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明
戰略是企業的靈魂,貫穿著整個企業并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起著主導性、決定性的作用。在我國,許多企業特別是大型集團企業吸取了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成功經驗,逐漸重視并應用這一理論方法,它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綜合實力,更好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相較于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中的廣泛運用,黨校這類干部培訓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起步較晚,實踐中戰略和預算脫節的情況較為嚴重。本文擬從確立戰略目標入手,通過運用平衡計分卡對戰略導向下A黨校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確定方法進行淺析。
一、確立戰略目標
在基于戰略的全面預算管理中,戰略目標的制定及傳達對預算編制至關重要,因此A黨校必須根據其長期愿景和使命,結合有效的戰略管理工具確定恰當的戰略目標。有效的戰略管理工具主要包括:SWOT分析、生命周期分析以及市場定位等,其中SWOT分析對于總體戰略的確定最為有效[2]。在SWOT分析中,A黨校需通過分析面臨外部的各種機會和挑戰,辨別自身的競爭優勢和劣勢以進行準確的戰略定位。
優勢:品牌和聲譽優勢;對黨的政治理論研究擁有權威性;新穎的現場教學授課方式;教學和科研的相互轉化性強;科研成果向咨政類報告轉化的能力強;咨政類報告向領導決策轉化的能力強。
劣勢:高校等競爭對手開設擁有多元化課程的干部教育培訓班;某些教師不思進取,閉門造車,內容單一。
機會:發展中的干部培訓需求;具有可開拓的細分市場;與高校合作辦班的趨勢。
威脅:競爭對手的課程設置更加符合領導干部對管理能力提升的需求。
通過對A黨校進行SWOT分析,我們研究得出其戰略與愿景是:建設全國“一流省級黨校”和××省“學習型組織模范單位”。目標是:設置豐富多樣的教學課程,提高黨員干部的素質和能力,著重加強黨的執政理論建設,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咨政水平。
二、戰略導向下A黨校全面預算管理目標的確定
在A黨校基于戰略的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中,將戰略目標轉化為平衡計分卡指標,是將其整體戰略與預算有效結合的關鍵步驟。因此在設計平衡計分卡時應當體現A黨校整體安排的各種行動的優先順序,并且能夠向A黨校內各部門及教職工闡述各種核心戰略目標和指標,同時將戰略從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展開,確定各個角度的關鍵因素,結合各部門的業務狀況和總體戰略的側重點,確定四個維度的戰略目標并進行詳細闡述。
(一)客戶層面
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科學研究;加強學員管理。
指標——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學員管理。
目標值——培訓人數達到30萬人次以上。年均開發新專題課30個左右,開發特色培訓項目2-3個。實施品牌戰略,完善“紅、藍、綠”精品課程體系。建設15個左右校外教育培訓基地。深化學習型班級建設,完善學員自主管理和服務機制。獲得國家級課題30項以上,省部級課題80項以上;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60部以上,在國際有影響力的專業刊物、國家級理論和學術刊物以及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150篇以上,組織召開國際和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學術會議10次以上;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決策咨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每年至少提供10項以上決策咨詢成果,力爭5項以上得到肯定性批示或被吸收采納。提高《桂海論叢》辦刊質量,力爭進入核心期刊系列,辦好《黨校要報》,努力使之成為××有影響力的決策咨詢內參。著力建設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為重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體系。
行動——以培養高素質領導人才為目標,進一步優化教學布局,創新教學模式和學員管理,培育社會培訓品牌,實現教學培訓質量新跨越;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為目標,以提升培訓質量為強勁動力,以成為服務全區發展的優勢部門為方向,加快推進學科建設和科研工作“五大轉型”,努力實現科研咨詢水平新跨越。
(二)內部業務流程層面
目標——提高服務水平、服務質量和后勤保障能力;加強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
指標——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務工作、機關黨建工作。
目標值——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務工作:改善辦學條件,建成體育中心(11000平方米)、干部教育實訓中心(5000平方米)和美術館(2000平方米)。綠化美化校園環境,校園綠化面積達75%以上,可綠化面積綠化達到100%。堅持舉辦“讀書活動周”和“文化藝術節”,提升校園的文化品位。
機關黨建和行政后勤保障工作:持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化“10項素質建設”,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逐步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后勤管理科學化、后勤保障現代化、服務標準規范化。推廣應用節能新技術,力爭成為全區節能型先進單位。
行動——提升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建設高質量的數字化館藏和特色圖書館,構建系統先進、功能優良的一流信息支持體系;完善校園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打造科學規范、周到細致的一流后勤服務體系。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提升對市縣校院業務指導水平,深化縣鄉黨校教學和管理體制改革,構建指導得力、富有成效的一流業務促進體系。
(三)學習與成長層面
目標——構建學科體系;建立一支素質優良、適應新時期干部教育培訓要求的黨校工作隊伍。
指標——學科建設;隊伍建設。
目標值——學科建設:建設4個重點學科和2個發展學科。
隊伍建設:努力爭取用人編制,專職教師總量達到100人左右,其中具有正高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占總量60%以上。完善首席教授制度,加強學科帶頭人、教學科研骨干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在區內外有影響的干部教育和理論研究名師大家。建立和完善競爭性選拔干部制度、全員學習培訓制度和激勵約束制度,不斷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制度機制。
行動——加大對學科建設的支持力度,與高校合作,構建學科建設體系。改善專職教研人員結構,加大教研人員培養和引進力度;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培育干部教育名師和學術研究名家;加大優質師資資源整合力度,進一步加強高素質特聘教授和研究員隊伍建設;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的管理干部隊伍。以提高服務技能、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目標,加強后勤服務隊伍建設。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
(四)財務層面
目標——加強預算管理能力,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確保學校辦學經費的正常投入。
指標——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履職效益。
目標值——預算編制:編制質量、預算配置、預算績效目標編制;預算執行:執行管理、資產管理、預算管理;履職效益:職責履行、履職效益。
行動——加強部門預算管理,確保校(院)辦學經費的正常投入。增強預見性和科學性,科學編制部門預算,合理安排預算經費。完善項目經費投入機制,分清輕、重、緩、急,最大限度地確保教學、科研、隊伍建設、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等經費需要。強化預算約束力,加強預算執行管理。按照國家財務規章制度和校(院)財務管理規定,加強經費支出審批管理和財務監督。理順制度規范,建立和完善校(院)財務管理的制度體系。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做到依法審賬,照章辦事,嚴格執行各項財務規章制度。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和資產管理。加大資金使用監督力度,堅持責任追究制度。
在實施過程中,A黨校在根據自身的戰略設計好平衡計分卡后,應當推動各業務單元、責任處室和人員運用上一層級的平衡計分卡來確立自己的分級平衡計分卡,將A黨校戰略的實現與其各自的工作緊密聯系起來,從最末級業務單元的預算管理行為開始逐級確保A黨校戰略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昌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藍海林等.企業戰略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單位:中共廣西區委黨校財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