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芳
摘 要:現場采樣在環境監測過程中處于基礎和核心位置,是環境監測活動的初始階段。而現場采樣活動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現場采樣中采取合適的質量控制措施就顯得更加重要,這也是確保環境監測數據具有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條件。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相關措施,以期提高其采樣質量。
關鍵詞: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
一、環境監測樣品出現誤差的原因分析
環境監測是一個由多個環節組成的有機系統,而現場采樣是進行環境監測的基礎一步。如果不能保證采樣數細代表性和準確性,即使后期處理手段和處理方法如何可靠,都不能精確反映需要監測的環境的數據指標。因此,本文接下來主要分析了樣品出現誤差的原因:
1、自然因素
在環境監測現場采樣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自然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自然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所以,在自然環境中進行樣品的采集很易受到影響。比如環境溫度、風速、雨雪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會給自然環境中污染物分布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在采樣地表水的時候,若是監測采樣和河岸的距離比較近,那么可能會導致較大誤差的出現,并且,隨著季節的不斷變化,河道漲潮的時間也是各不相同的。
2、準備工作不完善
采樣前的準備工作不足和監測點布置不合理,采樣準備工作包括制定監測方案、確定監測對象、實驗儀器準備和環境保護措施等,檢測點的布置應遵循一定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原理,目的在于最大程度上反應需檢測區域真實的環境質量。但當前采樣準備工作不甚合理,存在采樣監測計劃不詳細、 現場采樣人員不清楚采樣點位周圍情況,不熟悉采樣方法、樣品保存、現場測定技術和采樣過程中的安全保證措施等工作,導致采集的環境樣品缺乏真實性、代表性和完整性。
3、采樣容器
環境監測采樣需要利用專門的容器,如果所選容器不當,導致樣品與容器間產生物理、化學反應,如光解、溶解等,均會影響環境監測數值的準確度。為降低此類因素的影響,需要選擇性能穩定的容器,并保證容器表面清潔,避免樣品與各類物質產生反應,從而影響樣品監測準確性。
4、采樣頻率及定位
在進行環境監測采樣時,采樣頻率對環境污染情況有直接影響。采樣的時間選擇、排污時間的安排等與時間有關的因素,都會影響環境監測樣品采集的代表性與準確性。即使是處于相同的環境之下,不同地點、位置的環境情況也會有所不同。同時,對于具有相同性質的監測對象來說,如果他們處于不同的監測環境中,其選擇的采集地點也是不同的。
二、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措施
1、現場采樣方案編制
現場采樣方案是環境監測采樣的指導。采樣前應對采樣的目的和要求進行充分了解。現場采樣方案編制中要有詳細的工作流程,包括:采樣負責人的選擇、采樣任務的主要內容、要求完成的時間、監測項目、采樣過程中需注意的事項和采取質量管理控制措施等。在編制場采樣方案時,要做到內容的無遺漏。采樣標準要按照國標認可標準,同時通過現場勘察和資料查找收集等方式,制定全面合理的現場采樣方案。采樣過程中所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是現場采樣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采樣方案中要包括空白樣、平行樣、質控樣、現場質量監督員等內容,從而保證現場采集樣品的規范性和代表性。
2、做好采樣準備工作。
現場采樣前,先確定一名現場采樣負責人,熟悉了解本次環境監測任務的目的和要求,確認采樣點設置的合理性并按現場采樣方案認真組織實施,充分發揮現場質量監督員的職能。現場采樣人員要清楚采樣點位置周圍情況,熟悉采樣方法、樣品保存、現場測定技術和采樣過程中的安全保證措施等工作。采樣前采樣人員要檢查儀器運轉是否正常、吸附劑是否有效、采樣數量是否符合要求、采樣點位置和采樣高度是否符合采樣要求、是否避開污染源的影響。
3、優化質量控制流程管理
定期對設備儀器進行維護和保養,并如實記錄,以此作為使用與管理的依據。如果在維護過程中出現問題,由操作人員進行解決,不能有效解決的部分則需要報修或者申請報廢。另外,還要定期對各類設備儀器進行更新,停止使用不能滿足監測要求的部分設備,避免對采樣質量產生影響。另外,環境采樣項目運行過程中,不同的采樣樣品要進行分類處理,采樣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的經驗對樣品進行優化處理,避免物理變化、化學變化以及生物因素對樣本的破壞。若是樣本在保存中出現問題,會對整體環境監測項目的檢驗結果造成影響,導致整體監測項目失真。此外,不同的樣本盛裝容器也會對監測結果造成影響,因此,為了避免這些客觀的影響因素,采樣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分析機制并且保證操作符合標準化要求;或者,在對采樣項目中不同的結構特質添加不同的固定劑,以實現樣本的有效保存,并且集中添加相應的采樣記錄單,以實現樣品成分的優化保存。
4、提高環境監測采樣人員整體素質
監測采樣人員是監測工作的主體,為了保證環境監測質量體系有效運行,就必須有一支高素質的監測采樣隊伍,因此提高環境監測采樣人員整體素質是十分必要的。各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要鼓勵和督促環境監測采樣人員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定期對其進行技術考核,以此來提高環境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
5、結果檢查與評估
完成所有采樣工作后,收樣人員還要依照規范對現場采樣記錄進行檢查,確保樣品實際狀態和信息記錄完全一致,對于差異較大的樣品,或者記錄信息不全時,應拒絕接收。并且,檢查完所有細節且無問題后,需要對整個監測過程進行專業評估,包括內容準確性、樣品和資源完整性以及質量是否達到要求等,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措施處理。
結語
對采集樣品的分析及對數據的優化處理對于數據本身的精確性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環境監測的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工作現場細節等方面的問題,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的提高。基于這個角度,本文從影響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的因素入手,重點分析了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措施,僅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姜劍.相控陣結構健康監測的數據壓縮采樣與損傷識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5.
[2]孫開旭.提高環境監測中現場采樣準確率的對策研究[J].低碳世界,2014,21:16-17.
[3].地下水質監測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的確定[J].能源與節能,2015,06:125.
[4]康玉山.環境監測現場采樣細節問題的探討[J].硅谷,2014,07:1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