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摘要:企業從成立到發展,從優秀到卓越,每個階段都要有跟隨企業發展需要,跟隨環境而變的企業戰略。企業戰略既包括對外的競爭戰略,也包括內部的營銷戰略、發展戰略、品牌戰略、研發戰略、人才戰略,財務戰略等;本文以房地產企業為例,站在財務戰略的高度上,從規模指標,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等方面解析企業所處的環境和狀態,從資本運作的角度為企業戰略選擇提供導向,從產品,現金流,利潤,費用,成本等財務指標上挖掘企業存在的問題,謀求資本均衡發展和企業整體戰略的實現。
關鍵詞:房地產;凈資產收益率;盈利能力;現金流
房地產行業目前已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行業,從1980年鄧小平同志提出“出售公房,調整租金,提倡個人建房買房”的設想,拉開住房制度的改革序幕至今,中國房地產業在借鑒香港和美國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成長發展。華夏幸福基業作為成立于1998年的地產公司,首創了國內產業新城的模式,以“造城”的思路,打造出了有產業注入和住宅發展的產業小鎮。雖然其在投資經營,物業持有,地產開發,整合營銷等綜合能力方面與萬科等公司仍存在較大差距,但其資本運作和戰略選擇仍具有借鑒意義。資本運作是指資本所有者將資本與其他生產要素相結合,優化配置,進行有效運營,以實現理想的盈利和價值增值所進行的長遠性的謀劃與方略。資本運作既是企業運營的初始,也是企業發展的結果,本文以旗下子公司的發展為例,從財務視角找到公司的現狀和差距,從資本運作的角度,對公司戰略選擇,公司發展提出建議和想法。
一、企業發展現狀
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8年[1],公司核心業務包括園區開發運營和城鎮開發建設。公司早年主要在廊坊和固安等地發展,逐步形成了九通,京御,廊分等三個事業部,其中九通主要做招商引資,建立產業基地;京御立足于環北京的住宅建設,創建了重要住宅品牌(孔雀城);廊分主要打造廊坊的住宅,也有相應的品牌(幸福城等)。自2005年以來,該公司業績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00%以上,并于2011年9月在A股重組上市。公司14年發展歷程中,聚焦于環首都區域經濟產業促進及大都市外溢需求,創造了園區開發運營與城鎮開發建設相互促進的“產業新城模式”。華夏幸福在2017第十四屆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中,綜合實力排名第8位。
本文主要探討其下京御事業部的資本運作與戰略選擇,為了不影響披露該公司目前的發展,選取之前年度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在過去的5年中,京御事業部的發展喜人,布局于環首都經濟區和環渤海區域,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了解競爭對手的實力,了解行業地位,將有助公司認清形勢,調整戰略,長遠發展。本文以京御公司為例,從財務管理的角度探究公司戰略的選擇,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
(一)規模指標
2011年TOP10公司的平均銷售額為353億元,京御公司在2011年度銷售額為100億元; 2011年TOP10公司的平均銷售面積為465萬平方米,而京御公司在2011年度銷售面積為133萬平方米。公司業務雖然發展迅猛,但跟行業龍頭企業相比,在規模上還存在較大差距,行業龍頭企業進駐了較多城市,項目數量也在100個以上,華夏雖然也已經著手全國布局,但進駐時間較短,且布局較晚,目前的營業收入點還集中在京津冀區域,雖然在某區域內業績卓然,但在全國范圍內,還需要找眼于戰略布局的優化和進駐時間的快慢。
京御事業部2008年以后進入高速發展期,經歷過2008年的經濟調整后,受政府四萬億投資的經濟刺激,由于其布局范圍主要為北京周邊,受2010年北京市限購的影響,形成了環北京巨大的溢出效應,在2010年以后規模得以迅速壯大,雖然與TOP10企業有較大差異,但規模也已經達到100億元。
(二)償債能力
衡量企業的健康水平,償債能力是重要的指標,比如資產負債率,利息倍數,權益比例等。資產負債率能最直接表達資產和負債的關系,但由于房地產企業以賣期房為主(房屋交付前所有收到客戶的房款不計入收入,而先計入負債類科目預收賬款),所以一般房地產企業報表顯示的資產負債率會比實際偏高。目前地產資產負債率普遍在70%以上,但若剔除掉預收賬款(業務實質是房地產公司賣的大都是期房)外,資產負債率降低到40%左右,而京御事業部的負債率在15%以下,現金流較穩健。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表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資產負債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從股東來說,在通貨膨脹時期,企業舉債,可以將損失和風險轉移給債權人;在經濟繁榮時期,舉債經營可以獲得額外的利潤;在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負擔和財務風險。京御公司處于高速發展期,在目前通貨膨脹下,仍可以考慮更多的融資方式,除了上市融資外,仍可考慮增加其他股權融資比例,增加財務的杠桿效應,支撐企業的高速發展,但融資額度的比例需控制在穩健的范圍內。京御融資還是以傳統的銀行借款為主,由于公司項目地處河北,土地款相對較低,而項目的回款周期較多,去化率較高,導致項目自由資金較為充足,銀行借款占比較低。若想下步發展或者布局其他區域,仍然可以加強融資能力。選擇除了開發貸以外的流動資金貸款,融資租賃,一級開發貸款,不動產經營性物業貸或者存量商業ABS等。
(三)營運能力
企業的營運能力表現在很多方面,包括業務流轉的速度,費效比等,財務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等。本次計算存貨周轉率采用的是房產成本/平均存貨的方式,以考察房產變現的速度,以顯示公司運營效率。2011年top10公司存貨周轉率均值為0.21,即top10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為1,952天,而京御公司的2011年存貨周轉率為0.34,存貨周轉天數為1,068天,周轉速度明顯高于top10公司,存貨周轉率越高,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京御目前還在高速流轉期,這個期間應該注重平衡現金流和利潤率,在高速周轉的同時實現高利潤率。
存貨周轉率反映公司的去化速度和交房速度,公司每年保持年度75%以上的去化率,工程建設速度也保持項目開盤到交房不到兩年的時間,快速銷售,快速結轉,保證了公司的高速運轉,高速成長。存貨周轉率基本上反應了一個企業能否快速復制,快速發展的能力。京御事業部的周轉率明顯高于其他一線公司,未來其在獲取土地,快速開發,快速銷售上在市場中仍處于領先地位。
(四)盈利能力
京御目前盈利能力相對一般,主要跟宏觀調控影響市場有關,但隨著國家政策變化,盈利能力將有顯著提高。凈資產收益率ROE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率[2],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杜邦分析法將凈資產收益率ROE進行了逐項分析,用指標分析法找到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的基礎指標,從而指導日常經營動作。京御事業部的凈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凈利率不到16%,在行業中屬于平均水平。
盈利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售價和成本,京御在開發之初,主要以低價吸引客戶,價格維持在6000左右,以保持高速周轉,這個戰略在保持現金流增長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同時也影響了高利潤率的實現,同時公司在管理費用,銷售費用方面還未做到精細化管理,目前高的費效比也影響了高利潤的實現。下步應該在各產品線的成本上進行二級項目核定,精細化管理和高周轉并舉,才能提升企業盈利能力。
(五)成長能力
從收入,資產,利潤等指標上增長比較上,京御收入和資產增長率分到達到123%和73%,在行業中屬于增長較快的。京御目前正處于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
從京御事業部的發展階段來看,公司發展非常迅猛,從公司建立之初一個區域到現在的多個區域,從剛開始找到公司定位到快速復制產品,產品“孔雀城”系列的快速復制,使得公司成長速度非常迅猛。公司的資產,收入等指標呈幾何增長。但目前的區域布局仍在北京周邊,是否能復制到其他地域,目前還待觀察。
(六)現狀總結
從上述規模指標,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等五方面,可以看到京御公司現狀如下:
1.規模較小,區域集中:與行業領先企業的規模尚存在一定的差距,TOP10公司經營區域不僅僅限于某一個區域,過于集中會加大公司的經營風險;
2.中等風險、資金穩健:資產負債率等指標顯示公司現金流較為穩健,可加強內外融資;
3.周轉快速、成長迅猛:目前公司的整體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費用率相對較高,為了擴大銷售規模,營銷投資較大。相關成長指標全面超過樣本公司,處于領先水平,成長能力佳;
4.經營單一、盈利一般:盈利能力與樣本公司相比,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樣本公司呈現多元化經營趨勢,形成新的收入增長點。京御公司的盈利區域和盈利項目相對單一。需要進一步提升銷售價格,開辟新的經營范圍。
二、企業戰略選擇
根據京御企業的現狀,我們要從區域布局,產品配比,利潤增長,現金流平衡,費用控制,新區域拓展等方面進行重新考量,形成適合現在發展階段的企業戰略,引導企業發展壯大。
(一)區域布局:突破單一區域,謹慎投資拓展
一線開發商如萬科、中海等都進駐了將近30個城市,在一二三線城市逐步進行了寬區域的布局,項目數量也突破了100多個,而京御在過去幾年的布局還集中在環北京的周邊城市,從先后進駐的固安,大廠,香河等區域看,主要依賴北京市場,集中度高,雖然有城鎮化的利好影響,但過于集中的市場導致風險無法轉移,項目數量雖然在過去幾年有了較大增長,但體量和數量跟TOP10公司尚有較大差距,還依賴公司長遠的發展。需要在布局上找到契合公司發展特點的地區,在新區域拓展上面要考慮凈現金流轉正時間,回款周期等方面的指標,不要盲目的為了增長而進駐。
(二)產品布局:剛需改善并重,打造高端品牌
公司自成立以來推出了多種產品類型,包括高層,疊拼,雙拼,聯排等住宅產品,相比較各企業的優勢產品來看,高層和別墅類產品各占50%,產品配比兼顧了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
在這些業態中缺少能代表公司高水平的產品,由于缺乏這類型產品,往往導致公司品牌停留在低層面公司價格2008年至2011年價格在5000元/平米-7000元/平米之間,,產品體系價格無法提升將最終影響公司利潤的提升。11年價格低于10年主要是高層產品比例上升。剛需,剛改,改善等區間段業態產品配比一般,缺乏有價格標桿的產品。
(三)現金流平衡:嚴控支出比例,區域均衡發展
現金流是企業最重要的命脈,穩健的現金流能保證企業各項經營的平穩開展。京御在過去的現金流中保持回款與支出比例6:4,現金流管控尚處于穩健狀態,再結合資產負債率剔除預收賬款不是很高,現階段應該著眼于在穩健現金流下爭取更高的利潤率。而在回款的比重上固安區域近兩年始終占據60%以上的份額,應該迅速打開新近市場,拓展新區域的業務開發。
(四)利潤提升:項目定位準確,利潤價值提升
從公司目前項目利潤率分布來看,公司利潤大部分集中在10%到20%之間,高利潤率項目占比較低,而高利潤率,高周轉,高現金流項目就更少了。企業的最終是要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那么利潤率就是其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我們需要深挖現有項目的利潤點,適當考慮增加高利潤項目,進一步提高公司凈利潤率。從根本上還是要在標桿項目,拳頭項目,基礎項目中做到適度平衡。
(五)費用管控:嚴控成本費用,提高使用效率
影響利潤的一方面因素是售價,另一方面就是控制成本和費用的能力,對于管理費用和營銷費用控制應該控制在行業平均水平,管理費用力爭在2%以內,營銷費用率爭取在2.5%以內。目前費用率仍然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公司未來需要在控制費用上進行活動選擇,招標選擇,支付時間選擇等,嚴控不必要費用的發生,推動公司業績達成,同時培養公司良好的費用管控習慣,費用習慣也將形成公司文化的重要部分,影響員工的個人活動。例如目前管理費用率2.5%,偏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三、資本運作和戰略選擇的制衡
資本既是戰略開始的基礎,也是企業戰略實施的結果體現[4],通過上述公司的規模指標,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的分析,發現適合的戰略不僅能使得企業保持高速增長,還能使企業利于不敗之地。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在追求企業卓越的道路上,在戰略選擇和資本運作中,一定要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選擇適當的戰略和資本運作方式,把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才能使企業走向長遠發展之路。從目前京御的經營情況來看,我們對戰略選擇的建議如下:
(一)深耕老區域,復制新區域
企業作為一個經濟單位,其戰略的選定須立足于擁有的資源和市場范圍。京御從自己的環北京的市場出發,研發相應的產品,利用環北京的溢出效應,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同時匹配相應的資本,進行長期的項目開發,在一定時期占據了市場的主動,形成了地域的核心競爭力。但這比較適應企業的發展初期,在發展初期,資金應盡可能投入到增強核心優勢和尋找核心資源中,在企業發展中期,應該注重如何快速復制和創造品牌,發展成熟階段應該增強管理效能,形成企業文化,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目前京御事業部已經在高速發展期,在深耕老區域上開創了自己的模式,建議其復制其產業發展+住宅建設的模式,考慮選擇復制的區域和復制的成本。對于原先老區域提升項目利潤率,打造品牌產品,形成市場共鳴,也成為公司現階段的重中之重。
(二)整合產品線,優化業態比
企業選擇多元化、多產品的經營戰略,可以分散單一經營面臨的風險,但從戰略的長期性來看,多產品的戰略選擇要立足于公司的綜合能力,不要過多的追求大而全,應該爭取小而美,多產品經營要求企業在優先搶占資源的基礎上很好的整合企業,使多元化經營的效用達到最大化,取得競爭中的優勢地位。目前建議京御事業部整理旗下產品線(孔雀城,大衛城,英國宮)等產品業態配比等,進行產品線主打產品和拳頭產品的梳理,同時根據客戶比例優化配比剛需和剛改的比重。
(三)嚴控現金流,提升利潤率
對籌集的資金進行合理的運用[3],產生經濟效益,是資金管理的最終目的,然而,企業有可能出現擴張速度超過發展速度,而使企業產生資金鏈的危機,尤其是民營企業,沒有國有企業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在資本運作中一定要注意資金鏈的融通,防止出現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和流動性危機。在保證現金流的情況下,做好項目產品的利潤率提升,創造高端品牌,提高售價,同時嚴控費用成本,提供整理利潤率,在控制現金流的同時形成高利潤點。
(四)降低費效比,形成價值觀
企業文化是在一個企業中形成的某種文化觀念和歷史傳統,共同的價值準則、道德規范和生活信息,它決定著一個企業的特質。控制費用和成本不僅僅是企業經濟活動,很大程度上也將影響者公司的經營習慣和價值觀,影響到公司的文化,專業化的費用管理,不僅有效降低不必要浪費,也影響著員工的工作習慣, 建立正確的費用觀,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佚名.媒體解讀華夏幸福固安產業新城PPP模式成功關鍵點[D]人民網,2017.
[2]褚偉鋒.凈資產收益率——投資者的根本.西南財經大學,2007.
[3]潘榮良.中國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研究[D].復旦大學,2008.
[4]王小偉.關于企業構建核心競爭力問題的探索[D].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2013.
(作者單位:萬科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