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今后學生間將會以計算機為載體進行社會性交互。對于學生而言,計算機網絡在其學習中將會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和傳統學習模式逐漸融合,成為新的學習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保證學生進行有益的交流和互動,我們應該大力提倡這種學習模式。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中;學生;社會性交互
1.社會性交互
在研究計算機網絡中學生間社會性交互規律前,需要對“社會交互性”這一詞進行理解。其含義可以分為兩個方面:(1)所謂的交互,實際是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并將自己的想法、觀點傳遞給對方。而在計算機背景下,交流的對象就不僅僅指的是人之間的交流,也可能是人和物之間的交流。例如人通過網絡獲得需要的資源也可以當做是一種交流。(2)社會性則是特指人和人之間的互動,這是因為人本身的屬性就包含社會性。綜上所述,社會性交互是指在學習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通過網絡這一媒介,對某個觀點或者信息進行相互的交流。
2.計算機網絡中社會性交互優勢
2.1支持快速的社會性交互
提問者可以在網絡中向同學進行提問,回答者不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直接回復,回復的信息會及時的反饋給提問者。比如在現代網絡中所建立的聊天室。和之前的遠程教育相比,這種模式更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相互交互。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不僅可以完成多種文本形式的交互,還可以以語音的方式進行,學生間的交互內容可以被長時間的記錄和保留。
2.2支持多點對多點的社會性交互
在計算機網絡中,即使學生和教師所處的地區不同,也可以建立相關平臺,實現多人之間的交互。因此,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遠程教育中的集成模式。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集體交互會對學生課程滿意度造成影響,而在集成交互模式中進行學習,學生可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成果。
2.3提供虛擬教育社區
學習者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為某個課程建立一個單獨的虛擬空間,而在這個空間內師生可以根據已經確立的主題進行自由的交互活動,這個平臺可以禁止一些無關的人進行訪問。虛擬空間平臺的建立可以讓有需要的師生從內心中找到歸屬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習的自主性,提高遠程教育的教學質量。
3.計算機網絡中學生間社會性交互特點
3.1核心參與者
核心參與者往往在社會性交互中有著重要的位置,這些人對社會性交互的程度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這些人往往是交互活動中的主要負責人,他們是交互主體的先行者,和普通學生相比,這些人本身在交互主題的領域中都有著更深刻的理解或者豐富的經驗,對一些問題都有著比較獨特的想法。
核心者在學生社會性交互中的作用:
(1)核心者可以是學生中比較優秀的人,這些人在社會性交互中起到示范作用;
(2)通過交流,核心者可以將交流的結果和教師進行反應,因此起到反饋的作用;
(3)核心者本身就具有更多的知識儲備能力,他可以代替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回答,所以起到代理作用。
3.2自由交互
如果交互的主題沒有限制,而是自發產生的,這種交互對學生的學習會產生更大的幫助。在遠程教育中自由交互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因此可以將這種模式和傳統教學方法進行結合,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傳遠程教育都是被教學機構所控制的,這種強制性的交互并不能充分發揮重交互的作用,很多學生在交互的過程中會受到限制。所以,我們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交互控制權,讓學生可以更自由的進行交流。
在這種自由交互的狀態中,學生可以處于更加放松的狀態。她們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喜歡的課堂進行學習,也可以決定自己所需要發表的意見和內容,而不會擔心自己的表現會成為最后成績的一部分。在這種交互模式中學生更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提高。
4.社會性交互對于學生的意義和作用
4.1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社會性交互可以對學生課堂教育中的不足進行彌補。首先,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據重要的位置,而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都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受到課程和時間的限制,教師在僅有的時間內每節課所教學的內容都比較多,學生在接收新知識的同時要承受很多壓力。往往學生在臺上講,學生就只能邊聽邊做筆記,不能對學習的內容進行及時的反思和領悟。其次,學生在學校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相互交流。而計算機網絡則可以對以上問題進行解決,計算機平臺沒有時間限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自主的學習,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及時的提問,直到問題解決后在繼續學習。這種學習氛圍會更加輕松,學生提問的過程中可以以匿名的方式進行,不必擔心提問后成績受到影響。和學校交流時間相比,計算機網絡中的交互時間更多,學生可以在放學后進行交流,不僅不影響正常學習時間,同時還豐富了課外學習的內容。
4.2及時解決學習問題
在學習過程學生必然會遇到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解決,很可能會對學生后期的學習情況進行影響。在傳統課堂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也不會及時的進行解答,所以學習質量不高。而課堂時間較短,不論是和同學還是和教師都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交流。學習中的問題會不斷積壓,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會不斷增加,甚至后期后出現聽不懂,學不進去的情況,導致學生成績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計算機網絡最大的優勢就是時效性,學生在學習平臺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的得到交流或者向老師進行提問,通過交流學生的疑問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教師也可以在線對問題進行解答,保證學生每節課的學習都不會留下問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為后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3加強同學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學生的社會性交互實際就是同學相互交流的過程,而人本身又具有社會性。人的生活需要在一個群體中進行,而不能以個體存在,只有在群體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并在群體中得到不斷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沒有交流,那么這個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是不會得到提升的。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足以說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重視交流和互動,就很難以提高自身的學習效果。而計算機網絡則可以有效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計算機平臺中,每個學生都屬于群體中的一員,通過集體學習,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而通過交流,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學習方式。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對社會性交互的含義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優勢進行了研究。對于學生而言,計算機網絡社會性交互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效果和質量。所以,我們應該在更多的地區倡導這種教學模式,建立更多的在線學習交流平臺或者論壇,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促進學生社會性交互能力,促進社會性交互和傳統教學模式的相互融合,尋找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和溝通習慣,提高學習最終的學校效果,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改變當前學生學習的狀態。
參考文獻:
[1]王天保. 計算機網絡中學生間社會性交互的規律探究[J]. 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6,19:251-252.
[2]李建生,張紅玉. 網絡學習社區的社會性交互研究——教師參與程度和交互模式對社會性交互的影響[J]. 電化教育研究,2013,02:36-41.
[3]劉永娜,張樹玲,孫波. 社會性交互及其在三維虛擬學習環境中的實現[J]. 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04:104-112.
作者簡介:
陳貽品,男,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通訊作者:匡成寶 ,女,碩士 ,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