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艾婧
摘 要:我們所熟知的加拿大檔案館, 具有三個層級, 由低至高依次是是市級檔案館、省級檔案館和聯邦檔案館, 分別由市政府、省政府、聯邦政府依法設立。主要有三種組織形式: 其一是作為歷史文獻的遺產機構進行單獨設置;其二是作為當代信息知識服務機構與當地圖書館合并一體;其三是作為歷史文化遺產收藏機構與當地博物館合為一體。然而不論以何種組織形式出現, 檔案館在加拿大都作為社會文化產業的重要組織發揮著重要的社會文化功能,本文將根據加拿大檔案館的社會文化功能進行相關介紹。
關鍵詞:加拿大檔案館;社會文化;文化功能
Abstract: Canadas archives, as we know, has three levels, from low to high followed by the municipal archives, archives and the archive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separately by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et up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There are three main kinds of organization forms: one is as a separate set of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heritage institutions.Secondly, as modern information knowledge service agencies have merged with local library;A third is a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organic whole to collection agencies and the local museum.However, no matter in what form of organization, the archives in Canada as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 of social cultural industr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unction of archives Canada related introduction.
Keywords: Canadas archives, social culture, cultural functions
1 加拿大檔案館社會文化功能的具體體現
1.1 廣泛收集, 豐富館藏
在此,我們可以以安大略省檔案館來舉例,其館藏極為豐富,最早可追溯至1729 年 , 檔案詳細記錄了當地九代人的整個歷史文化變遷 , 全面展現出安大略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不論是個體還是公眾。從內容上看來, 它整體涵蓋了安大略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各個方面。[1] 從涉及到的對象來看, 其中既包含政府部門和公共服務機構, 又包含私人企業、 社會組織團體,甚至還有私人檔案資料, 幾乎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了。從載體上看,不僅有常見的紙質檔案,還有各種形式的照片、建筑的圖表記錄, 七萬多本書籍、指南、政府出版物、雜志期刊、微縮膠片、 膠卷以及其他出版物和印刷品。[2]這些館藏主要通過兩個渠道收集, 一是政府部門對檔案的收集,二是私人部門對檔案館的捐贈。
1.2 廣泛參與, 弘揚地方文化
加拿大的各類檔案館經常舉辦文化活動。例如在2002 年, 為了紀念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登基五十周年, 加拿大檔案館特別展出了以圖片和影片為主,文字介紹為輔的多媒體檔案展覽。在2003 年, 加拿大省檔案館為紀念建館百年, 舉行了大規模的主題陳列, 很多當地藝術家們向檔案館贈送了自己創作或制作的各種精美藝術品。類似于這種建館紀念日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文化活動,且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積極實施綜合文化發展戰略, 舉辦文化展覽, 系統性地展示歷史文化,在各種形式的文化展覽和參與中證實檔案館的社會文化價值, 與此同時更體現出了檔案館獨具特色的社會文化魅力。
1.3 注重合作, 共同學習
作為社會歷史文化遺產機構, 檔案館注定具有歷史文化的教育功能。加拿大多倫多市檔案館、多倫多公立圖書館和安大略省檔案館共同開發了“歷史搜尋”網站( http://ohq.tpl.toronto.on.ca/home2.jsp ), 目的就是為社會各界搜尋歷史源頭提供最具有說服力且最原始的檔案資料。[3]網站中經過數字化處理的日記、信件、圖片和地圖等一手資料, 不但是歷史文化學者們不可缺少的科研工具, 更是市民尋找“根源感”的場所。網站還虛擬地構造出了一個“真實” 的歷史環境, 成為當地中小學生的歷史學習園地。他們可以身臨其境地以史學家的身份搜索最原始的資料, 得出自己的結論, 培養對于歷史的興趣。
1.4 關注服務, 構建地方歷史文化研究基地
加拿大是眾所周知的移民國家, 對于家譜的研究備受關注。加拿大各省檔案館依據各自館內家譜檔案的收藏, 同時整合其他所有涉及到個人基本情況的材料, 共同構建出一個完整且龐大的“家族歷史資源庫”。[4]其內容充實豐富, 記載詳盡, 是家譜研究者們毋庸置疑的首選工具。檔案館成為了家庭歷史文化的研究基地,也就成為了社會歷史文化的研究基地。在加拿大,檔案館已成為當地信息檢索、文化瀏覽、歷史查詢的重要場所,為弘揚和發展社會文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 加拿大檔案館發揮社會文化功能的做法
2.1 構建社會文化研究基地
加拿大檔案館和圖書館的合并, 使加拿大圖書檔案館擁有了及其豐富多彩的館藏結構。數據庫、紙質文件、書信、手稿、日記、錄音、錄像、照片、 影片、書籍、海報、報刊、雜志、繪畫、墨跡、雕刻、地圖、建筑圖表等等,各種形式的文獻資料和藝術品琳瑯滿目。其內容不單涉及到加拿大的政治、軍事、文化、 經濟、科學等各個領域, 也體現了個人及社會團體的方方面面。反映出加拿大人不同的生活軌跡以及在各個領域所取得的諸多成就。極其豐富的館藏為加拿大檔案館履行其社會文化服務的職責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保證。以此作為基礎, 加拿大檔案館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便民措施進行服務, 組建了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及家譜中心,從群體文化研究到個人家族歷史研究兩個不同的方向和角度, 為國家的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便捷的一站式服務。通過廣泛的社會展覽、 公眾活動、網站建設來協助加拿大人更好地了解個體、問題和事件是如何對一個國家進行塑造的。
2.2 樹立社會文化學習基地形象
加拿大檔案館不單是一個海量信息儲藏的社會文化收藏空間, 更能為社會公眾提供強大的學習資源,從而逐漸成為了不同年齡年代、文化層次、教育背景以及來自不同地域的人們檢索信息、獲取知識的首選, 同時也成為加拿大人的首要學習資源和重要學習基地。[5]加拿大檔案館為了更好的履行其社會文化服務職責, 他們以豐富的文學、歷史、音樂材料為基礎, 精選出了一系列文件、手稿、日記、 地圖、繪畫、和音像制品等與學校課程相關的各種形式的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 建造了“學習中心”,其中特別設計了內容形式豐富多彩的教育類節目, 用高品質的教育理念、工具和服務來激發學生們對知識的好奇心, 提高尋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并配合校方實現教育理念的目標。
2.3 筑造社會文化休閑中心
在加拿大檔案館,不同的季節會舉辦不同的文化活動。檔案館通常會利用自己獨有的館藏和設施,不定期的舉辦各類主題形式的社會文化活動來吸引眾多市民前往看展、觀影、聽故事、聽講座。 音樂是文化傳播的主流形式, 在文化休閑中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檔案館會利用館內的音樂場地舉辦音樂會。還會舉辦諸如渥太華義演音樂會和拍賣會、渥太華獨立作家書市等較為特別的有意義的活動。加拿大公眾到檔案館不僅可以積累學識、培養個人興趣愛好,亦能夠陶冶情操、放松心境, 儼然就是當代公眾必不可少的社會文化休閑中心。
3 加拿大檔案館社會文化功能對我們的啟發
檔案館作為文化事業機構對社會公眾的文化熏陶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檔案館總是一個并不被大眾熟知的角色。不得不說,這有一種職能缺失的尷尬。同時也反映出目前為止,我們的檔案館在社會文化弘揚者這個角色扮演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多借鑒加拿大檔案館充分發揮其社會文化事業機構所特有的社會文化服務功能,這樣才能讓一個國家或者城市更了解社會文化尊重社會文化并將其弘揚發展。
參考文獻
[1]賈素娜.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與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法[J].貴圖學刊,2009(1)
[2]羅灤. 淺談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的檔案信息服務系統[J].蘭臺世界,2009(10)
[3]孫潔玲.加拿大圖書檔案館數字館藏及發展政策述評[J].河北科技圖苑,2013(7)
[4]張收錦.加拿大圖書檔案館發展戰略研究與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2(4)
[5]蔣冠.國家綜合檔案館館藏資源建設策略探析[J].檔案學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