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梅培
多元化教學提升初中生物教學成效之探索
文/王梅培
初中生物課是初中一門重要的課程,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學習效果都不理想,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滿足當前初中生物教學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本文針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來探討一下初中生物課堂多元化教學的有效途徑。
初中生物是一門比較重要的學科,是讓學生接觸自然、了解自然的一門學科,但是很多初中生物教學還是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種機械式的學習無法讓學生提升學習積極性,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沒有表現出良好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只停留在表層,整體的綜合素質都有待提升。而且很多學校更重視語數英的成績,對生物課程不重視,自然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比較隨意,這些都是當前初中生物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學生自控力比較差,學習行為會受到自己的喜好而影響,如果學生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則無法提升學習注意力和積極性。傳統的填鴨式、單一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學習需求,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教學課堂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形式更加有新意,教師在滿足教學要求和教學目的的情況下,可以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1 初中生物課教學采用生活化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初中生物課有許多比較難以理解、抽象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會覺得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并且枯燥,最終導致學生學習效果不佳,影響教學質量。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將生物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學生生活中熟悉的生物現象來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習自信心也會隨之提升,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進行初中生物知識“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個內容教學的時候,因為RNA、染色體、基因等這類名詞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容易產生厭學心理。教師可以舉一些親子之間樣貌相似的例子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掌握知識。比如我們看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可以先拿出里面幾對父子或父女的圖片,讓學生來說說兩人之間五官那部分比較相似,這個相似就是基因遺傳的結果。在初中生物課堂中引入生活案例,能夠讓學生展開聯想,快速理解抽象的生物名詞,掌握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3.2 初中生物課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與掌握知識
生物是一門與生活實踐關系密切的學科,這就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維對生活中的生物現象進行理解,所以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思維,讓學生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提升知識理解與應用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思維,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與思考,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能夠引導學生對未知領域主動探索,通過思考獲得生物知識。比如在進行初中生物“植物種子的萌發”這個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來輔助教學,通過播放植物種子萌發過程,讓學生掌握生物知識。在播放過程中,植物種子萌發的每一個環節,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種子萌發的條件,讓學生自行探索,從而獲得種子萌發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陽光,需要適宜的溫度這三個條件。
3.3 初中生物課教學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內在動力,提升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是將學生分為6~8人一組的學習小組,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有效合作,來掌握生物知識。當今社會發展迅速,信息的發布與信息獲取都有了更多的渠道,學生之間通過相互合作,取長補短,不僅提升了團隊寫作能力,也培養了學生正確的研究態度與求知欲望。比如在學習“研究蝴蝶”這節生物課程的時候,教師讓小組根據黑板上的探究提高來探究蝴蝶標本,這就要求了小組成員根據需求進行分工,有的負責記錄,有的負責匯報主講,有的負責總結歸納等,小組成員在合作活動的時候就根據自己的職責進行討論與溝通。因為每一個學生的思維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提出的解決問題也不一樣,當小組合作出現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適當地引導,最終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不僅提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與合作,感受集體的力量,還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課堂多元化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求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并且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不斷地總結優化,探索最佳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提升教學質量。
(王梅培(1981-),男,福建泉州人,福建省安溪縣藍田中學,大專,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