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萍
摘 要:公共圖書館是推廣全民閱讀活動的主要陣地,是廣大國民閱讀學習的主要場所。文章分析了我國全民閱讀現狀,闡述公共圖書館如何在做好傳統服務的同時延伸服務領域,充分開展閱讀推廣服務,在提升國民閱讀能力中擔當起公共圖書館的社會職能。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全民閱讀
中圖分類號:G258.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4-0243-02
1 全民閱讀現狀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2013年公布的“第十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我國18至70周歲國民圖書閱讀率為54.9%,比2011年的53.9%上升了1.0個百分點;報紙的閱讀率為58.2%,比2011年下降了4.9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45.2%,比2011年的41.3%上升了3.9個百分點;數字化閱讀方式(網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DA/MP4/MP5閱讀等)的接觸率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個百分點。綜合各媒介閱讀率為76.3%,比2011年下降了1.3個百分點。此外,0至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77.0%,比2011年的78.6%下降了1.6個百分點。國民閱讀率的增長是一個非常可喜的現象,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我國國民讀書的時間偏少。據統計,中國人平均每周閱讀時間大約為4小時,新加坡人為8小時,日本人為11小時,而美國人每周花在書籍上的時間則是14小時。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閱讀趨向也日益快餐化、娛樂化和淺層化,閱讀過程中無須進行深入思考,導致了人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沒有習慣也沒有耐心細致認真地進行文字閱讀,使閱讀質量大打折扣,閱讀的深度普遍不夠。
2 在公共圖書館內成立閱讀推廣部門,讓閱讀推廣形成長效機制
閱讀推廣是提升國民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非常重視閱讀,例如美國政府自1995年開始陸續提出了“美國閱讀挑戰”、“卓越閱讀方案”、“閱讀高峰會”等到計劃,成立了國際閱讀協會及全美閱讀小組等專業機構從事早期閱讀的相關促進工作。英國自1998年9月就打出“打造一個舉國皆是讀書人的國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的口號等。2009年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推動做好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文明風尚。2011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體現了政府對文化、對國民素質的重視。在這樣一個氛圍下,公共圖書館應積極響應并參與國民的閱讀推廣服務,在公共圖書館內成立專門的閱讀推廣部門,讓閱讀推廣服務形成長效機制,有計劃有步驟地運作起來。
2.1 制定閱讀推廣服務的目標宗旨,將閱讀推廣服務列入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議事日程
依托并發揮中國圖書館學會下設的閱讀推廣委員會的作用,明確制定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的目標宗旨。特別是在“碎片式閱讀”、“淺閱讀”、“三上閱讀”(即床上、車上、廁上)等閱讀方式逐漸滲透;電腦、網絡、ipad、iphone等時尚閱讀模式日新月異的今天,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社會職能,引導國民的閱讀方向。讓讀者明確,不管采取何種閱讀方式,或是采用何種載體閱讀,都要明確為什么閱讀?閱讀什么?怎么閱讀?將閱讀推廣服務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圖書館事業發展的議事日程。
2.2 構建閱讀推廣服務的網點,讓閱讀推廣服務深入到每一個可能的區域
在構建閱讀推廣服務網點時,一方面,可盡量依托“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文化設施和網絡資源;另一方面,依托流動書車、自助借還機系統、圖書分館等服務網點,讓閱讀推廣服務延伸并覆蓋盡可能多的區域。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74149546人,占50.32%。”從統計數字看,城鎮人口與鄉村人口的數量已經將近持平。因此,公共圖書館推廣閱讀的陣地不僅僅在城鎮,還應該向閱讀資源相對缺乏的鄉村重點傾斜。閱讀推廣服務網點的構建,可以快速有效地使有閱讀目的的讀者迅速獲取所需資料,同時為沒有閱讀目的讀者提供閱讀參考并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閱讀。
3 公共圖書館在推廣全民閱讀活動中應開展的服務工作
3.1 聯合各方力量,營造全民閱讀氛圍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僅有公共圖書館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政府和社會多方面的支持與配合。一個城市、一個地區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要得到政府部門,特別是文化主管部門的關心與支持,各企事業單位、街道、學校、民間組織要積極組織民眾參與,各系統圖書館之間要實現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新聞媒體要加強對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宣傳工作。公共圖書館在組織閱讀活動的同時還要保證正常的開放,往往會力不從心。要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招募志愿者,制定志愿者獎勵機制,吸引社會上對閱讀有興趣的熱心人士參與,共創書香社會。
3.2 認真做好導讀服務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認真做好閱讀導讀服務工作,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是全民閱讀活動中一項重要內容。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開展導讀工作顯得十分重要。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導讀過程中采取富有誘導性、靈活性的方法,在了解和研究讀者需要的基礎上,利用主動、及時、有效、科學的導讀方法,引導讀者的閱讀傾向,有的放矢,引導讀者讀好書。圖書館可利用自己的優勢條件,舉辦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進行新書展覽、讀書報告會、讀書征文比賽、圖書館讀者聯誼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廣大讀者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接受教育提供多途徑的有效服務,吸引廣大社會公眾進一步凝聚在圖書館周圍,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學會利用圖書館,培養讀者良好閱讀習慣,加速閱讀社會的發展。
3.3 借助現代技術,建立多元化的閱讀平臺
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拓展了閱讀的時空界限。對圖書館來說,要在擴大紙質圖書閱讀的同時,充分關注網上閱讀這一趨勢,推廣網絡閱讀也是圖書館的一個社會職能。通過不斷建立和完善數字圖書館,開展多媒體閱覽、網上閱讀等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多元化的閱讀平臺。通過開設專題網頁、嘉賓訪談、好書推薦、影視閱讀、網上讀書交流等多種形式,滿足廣大讀者的網上閱讀需求。當傳統圖書館以數字技術手段開辟全民閱讀陣地時,也是實現傳統圖書館向現代圖書館過渡的一種方式。
3.4 關注未成年人和其它弱勢群體,開展個性化服務
一是注重推廣青少年閱讀活動。人生閱讀的最佳時期是青少年時期,而早期閱讀習慣也是實現全民閱讀的一個起點。圖書館要加強同家庭、學校、社區的聯系,引導青少年如何選擇、閱讀圖書,使讀書成為青少年生活、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關注其它弱勢群體的閱讀需求。弱勢群體由于環境、自身能力、經濟等條件的制約,通常也是教育和文化意義上的弱者。對于這些有閱讀需求、但沒有閱讀條件的讀者群體,公共圖書館理應給予更多的關愛,根據這部分群體的差異需求,為他們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全民閱讀活動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公共圖書館是一個民族的閱讀陣地,公共圖書館一定要守望好這塊陣地,擴張這塊陣地。守望閱讀,就是守望幾千年來人類文明留下來的永恒智慧,守望一個民族的精神領地。“閱讀,當然是去圖書館。”如果公共圖書館在推廣閱讀服務的進程中,在國民的腦海中種植并形成了這個觀念,那么,公共圖書館守望閱讀,推廣閱讀的社會職能也基本實現了。
參考文獻
[1]張瑋.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工作探索[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
[2]人民日報:“三上”和“三低”的手機閱讀 何去何從? 2011-09-19.
[3]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1-04-28.
[4]劉亮,楊玉麟.公共圖書館與全民閱讀[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