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麗花
摘要: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都說過:“一切具有劃時代的思想意識都是一場關于真理的探究”。思想政治理論在我國的發展可以說是迅速的,之所以會這樣,最根本原因是我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基礎。自從改革開放實行以來,我國發展進程不斷加快,此時更需要對國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本文主要是從幾大角度與方面闡述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在我國的發展歷程,總結以往的經驗與教訓,為日后更好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做準備。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基礎理論 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5-0046-01
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科技人才、高科技的機械,不僅如此,更需要理論基礎,沒有理論基礎只是一味地胡干、蠻干,這條道路勢必是行不通的。思想政治教育題材主要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我們自身的言行當中、實踐生活當中進行思考與總結,讓人們在工作、生活當中,在進行實踐活動時,都保持高度的思想政治覺悟。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當然我國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研究也不例外,雖然發展道路是艱辛的,但仍需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概述
1.內容與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包括三個方面內容。首先,人的思想意識決定著人的行為活動,一切的實踐活動都是由我們自身的思想意識所決定的,先有思想后有行動。其次,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經過大量的實踐經驗總結與累積而成的。最后,思想政治理論基礎是行動的指南針與指導方向。以上三者所闡述的原理都不是憑空而來的,都是經由大量的生活實踐,通過具體的理論觀念,系統地進行總結而得出的,它具有極強的思想政治理論指導性。思想政治學科并不是憑空而來的,它的理論指導依據是思想政治理論基礎。思想政治理論基礎同時也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指南針與行為準則,我們要嚴格遵守,不可違背。
2.聯系與區別
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在某種程度上存在的聯系與區別是顯而易見的,某種程度又是深藏不露的,需要具體分析得出。聯系就是二者在內容的根本出發點上是一致的,區別就是二者的發展作用方向具有一定的差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識,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間接積累而成的,二者之間最根本的區別是不存在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擾,是本質的思想聯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發展歷程
1.初步研究階段
自1986年到1999年,每年都會有專門的出版社出版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方面的著作,相關的專家、學者也將自己的研究工作當作一種神圣的責任與使命。這些出版的圖書大多數被應用在了師范類的高校當中,供與之有關的老師、學生細致地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發展,為日后更好地投入其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2.深化研究階段
自1990年開始,我國先后在各高校設立有關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專業的學位,比如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這些院校都是積極響應者。進入到1996年,我國高校又先后成立第一批學位授權點,對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學生給予了極高的認可,比如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以及武漢大學等。在高校當中,為了進一步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課程,設置了專門的學科進行授教與研究,給予了充分的發展空間。
3.專題研究階段
自2005年開始,在我國的教育當中,已經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以及所屬的二級學科定義為我國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研究基礎。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理論基礎,也是我國教育的理論基礎。隨著時間的推進,馬克思主義專業的博士學位與碩士學位的開設點逐漸增多,極大地鼓舞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投身到與之相關的研究中。
三、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主要研究成果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思想政治理論基礎作為指導依據,一切實踐都要以此為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為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與此同時也是我國前進過程當中的最后保障、屏障。
四、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實踐與時間累積,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做好思想政治道德建設研究,為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的發展開辟疆土。
參考文獻:
[1]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進展與綜述[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2]白宇.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研究進展與綜述[J].消費導刊,2016(6).
[3]何玲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發論[D].西南大學,2004.
[4]彭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研究[D].西南大學,2005.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