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榮玲

關鍵詞:網絡新媒體;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
摘要:文章從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用戶特征入手,針對社會化閱讀推廣的基本原則進行了簡要分析,著重介紹了微博、微信以及二維碼這三種最常用的服務媒介,從學校、政府、公共場所及公司合作等方面來構建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以供借鑒。
閱讀推廣作為培養用戶閱讀行為、激發閱讀興趣、增強閱讀能力、推動全民閱讀所實施的一系列活動和工作,對提高用戶獲得信息的能力有著重大的意義,是公共圖書館信息服務的一個有效組成部分。伴隨“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網絡新媒體已在社會上普遍運用,閱讀行為已由個體閱讀轉變為多人加人、分享以及交流的社會化閱讀,它是基于網絡新媒體迅速發展的前提下新興的閱讀模式,主要以人為核心,重視用戶在閱讀過程中的交互行為,主張聯合創新、移動UGC、交流互動,最終實現閱讀內涵的拓展和閱讀價值的延伸。社會化閱讀是一種較為新型的閱讀模式,依托于網絡新媒體環境的建設,能夠更有效地讓用戶感受到閱讀的魅力所在,促使用戶養成閱讀習慣。所謂“網絡新媒體”,就是與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等傳統媒體相區別的新技術媒體形態(如微信、微博、手機短信、數字期刊、數字電視等),其對社會化閱讀意義非凡,是公共圖書館加強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工作的有力后。在“互聯網+”時代,隨著信息載體和流通渠道的轉變,用戶的閱讀習慣也出現了較大轉變,更為關注數字閱讀,也更為重視閱讀感受,同時還較為關注閱讀效率,這就意味著公共圖書館必須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和用戶日益更新的信息需求,重視網絡新媒體環境下的社會化閱讀推廣,有效提升服務效率,讓更多的用戶喜歡上閱讀,成為公共圖書館的終生用戶。
1.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用戶分析
網絡新媒體不僅具備傳統媒體的優勢和特征,并且在某些方面比傳統媒體更勝一籌。如:微博、微信以及各種數字工具的應用,使用戶閱讀來源更為廣闊;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技術與閱讀載體有效結合,使用戶閱讀感受更為形象、豐富;網絡新媒體技術讓用戶在閱讀過程中實現內容原創和信息互動交流,使用戶閱讀興趣更為濃厚。因此,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也就具備了新的時代特征,筆者從需求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為特征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①“主動、分享”的需求。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門檻有所降低,用戶可以通過先進的數字技術迅速查找到所需要的閱讀內容,這就具備了閱讀的主動權;大多數用戶并非僅僅是單純地閱讀,更多的是擁有“分享閱讀”的需求,希望能夠在網絡新媒體中跟其他用戶實施交互行為,促進閱讀內容的延伸與拓展,進而產生有效的閱讀價值。②“從眾、交流”的心理。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中,用戶的閱讀心理很容易受到別的用戶的影響,簡單來說就是具備“從眾”心理,如:某個帖子被轉發、評論越多,用戶就越容易產生閱讀興趣;又如:用戶喜歡在確定閱讀內容前查看已閱讀該內容的用戶對它的分享、評價,依據多數用戶的閱讀傾向而定,同時用戶在閱讀時還喜歡相互交流,從而促進用戶對閱讀內容的深入了解。③“多元、互動”的行為。用戶的閱讀行為主要包括選擇閱讀內容以及用戶互動,如:可供用戶選擇的信息載體有微信、微博、手機、MP4等多種形式,用戶可以根據自身的閱讀習慣進行選擇,并且很多用戶喜歡在閱讀后總結閱讀心得,通過網絡新媒體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互動。
2.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基本原則
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基本原則有以下三點:①重視深度閱讀。目前的社會閱讀趨勢傾向于碎片化閱讀、淺閱讀、目的性閱讀等,導致閱讀本質出現偏差,用戶從閱讀中獲取的信息知識減少,閱讀效果降低。所以公共圖書館應該充分發揮其專業素養和社會威望,承擔起指引用戶開展深度閱讀的重任;在開展社會閱讀推廣服務的過程中,幫助用戶樹立正確的閱讀意識,培養優質閱讀行為,掌握深度閱讀的方法與技巧,增強用戶的閱讀興趣,形成整個社會的閱讀風氣,進而提升用戶的閱讀素養。②提升閱讀品位。隨著網絡新媒體的迅速發展,信息交流形式呈現多元化,閱讀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其中一部分閱讀內容思想深度不高,所傳遞的價值觀念偏離主題,容易給用戶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時,必須重視閱讀內容的質量,確保公共圖書館推介的閱讀內容向用戶傳遞的均為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讓用戶在閱讀后心靈得以凈化、文化素養得以提升。③加強經典閱讀推廣。經典閱讀作為中國歷史的有效載體,記載了中華民族漫長的發展過程,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知識結晶,與時代潮流同步。因此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同時更要重視經典閱讀的意義,并且加強宣傳力度,讓用戶在閱讀經典圖書時沉淀思想、升華靈魂,有效地提升閱讀質量。
3.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媒介選擇
3.1微博
微博作為一種通過關注機制分享簡短實時信息廣播式的社交網絡平臺,具備時效性、交互性及開放性等特征,是一種對外的即時通信,是一個有效的閱讀平臺,是公共圖書館開展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有效媒介,它實現了圖書館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問的雙向平等交流。公共圖書館構建微博閱讀推廣平臺,可以在掌握用戶閱讀需求和閱讀喜好的前提下,對用戶進行有效分類,形成主旨明確的閱讀群體,并有針對陛地開展閱讀推廣,打破當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推廣現狀。公共圖書館可以根據微博的內容主旨來注冊各類的圖書館微博賬號,建設專題微博,最終構建圖書館學科微博體系,有助于用戶依據閱讀需求和閱讀喜好來關注有關微博,提高用戶閱讀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如:重慶圖書館就以重圖讀者俱樂部、重圖講座、重圖會展、重圖專題、重圖太陽花等子微博構建了微博矩陣,應用各個賬號開展有效的傳播和交流,讓用戶對重慶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了如指掌,有助于提升用戶的閱讀質量,進一步推進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規范進行。
3.2微信
微信作為一種無須付費的手機通信軟件,它與微博一樣具有時效性、交互性及開放性等特征,也是一種極為方便的即時通信。用戶可以在不同類型的手機微信上傳播文字、圖像、音頻以及視頻等信息,還可以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用戶交流行為,這深受廣大用戶的喜歡。公共圖書館可以依據微信好友圈和公眾平臺的性能特征,注冊公眾號或私人賬號進行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在公共圖書館層面上主要以微信公眾號作為推廣手段,面向社會各界,當用戶關注該館公眾號并且同意接收信息后,公共圖書館的公眾號就能夠面向用戶群發信息并且實施分組管理,把閱讀推廣的相關信息即時準確地推介給用戶,用戶能夠將其復制或轉發到其他好友的微信上,也能夠在朋友圈里進行信息分享,有利于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工作的推進。同時,用戶可以向公眾號進行詢問、留下信息或者是交流評論等,公眾號可以采取“自動回復”或“人工回復”的方式進行及時處理。
3.3二維碼
二維碼作為技術前沿的一種移動技術,能夠讓用戶使用移動設備,經過掃碼程序就可以下載電子圖書內容進行自由閱讀,還可以自行完成用戶借閱查詢、信息查詢等,能夠為用戶提供較為迅速的移動閱讀服務。掃二維碼后,用戶除了可以從網站上下載所需要的信息內容,還常常會附帶與之相關的各種信息載體的推介(如文字、圖像、視頻等),也促進了閱讀范圍的延伸,這對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和挑戰,值得深入研究和實踐。如何將微博、微信、二維碼進行有效的結合,是當前需要思考的一大難題。
4.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的模式構建
在網絡新媒體環境下,公共圖書館將與學校、政府、公共場所以及公司合作來構建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在模式構建過程中網絡新媒體要結合傳統媒體的優勢特征來進行分析(見圖1)。
4.1公共圖書館與學校的合作
學生作為閱讀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優良的閱讀氛圍的構建具有較大的促進意義。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社會化閱讀推廣服務時,首先要與學校合作,強調對學生群體的關注,與各級學校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推廣服務:①要與學校圖書館合作,實現資源的共享共建,并且參與到學校圖書館相關的閱讀推廣活動中去。②要著重注意閱讀推廣活動開展的針對性,注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小學按照以傳統媒體為主、網絡新媒體為輔的原則開展閱讀推廣服務;高中及大學則按照以網絡新媒體為主、傳統媒體為輔的原則開展閱讀推廣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