部門未來大數據戰略項目相結合,提出筆者的建議。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部門;數據結構
中圖分類號:TP31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244-01
大數據指的是通過一切手段搜集得到的所有數據的一個統稱。傳統的數據分析技術來看,其量非常巨大,不經過處理的數據是非結構化的。經過數據統計得出,目前每天約產生2.5EB的數據信息。
1 文章主要觀點
政府運用大數據主要是為了提高服務水平,政府部門從其搜集的所有數據中獲取最具價值的信息,應用大數據指導工作的進行,能夠保證其職能運行的高效性、透明性等等,還能夠保證其提高更好的服務,促進經濟的增長以及國家的安全。政府部門的大數據一般用來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為我國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
2 政府的大數據應用
政府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保持國內的穩定性,促進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以保護人們的權利,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共同進步。競爭環境之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目光放在了短期的利益上。而政府的決策必須保證非常準確,所以需要長期的研究過程,還要經過不同的人群進行討論和研究,所有人員達成一致之后才能執行[1]。由此可見,政府的決策必須嚴格按照具體的步驟進行,避免風險的出現,保證其執行效果。
2.1 數據集屬性
大數據的運行主要是以信息化為基礎的:從20世紀60年代數據手工處理到70-80年代信息應用,再到90年代的決策使用,進入到21世紀后已經實現了數據的挖掘以及轉換,然后就是今天的大數據。大部分的大數據應用開展于2010年,所以大數據的發展正處在初級時期[2]。
政府在應用大數據時,面臨著較多的問題,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搜集問題,這一直困擾著政府機構。數據的搜集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渠道,其搜集的難度非常大。其次,數據交換和共享難度比較高。數據分享因為其關系到格式、信息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導致其分享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難度,即使能夠成功分享,傳遞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信息的失真;第三個挑戰是不同部門之間進行數據分享。政府數據在于其使用范圍和區域存在非常大的不同,差異性也非常明顯。政府部門需要在法律和制度、公共服務、監管部門中不斷積累數據。這些數值的屬性和價值都給政府機構帶來不小的挑戰。也會產生作用不同的大數據。政府的大數據屬性一般來講是存儲、安全和多樣化。通常,每個需要大數據的部門或者機構都會建立自己的存儲機構,用來保存自己的重要信息。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信息,所以政府的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非常的復雜,彼此之間不同的用途及數據格式是造成數據不能有效集成的主要因素。比如,英國在前幾年試圖將警察機構與醫院的信息實現共享,為打擊違法犯罪帶來便利,但是這一項目最終完全失敗,主要的原因就是兩者之間的信息共享出現問題。雖然目前大部分的政府的數據都是結構化的,但是搜集信息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多的問題。比如沒有一個統一的信息格式是不能共享的主要障礙因素,也為政府數據共享帶來難題。
數據使用時,政府必須保證合法合規使用。搜集和使用的數據一般都是用來預測未來發展趨勢以及保證人們的安全的,此時應該重點保護人們的隱私不被侵犯。很好的利用大數據,對于政府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為其必須要打破部門之間的隔閡才能實現信息的共享,同時建立一個數據協調中心。
2.2 政府大數據項目實施情況比較
分析大數據對于我國先進性的影響,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3]:首先,目前大數據的應用只是大量數據的使用,而這些國家大數據項目,大部分是在共享存儲的數據庫才能完成的,不能夠保證信息的實時性、動態性以及非結構化;第二,公共部門的主要目標是完成復雜數據的搜集工作,政府的目的是通過數據不斷提升服務能力,而為了解決我國所面臨的重大難題,其中包括經濟、自然災害、醫療等等方面。但是,大部分的數據卻不是取自于政府部門,而是來自于居民;第三,政府設置的大數據計劃通常是剛剛開始實施。這就說明,大數據的應用還處在發展階段,運營數量少之又少。
3 結語
本文深入討論了我國政府大數據在使用過程中所面臨的巨大問題和挑戰,為了能夠更好的應用大數據來提高政府服務能力,需要不斷總結我國大數據應用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不但提高政府部門使用大數據的水平,促進社會不斷向前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琳,張永剛.大數據時代下政府治理現代化研究[J].生產力研究,2016(5):112-115.
[2]黃家良,谷斌.基于大數據的電子商務行業監管體系[J].中國科技論壇,2016(5):46-51.
[3]楚德江,韓雪.大數據時代的國家治理:挑戰與變革[J].人文雜志,2016(1):1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