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要] 目的 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特點實施對比,為臨床的醫護工作提供參考與指導。 方法 將該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合并癥患者,在入選年份上,均集中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合并癥患者總計75例,設定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比研究對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合并癥現象,患者總計74例,設定為對照組。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表現,總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 結果 觀察組患者在TG(mmol/L)、CK-MB(mmol/L)方面,高于對照組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HDL-C(mmol/L)方面,低于對照組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LDL-C(mmol/L)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臨床表現、并發癥比較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結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是臨床上的重點醫療對象,需充分結合患者自身的特點完成醫治,特別是在生化指標的控制上,以及臨床表現的穩定上,應投入較多的努力。同時,應采取有效方法,將合并癥患者的病死率有效降低,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醫療工作中,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開展深入研究,健全醫療體系。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特點;合并
[中圖分類號] R542.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01(b)-0035-02
從臨床上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病,該病的發病因素較多,并且在近幾年的發病率方面表現為逐年上升的趨勢[1]。2型糖尿病患者,在出現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上,表現較高,在臨床上的發病率,表現為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之間[2]。同時,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表現為較大的提升,很多患者都在未有效治療情況下,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對于心肌梗死而言,其在臨床表現上并不是特別的典型,但是在病情的進展方面特別快,同時患者本身也表現為差異化的情況。因此,針對合并癥患者,開展臨床特點的分析,能夠為醫療工作提供更多的幫助。文章針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特點展開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合并癥患者,在入選年份上,均集中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合并癥患者總計75例,設定為觀察組。選擇同期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為對比研究對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合并癥現象,患者總計74例,設定為對照組。觀察組:男46例,女29例;年齡最大患者78歲,年齡最小患者42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3.4±2.8)歲。對照組:男44例,女30例;年齡最大患者79歲,年齡最小患者43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52.4±2.1)歲。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中均符合WHO1999年推薦有關診斷標準、分型標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診斷中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的規定。在研究中,排除其他合并癥患者;排除精神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對比中,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表現,總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
1.3 觀察指標
在該次研究中,觀察兩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情況,包括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CK-MB(mmol/L)。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并發癥展開對比,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病死率等4項內容[3]。
1.4 統計方法
在該次研究中,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在計量資料方面,通過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比較應用t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生化指標水平
經過臨床統計,觀察組患者TG為(2.61±1.42)mmol/L;HDL-C為(1.02±0.19)mmol/L;LDL-C為(2.75±0.50)mmol/L;CK-MB為(137.5±32.6)mmol/L。對照組患者TG為(1.80±1.11)mmol/L;HDL-C為(1.17±0.30)mmol/L; LDL-C為(2.62±0.71)mmol/L;CK-MB為(165.4±44.0)mmol/L。觀察組患者在TG(mmol/L)、CK-MB(mmol/L)方面,高于對照組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在HDL-C(mmol/L)方面,低于對照組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LDL-C(mmol/L)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臨床表現、并發癥
經過臨床統計,觀察組患者心力衰竭23例,占比30.7%;心律失常46例,占比61.3%;感染26例,占比34.7%;病死率為13.3%。對照組患者心力衰竭10例,占比13.5%;心律失常22例,占比29.7%;感染12例,占比16.2%;病死率為4.1%。兩組患者在臨床表現、并發癥比較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十分明顯,見表2。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是臨床上的重點醫療對象,需充分結合患者自身的特點完成醫治,特別是在生化指標的控制上,以及臨床表現的穩定上,應投入較多的努力[4-5]。同時,應采取有效方法,將合并癥患者的病死率有效降低,延長患者的壽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醫療工作中,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開展深入研究,健全醫療體系。
[參考文獻]
[1] 陳素芹,李立鵬,高山鐘.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9):2613-2615.
[2] 張承紅. 淺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預后[J]. 當代醫藥論叢,2014(5):113-114.
[3] 田恒松.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分析[J]. 實用醫學雜志,2012(17):2927-2928.
[4] 吳廣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72例的臨床分析[J].廣西醫學,2012(4):461-462.
[5] 譚保健,黃國輝.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策略[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10):1565-1567.
(收稿日期:201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