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寶華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是近幾年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是一種新型的閱讀教學模式。群文閱讀就是教師在單位時間內指導學生閱讀多篇相互關聯的文章,這是一種新的拓展學生閱讀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學中科學地采取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群文閱讀教學的優勢,實現原生態、多層次、全方位的語文能力培養。
一、“群文閱讀”應該樹立自己的教學取向
(一)多閱讀,多比較性閱讀,讓孩子在閱讀中學習閱讀
單篇課文的教學老師也在強調“多讀”啊,實現“多讀”的途徑是反復讀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一篇經過剪裁的“去情境化”的短文,但是我們發現,大部分情況下,學生并沒有讀的新鮮感和探究欲,沒有多少人是愿意去重讀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的文章的,盡管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閱讀”的不同在于,學生在一篇接著一篇的閱讀當中,始終保留著新鮮感,特別是在橫向結構的比較性閱讀中,學生會不斷涌現質疑和發現。因此,“群文閱讀”的課堂,學生的主動閱讀會占取很大的比例。
(二)多質疑,多分享,將閱讀過程處理為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前蘇聯的克魯普斯卡婭在20世紀初就有一個“石破天驚”的教育觀點:在學校里往往只發現記憶力:讀課文,講述、背誦。而一個記憶不好的兒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華的人。幾十年過去了,盡管我們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們的“課文教學”不能否認還是以識記為主,缺少理解,缺少質疑和發現。我們在課文教學的課堂里,即使有問題,問題大部分是老師的問題,即使有發現,發現大部分是老師的發現。這不僅是我們的教學操作出了問題,也是由于單篇文章自身的局限。
當然,有人也許會問,單篇文章的閱讀難道就沒有真問題、沒有真發現了?當然有,但你仔細想想,那些疑問和發現往往是讀者將所閱讀的文章內容,與自己曾經讀過的其它文章、個人的生活經驗或生活情境中的類似事件加以連結后產生的,所以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種“群文閱讀”。我們的孩子閱讀能力還在發展中,很多孩子在讀一篇文章時還不具備連結其它文章的能力。群文,橫向的比較性閱讀容易引發高質量的思考——例如一則報道說維生素C多吃大有好處,再一篇文章說多吃維生素C有害健康,這樣幾篇文章放在一起,讀完以后,你疑惑自然來了,你努力想做出判斷,于是,你就會自我發問、重讀、辨析……
“群文閱讀”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們的課堂里,真的讓學生提問題,提真的問題,真的解決問題,最終有所發現。
二、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的關鍵策略
(一)依據單元主題,進行深入開發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通常每一單元的課文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其開發空間非常廣闊。教師在實施群文閱讀時,可圍繞單元主題進行多元開發。以教材的單元主題為基準,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使學生對該單元的話題產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認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知識教育的同時全方位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針對單元主題開展群文閱讀主要采用“五步教學法”這種模式,即:主題回顧——閱讀概覽——片段分享——精彩賞析——主題拓展。學生在回顧課內文章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閱讀,需要對幾篇拓展閱讀課文進行整體把握,通過小組合作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片段分享”是課堂的主體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開展民主、互動、多元的對話,讓學生一同分享閱讀心得,營造濃厚的團隊讀書氛圍,提高個體與群體閱讀素養。
(二)尋找文章關聯,巧妙萃取文章
群文閱讀教學中,首先是要選好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這給了教師選擇材料、組合材料、呈現材料極大的自主權。如何確定群文關聯的主題,恰當地選擇一組文章,是教學目標、學生培養目標達成的關鍵,也是課堂成敗的關鍵一環。教學前,我們應該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學生思想狀況、學習水平、能力訓練重點等要素,預設群閱讀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從文章內容等方面多角度出發確定主題,從文章內容、作者、題材、人文內涵、語言形式、表達方式等方面,多層次、多角度地萃取文章,進行科學搭配,注重層次與整體效果,使文章的選擇更趨合理,更好地為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提供服務。文章選擇切忌貪多不消化,一般在一節課中安排五篇左右的文章即可滿足閱讀教學需求。
(三)有序呈現文章,深入理解主題
群文閱讀相對于單篇閱讀,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突破了傳統閱讀文章形式、主題單一等問題,使學生可以在最佳時機舉一反三,進行拓展性閱讀,加深對主題的認識。由于文章數量較多,既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現,也不能把多篇文章無序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一下子感覺無所適從,無處著手閱讀。需要將這些文章按照一定的順序呈現給學生,才能達到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可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按照篇幅由短到長、語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主題層層深入的原則呈現文章。這樣一來教師易教,學生易學,可操作性強,學生在有序的文本共讀中掌握群文閱讀、生活化閱讀的方法,對群文主題的認識更加全面、深刻、準確,還可以學到不同作者的表現手法。這樣的閱讀效果,是單篇文章閱讀根本無法企及的。
(四)強化方法指導,提升閱讀能力
閱讀方法的掌握對于今后學生的自主性更具普適性,因此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必須強化閱讀方法的指導和練習。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一節課要閱讀多篇文章,用得比較多的是默讀和略讀、瀏覽,這也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閱讀方式,教師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快速閱讀的策略,初讀課文時教師應要求學生快速默讀課文,讀文后對文本內容用關鍵詞句進行概括;再讀課文時跳讀、掃讀,把重點詞、句、段劃出來讀一讀,強化學生的閱讀感受。同時群文閱讀教學不能局限于單篇文章閱讀時的字詞句的理解,更應側重從這組群文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綜合思考,培養學生比較、綜合、概括、歸納等能力。群文閱讀教學中,由于文章體裁、表達形式、語言風格、作者等的不同,信息量豐富,思考的空間更大,教師更應滲透質疑討論,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發表自己的觀點,和學生進行討論,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群文閱讀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一片新天地,是小學語文教學從“少慢差費”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條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