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娟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圖書館;服務與創新
摘要:隨著大數據信息化時代到來,高校圖書館在數據存儲、深入地挖掘以及分析處理等方面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文章分析了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數字圖書館的特征,提出了發展獨特的信息服務系統、提升圖書館員業務素養、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開展特色服務及轉變管理理念的建議。
1.數字圖書館特征
數字圖書館有多種特征,其中主要包括信息資源儲存數字化、信息服務網絡化。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圖書館典藏不再是單一的紙質圖書收藏,而是多種媒介無界限的知識儲存;不再只是面向特定用戶群,而是面向全球用戶群;也不再僅僅是圖書的保存者,而是為用戶服務的供應者;館藏資源也不再是圖書館獨享,而是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分享。
1.1圖書館資源信息數字化
圖書館資源信息數字化就是通過現代計算機或通信技術,對圖書館傳統的紙質典藏資源進行加工處理,以數字信息的形式儲存在圖書館服務器系統,使其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檢索和傳播,方便讀者隨時查閱。數字圖書館不是現有自動化辦公系統和網絡的簡單結合,也并非典藏目錄的網絡化,而是網絡環境下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新型服務組織與技術體系的聯合體。該聯合體由信息存儲系統、信息服務系統、信息管理系統組成,各系統依靠網絡連接在一起,實行分布式管理,彼此之間實現信息共享,解決了因系統相對獨立而產生的“信息孤島”效應問題。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圖書館信息存儲系統不但能夠支持文本、聲、光、圖像、影視等多種信息媒體,而且支持超大規模數據的存儲、檢索控制和數據分析挖掘,并且能通過多媒體、超文本、超媒體等技術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檢索手段,向讀者提供生動形象的信息服務。
1.2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化
數字圖書館作為網絡環境下數字化信息資源的新型服務組織,通過網絡不僅把自身各系統連接在一起,也把讀者連接在一起,將讀者服務從面對面的服務模式轉化為線上服務。數字圖書館利用現代計算機和通信技術,通過網絡為讀者提供具有智能高效的信息搜索引擎、支持多種語言文字、用戶界面簡
2.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與創新
2.1發展獨特的信息服務系統
隨著計算機技術、存儲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的迅猛發展,信息數據正以幾何級數的速率迅速增長和積累,基于Web2.0的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系統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這標志著信息數據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但由于大數據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多樣性、價值高和復雜性的特點,人們有效獲取信息的能力與信息數據量爆炸性增長之問的矛盾、信息量極大豐富與信息展現相對單一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緊隨時代步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獨特的信息服務系統。該信息服務系統應主要由信息資源加工、信息資源存儲、信息資源調度、網絡運營管理等模塊組成,各模塊之間各司其職,相對獨立又相互聯動形成有機統一的整體,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奠定物質基礎。
大數據時代,可以被用戶利用的數據主要是半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結構化數據所占比例較小,數據表現形式主要是數據庫、數據表格、超文本、音頻、視頻等。大數據的這些特點給信息資源的加工處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信息資源加工模塊除了結合傳統的數據分析處理方法,還有綜合數學、統計學、計算機人工智能等多學科知識對海量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進行挖掘分析處理,形成便于存儲和網絡發布的格式。海量異構化、多格式的數據雖然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豐富的選擇,但也為高校圖書館存貯這些數據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圖書館必須組建性能優越的信息存儲模塊,該模塊應具備安裝維護簡單、可靠性高、擴展性好、數據傳輸速率高、跨平臺共享性能好等特點,可以同時存儲各種格式的數字化信息資源,能夠方便數據備份。由于信息服務系統模塊之間相對獨立,在大數據背景下為了更好地提供信息服務,各模塊之間應相互協作,增設信息資源調度模塊,以實現數據存儲與共享、跨平臺檢索等調度工作。為了讓用戶能夠在海量的數據中方便快捷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圖書館可以對用戶的信息搜索習慣、信息需求等進行挖掘分析,準確掌握用戶信息需求行為,并據此對用戶開展有針對陛的推送服務,提高用戶獲取信息的效率。
2.2提升圖書館員業務素養
圖書館的基本職能是為用戶提供文獻、信息、知識等,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量“爆炸性”劇增,也為數據的挖掘、存儲、分析和決策帶來巨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圖書館員必須努力學習計算機與網絡工程、數據挖掘與分析、云計算技術等相關知識,為準確處理海量數據,形成有效的經營策略,最后開發出基于用戶需求和期望的個性化服務模式。因此,要求全館上下從領導到館員都要具備大數據思維,努力提升業務素養,進而形成合力,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不斷提高高校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館員業務素養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逐步提高館員業務素養:①制定激勵政策提高館員工作積極性。②開展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完善館員知識結構。③加強館際交流,開闊館員視野。④支持館員進修更高一級學歷,提升其專業素養。
2.3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大數據時代的信息表達方式、信息出版渠道多樣化為讀者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同時改變讀者的閱讀習慣,讀者可以不用到圖書館借閱紙質文獻資料,而是通過計算機、電子閱讀器、智能手機等閱讀設備進行在線閱讀,也可以通過各種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同時,網絡社區、博客、微博、微信、QQ等平臺也為讀者的閱讀互動交流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大大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高校圖書館必須抓住機遇,創新閱讀服務理念,創造良好的閱讀服務環境,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進:①優化網絡閱讀環境。從提高網絡速度、擴大WiFi覆蓋范圍、提升移動閱讀設備無線接人能力等方面方便用戶的在線閱讀。②提高館藏資源的可見性。圖書館可以和搜索引擎、網上書店、網絡社區等平臺開展合作,把圖書館資源索引嵌入這些平臺以方便用戶通過網絡進行查詢。③創新線下閱讀環境。圖書館可以通過建立閱讀沙龍、閱讀咖啡廳、課程教學專業閱讀服務等形式提高學生到館閱讀的興趣。
2.4開展特色服務
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劇增,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圖書館可以為讀者提供針對性服務,利用現代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建立個人圖書館;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如:新書推介會、讀報比賽、圖書漂流等;另外,還可以通過各種媒介推廣閱讀活動。面對學校不同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圖書館要實行差異化服務,針對不同的專業學科設立相應的學科館員,對用戶不定期進行新書推介和專題服務,對學生實施閱讀計劃服務,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圖書館資源,減少學生閱讀的盲目性,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和假期。此外,圖書館還應該充分發掘自身特有的館藏信息資源,發展特色信息服務。如:發掘國學、古文獻、地方特色文獻等信息資源,并加大數字化力度,通過網絡平臺的推廣及專家學者的專題講座,使其能夠在大數據時代發揮更大的作用。
2.5轉變管理理念
隨著時代變遷,圖書館的職能由收集保存文獻資料轉變為為讀者提供信息服務,大數據時代的圖書館也必須改變管理理念。因此,現代圖書館提出了“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為更好地貫徹“以讀者為本”的服務宗旨,圖書館采用知識管理對全盤工作進行管理。知識管理是指應用知識管理理論與方法,統籌安排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各種要素,提升圖書館的各項職能,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實現知識創新、知識擴散和知識增值。
3.結語
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建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具有特色的文獻服務、圖書館員的專業素質能力及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對大數據時代的高校圖書館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圖書館應緊跟時代步伐,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建設更智能的信息服務系統,創造更好的閱讀環境,更好地為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