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賢
摘要: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在有限的時間里,不僅要完成教授知識的任務,而且還要起到育人的效果,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對于語文的學習,將會直接影響到以后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本文探討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教學效率;措施;策略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起有力的支撐作用.因為越是基礎的東西,其穩固性越強,影響愈是久遠.教育家布魯納的“科學基本結構”理論及贊可夫的“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都說明了加強基礎的重要性.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和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都給了我一些教育啟迪。“提高教學效率”可以看成是學生用相對較少的精力投人去獲取相對較多的學習收獲.因此,就微觀的課堂教學而言,必須十分注重效率問題,凡是就會事半功倍,這對于作為傳統基礎科目的語文尤其重要.基于此,對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問題,筆者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真正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最關鍵也是最要緊的就是激發小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讓其用最大的熱情和最濃厚的興趣來主動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采取適當措施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如為了讓學生們更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和寓意,老師們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相符合的情景,讓學生們設身處地去理解、去感受。此外,老師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常見的字詞講解時,可以組織競賽的形式,從而激發起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好勝心,間接促進學習效果和效率的提升。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也不要只局限于課本知識,可以適當擴展課外的知識與內容,不斷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學生見識,讓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從而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提升。
二、設計教學課堂提問
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進行正確的指導,幫助學生能夠良好地掌握知識點。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學習。對于課堂的提問要具備以下要求:
(1)提問要有思考價值
課堂中的提問,目的是指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設置不同角度和深度的問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2)提問要具體明確
模棱兩可的問題往往使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抓不到重點,因此而喪失學習興趣,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具體明確。
(3)提問要突破難點
教材中的難點往往是學生掌握知識、理解內容的障礙所在,抓住難點設置問題,能化難為易,點要害,通關礙,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4)提問要有延展性
課時有盡而課堂無窮,提問有窮而思考無限。拓展提問是好的課堂提問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內容、情感、結構或寫法進行拓展提問,也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進行延伸提問,目的是達到拓展語文課堂的時空,并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關鍵。師生關系影響著學生學習的情緒狀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產生巨大的推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驅動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投入到學習中。為了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怎樣才能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呢?第一,教師要尊重學生、賞識學生。尊重是溫暖的化身,尊重學生意味著和學生平等溝通、以禮相待,是建立融洽師生關系的前提條件。教師對學生充滿賞識,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安全感,從而能夠發揮自身的思維創造力,會使得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肯定和關愛,將心比心,以良好的表現來回應教師的尊重和信任,形成一種良好互動的師生關系。第二,教師要放下架子,弱化權威,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古人有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人類工程師的老師,必須具備高深的學識和高尚的情操,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作為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綜合素質,熱愛教書、了解學生、關愛每位學生,拉近師生的距離,使其“親其師、信其道”,從而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在課堂中形成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展和形成以自主探索、自主創新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式學習方式是針對小學生非常實用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在群組學習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同時互相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和討論,能夠在新的教學氣氛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教師通過開展有趣的教學課堂,從而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彌補個體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的局限性,從而互相幫助,從小就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學習習慣。
五、逐步提升教師的素質文化水平和教學能力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的關鍵其實在于老師的自身文化素質與教學能力,他們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直接的影響到了課堂的教學效率。為了能夠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發展要求,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能力,定期的參加培訓才能夠達到需求的要求,才能夠通過自身努力提高效率。為小學生打好語文課程基礎,做好他們的奠基人。
作為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小學語文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素養提升。針對當前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及老師教學理念的落后,采取針對性措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老師要努力在組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注重課堂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深入研究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實踐,真正讓小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主動性,切實發揮小學語文本應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