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凡
摘 要:科學管理館藏文物相關資料,有助于保存和研究歷史信息,最終豐富和記錄館藏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因此,制定完善的科學管理措施,促進館藏文物價值的發揮勢在必行。
關鍵詞:科學管理;館藏文物相關資料;價值
通常館藏文物相關資料有原始記錄、后續資料兩種。其中在藏品征集的開始階段要進行原始記錄,要詳細記錄征集的日期、年代、用途、件數、保管現狀、名稱、質地、單位、尺寸、來源、征集方式、過程、經手人等,在藏品入庫建檔后要進行后續資料的完善,即根據社會發展、藏品在各個時期的認可程度,補充并完善藏品的檔案[1]。
1 藏品原始記錄的重要價值
進行文物藏品的原始記錄能夠為館藏品的出入庫、調撥、保管、轉移、清點提供有效參考,也能夠為藏品的科學研究提供有效資料。因為有的藏品在征集時記錄不詳細,造成藏品征集時間、地點、來源無從考究,制約了藏品的深入研究,甚至使藏品豐富的內涵和歷史價值被抹滅,真實可靠、具有權威性、憑證性是原始記錄的重要特征,因此其具有重要價值[2]。
首先原始記錄反映了文物的歷史信息,所有文物都是歷史文化的見證物,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其產生背景、流傳經歷等都擁有豐富的歷史信息。其次藏品的考查也可以有效參考原始記錄。藏品在進行進一步分類登記、清點核對、編目等都需要根據原始記錄的信息進行,當記錄不嚴謹的時候,就會因為缺乏準確性而耽誤工作進程。最后藏品的科學研究需要原始記錄的支持。一種物品能不能叫做文物,怎樣辨別它的真偽,對它進行等級劃分,判定其有沒有收藏價值、研究價值,保護收藏該文物的方案等都離不開原始記錄的相關信息。尤其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人們對這些文物進行重新審視、認識的時候,原始記錄的價值將更加重要。
2 藏品后續資料的重要價值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博物館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管理者開始使用錄像、光盤等完善后續資料,加之專家、學者對藏品評價意見的完善,也使藏品檔案得到充實。因此在保管、使用藏品過程中,通過進一步收集相關資料,對藏品后續資料的不斷完善,藏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將會被有效記錄下來。
3 科學管理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措施
在對館藏文物的原始記錄、后續資料進行有效收集的同時,還要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當前,我國大多基層博物館依然使用人工方式對館藏文物相關資料進行管理,然而這種方式嚴重阻礙了館藏文物的陳列、研究工作[3]。在現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化時代到來的同時,博物館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管理方式的轉變也擁有了新的機遇,可以依托計算機創建館藏資料管理化系統,從而增強館藏資料科學管理的效率,并有效服務于博物館的陳列、研究等。具體來說:
首先創建完善的館藏資料數據庫。把所有館藏資料的作者、出版社、內容等信息錄入電腦,由專職電子信息資料管理員對其進行管理。從而服務于博物館的陳列展覽、研究、社會教育等。館藏文物資料數據庫的創建有著重要意義,因為在沒有創建這一系統之前,通過現有的配置在對相關資料存檔的時候,無法避免底片、照片、影像等資料的發霉、褪色等問題,而這一數據庫系統的運用則使這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也實現了依托信息技術全面統計、編目文物圖像。同時在這一系統中,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檢索、查詢、查看、播放相關資料,文物的歷史狀態、現狀都得到了切實記錄,例如關于文物的完損狀況,當無法通過文字進行切實說明的時候,可以利用計算機進行有效處理,自動顯示文物的殘存狀況,甚至可以對文物進行局部放大或對各個角度進行拍攝從而予以對比。因此資料數據庫的創建在館藏文物的科學管理中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館藏文物的研究、展覽、出版、學術交流等都屬于博物館的重要業務,依托計算機對其相關資料進行存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資源共享、節省人力物力等目的,也有助于防止重復提取、拍攝文物等現象的出現,從而減少了接觸實物的機會,使文物被自然或意外侵害的機會大大降低,從而實現文物保護的目的。通過對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助于責任明確,防止出現多因素造成的糾紛,從而促進文物相關資料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其次要注重博物館館藏照片、底片資料的管理。對經過分類的照片、底片資料予以排序、編號,為所有照片配置底片、樣片,接著根據類別把照片、底片放入專用照片、底片資料柜。為經過分類的全部照片、底片配置一套備用照片、底片,避免丟失、損壞。要創建相對完善的照片數據庫,把所有照片、底片資料根據分類后的順序通過相機進行拍攝,或者通過掃描儀掃描,制成電子文件并將其轉換成數據庫進行存入。為了避免計算機發生故障、造成照片、底片資料丟失,要將其刻成光盤,進行編號存放。在對館藏圖片資料管理的時候,可以利用當前所流行的軟件,例如,Microsoft Word軟件,充分利用其文字、數據、圖形、表格處理的功能,創建圖片資料登記目錄表格,接著輸入、添加、修改、刪除文字,例如只要在檢索目錄中輸入相關名字,就能在幾秒之內顯示出所搜索的相關內容,這種快速性使其人工查詢所達不到的,當有特殊要求時,可以進行批量打印,由于其文字清晰、界面美觀,有利于使用者閱讀,有效破除了手工登記圖片資料目錄的弊端,例如字跡老化導致辨認不清、統計速度慢、入庫登記速度慢、文字說明修改困難等。又如,可以充分利用ACDSee軟件,這款高性能數字圖像處理軟件,有效利用其獲取、瀏覽、分享、管理圖片。在這款軟件的支持下,通過數碼相機、掃描儀高校獲取圖像,同時查找、預覽、批量處理、組織圖片。
再次要注重影音、影像資料的管理。這類資料的制作材料特殊,例如帶基所含的硝酸纖維素容易分解、燃燒,受壓性弱,不能放的太厚,在對其進行分類編號之后,要不定期倒帶、剪輯、翻錄這類資料,所以對這類資料的管理更為嚴格。
最后要注重提高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一些規模較小的博物館的管理人員通常身兼數職,其知識結構往往不平衡。有些年齡較大的管理者善于傳統的管理模式,依托計算機進行管理工作時接受能力較慢。有的管理者對于相對簡單的辦公軟件有一定的了解,當對于當前流行的制作軟件則無法操作,加之一些早期的相關資料采用的膠片拍攝,目前仍然沒有轉化成數字,所以依托系統進行信息查找的時候依然存在局限性。還有的管理者雖然能夠進行技術操作,但不清楚相關資料所蘊含的歷史知識,操作起來也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必須增強管理人員的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更好地服務于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管理工作。
除此之外,由于有些博物館涉及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租借業務,而這項業務關系到資料的安全、版權糾紛等。在依托計算機進行數字化管理之前,管藏文物相關資料往往以底片、照片的形式存在,外界較容易出現丟失的狀況,在數字化時代下,資料的復制等變得十分容易,然而這也造成了版權糾紛問題,所以為了實現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科學管理,必須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租借制度。
4 結語
在科學管理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確保圖片、影像等資料的管理規范化、程序化,防止管理混亂狀況的出現,要增強信息處理的速度和準確度,從而能準確有效地進行資料的查詢、修改、利用。
參考文獻
[1]李芩. 淺析科學管理館藏文物相關資料的重要意義[J]. 文物世界, 2009,3:60-60.
[2]李媛. 館藏文物專業資料的管理分析[J]. 科學中國人, 2014,22:54-54.
[3]黃曉蕙. 博物館館藏文物圖像資料規范化管理初探[J]. 科技、經濟、市場, 2007,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