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的競爭是高素質人才的競爭,高校則是培養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的搖籃。近幾年來,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大學生數量不斷增長使得大學生就業問題變得越來越突出,就業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文章主要就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進行分析,從而提出幾點應對之策。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現狀;對策
一、當代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1.大學生數量增加,結構性矛盾突出
現在不少畢業生有這樣的求職體會:求職招聘會規模辦得越來越大,而工作卻越來越難找,就業對學歷的要求不斷提高而工資卻不見漲。結構性矛盾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問題。
2.大學生缺乏“工匠精神”,無法勝任所對口的工作崗位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內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細節、嚴謹專注、精致專一。而目前一些大學生正是缺乏這種“工匠精神”,面對自己的專業知識學習無法做到精益求精、嚴謹專注,畢業后無法勝任所對口的專業工作崗位,面對就業競爭如此激烈的現實,這必然是一致命劣勢。
3.就業觀念問題
大多數大學畢業生無法理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有的大學生甚至還表現出隨心所欲的就業心態,導致在就業中喪失就業機會。目前一些大學生還出現“求穩攀富”的擇業觀念,盲目尋求穩定性較強的職業和高待遇、高補助、高社會地位的職業。
二、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成因
1.就業規劃缺失,就業方向模糊
一些高校教育忽視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致使一部分學生缺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就業方向變得模糊。在就業難的形勢下,一些人未對自己未來所要從事的行業進行全方位的規劃,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對自身實踐能力缺乏認識, 沒有克服自身劣勢的方式方法,也因此很難適應社會職業發展和就業需求。
2.就業準備不充分
目前存在的普遍現象是在校大學生就業準備不足,對自身情況了解不全面,對自己適合什么職業崗位、專業前景如何、是否準備長期從事所學專業沒有清晰的認知,對未來缺乏職業規劃。很多學生的就業準備是在大四畢業季才開始規劃,缺乏求職技巧以及擇業技巧,同時對自身優劣勢缺乏認識。大學生應該盡早了解就業信息,多參加實習,積累社會實踐經驗,不斷完善求職經歷,畢業后才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三、解決對策
1.完善就業政策
政府應當制定一系列有力的方針政策來促進大學生就業,為高校畢業生能夠充分就業提供就業制度上的保障。政府應該繼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嚴格規范高校招生數量。高校畢業生就業體制改革受制因素很多,因此,應鼓勵各省、市、自治區建設統一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建立完善的就業求職網絡信息平臺,拓寬大學生就業渠道,同時不斷完善企業用人機制。
2.大學生貫徹傳承“工匠精神”
大學生應該傳承“工匠精神”,將所學專業做到極致,并且堅持下去。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中的中流砥柱,大學生既然在大學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專業,就應該認真對待,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只有這樣,就業以后才能使自己學習到的專業知識與企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完美匹配。
3.加強大學生就業指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就業指導應該貫穿大學生學習全過程,根據學生個體的自身情況,有目的地加強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讓大學生明確自己的就業目標,并且做好充分準備。在教學方面,高校應該滲透就業指導,了解學生所學領域的發展前景,組織網上課堂大討論,使學生了解就業信息,樹立正確就業觀。
四、結語
總之,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國家的一項系統性工作,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也是高校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相信通過全社會以及高校大學生們的共同努力,高校就業問題定將得到妥善解決。
參考文獻:
[1]梁 明.我國職業生涯規劃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12).
[2]田新山.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J].長春金融高等??茖W校學報,2012(1).
[3]姚裕群.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演變與近期發展趨勢[J].人口學刊,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