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紅
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以及生物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活實踐意義。在初中教育階段中,教師必須重視生物教學工作,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來提高生物教學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和素質教育的提倡,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增強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意識,提高教學效果。于是,在這種形勢下,參與式教學法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初中生物教學中,并且深受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和歡迎。
1 引言
參與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建立起自由、輕松、活躍的教學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科教學中去,豐富拓展自己的思維,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的教學方法。參與式教學法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旨在通過采取一系列的教學方法讓所有的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在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意義
在應試教育體制下,為了追求考試得高分,對絕大多數的初中生物教學而言,教師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生物教學往往以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形式展開,學生只是在機械性地被灌輸作為考試內容的生物知識,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忽視。隨著“素質教育”口號的提出,要求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自覺參與初中生物教學的意識,使得原本老師要求學生學的錯誤現象變成學生自己愿意學。
在這種教育發展背景下,參與式教學法被運用到了初中生物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法通過開展各種豐富多樣教學活動吸引中學生參與到生物教學中去,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運用參與式教學法進行初中生物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掌握生物知識,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夠培養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個人素質全面發展,最終成為一名綜合型的高素質人才,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因此,運用參與式教學法對初中生物教學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
3 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3.1 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參與氛圍
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對所學的科目也會有比較大的興趣。然而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往往忽視了教學氛圍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教學氛圍比較枯燥單調。為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來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生物學習的熱情。例如,教師在上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的課文時,可以利用計算機和投影儀向學生播放科教自然紀錄片《人與自然》的相關片段,向學生展示大自然多種多樣的生物種類和他們嚴峻的生存現狀,從而呼吁大家保護自然,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這樣一來,學生在觀看視頻的生動有趣的課堂氛圍中就完成了課本知識的學習,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的參與度。
3.2 增進師生交流,提高參與熱情
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提升學生參與初中生物教學熱情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很好的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而且能夠促使學生對教師產生足夠的信任感,更加愿意配合教師開展初中生物知識的學習。為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當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使師生能夠彼此了解對方的想法和觀點,使初中生物教學進行得更加順利。例如,教師在講解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健康地生活》的課本知識時,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一個小組的成員相互介紹自己所認為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然后將小組的討論結果進行匯總,選取代表向教師和其他小組進行展示,最后教師在總結學生的發言的同時引出課堂主題,進行課堂教學。
3.3 開展實踐活動,拓展參與范圍
生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向學生講授教材上的生物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配合教材開展相關的生物實踐活動。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的展開,讓學生感受到生物的真正魅力,從而愛上生物;通過一系列實踐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對教材上的生物知識有非常直觀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更透徹、更完善地掌握生物知識。例如教師在上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相關內容時,可以組織學生去動物園或者自然博物館進行參觀,在參觀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解與參觀內容有關的生物知識。這種教學形式比單純的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又例如教師在課堂上完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的書本知識之后,可以和學生一起制作葉脈書簽,或者是教給學生制作的方法,讓學生課后去完成。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通過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同時,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促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得的知識;還能夠幫助教師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以后教學工作的展開,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龍海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