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玉
摘要:中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對學習充滿好奇心,記憶力好,正是夯實基礎的關鍵時期。英語作為語言教學的一種,是交流、溝通的主要渠道,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推進,英語在課程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閱讀理解是英語教學中最難的一個部分,對學生的記憶力、邏輯能力以及思維水平都有很高的要求,以往的閱讀教學不夠系統,缺乏順序性,導致學生的閱讀思路不科學,無法掌握答題技巧。針對這樣的情況,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強化教學,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思路,理順他們的思維,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關鍵詞:中學生 英語閱讀理解 思路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中學英語教學受到了新的挑戰,以往的教學方式單一、枯燥、缺乏趣味性,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只是根據詞匯的意思大致的選出答案,且不明白考點和閱讀的中心。理順學生的閱讀思路,找準答題要點,對于提高教學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謂閱讀,是通過對學生感官的運用,在讀者與作者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并運用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快速找到答案,鍛煉分析問題的能力。其實,想要做好英語閱讀,是有思路可尋的,在中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理清思路,幫助學生準確快速的找到答案。
一、確定閱讀理解的類型
中學英語閱讀理解的材料分為不同的種類,其中有說明文、記敘文、論述文等等,不同的類型又包括不同的內容,在閱讀中首先要確定文體;然后抓住主題內容,對文章的標題進行分析,如果有小標題也要進行仔細閱讀;接著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內涵,挖掘閱讀深層次的意義。另外,在閱讀理解答題過程中,還可以根據問題尋找答案,在原句中標注要點,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含義。
二、加強語言知識的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英語閱讀是教學的難點所在,良好的閱讀能力,需要扎實的基礎功底做鋪墊,學生還要明白詞匯、語法、句子的結構,對文章的通篇都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分析出閱讀文章的中心和深層次含義。
英語與漢語的閱讀習慣不同,語法結構也存在差異,英語語言的教學和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還依賴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學生對世界的認知,掌握的地理、歷史、人文、生活、習俗等的內容,也會影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借助網絡延展學生的思維,適當的介紹國外的文化。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多種教學手段,定期舉辦讀書角、辯論賽、英語閱讀競賽等,給學生提供一個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讓他們多讀、多說,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閱讀的技巧與方法。
三、創新英語閱讀理解教學的方法
初中英語教學原來的教學方式單一,枯燥,對學生而言缺乏吸引力,影響了學生閱讀思路的形成,甚至帶來巨大的壓迫感。在新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必須開展創新教學模式,通過情境導入教學,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提高閱讀的興趣和熱情。由于考試要控制在一定的時間內,教師還要對閱讀理解的時間進行設定,在閱讀的過程中就掐好時間,確保學生不超出規定的限制,并且不允許學生查字典,在真正完成題目后,自己檢查和總結的時候才可以查字典,補充知識上的漏洞。此外,小組討論和研究的方式也是創新學習的新辦法,學生組成小分隊,對閱讀理解的文章進行分析,探討不懂的問題,并發表自己的看法,輪流發言,既可以鍛煉口語能力,也可以掌握閱讀技巧。
四、養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是語言學習的根本方法,學生在有了閱讀興趣之后,教師還要循序漸進的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樹立學生正確的閱讀理念,對于文章中針對who、what、where等的回答有一個重點認知,能夠在略讀后就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和思路,養成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此外,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向他們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延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每天的積累掌握更多的英文詞匯和語法,形成正確的語感,在閱讀理解答題中也就更容易抓住重點。
五、結束語
總之,閱讀理解是英語知識能力的綜合運用。作為教師,不但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扎實的英語功底及熟練的語言技能,而且還要認真鉆研教材、改革教法,勇于進取、不斷地提高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分析不同題型的特點和解題思路和技巧,旨在幫助學生能夠快速解答閱讀理解題目,從根本上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生虎,賀艷麗.試論運用“元認知”理論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6,(01):75-77.
[2]王俊凱.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方法及措施設計[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6):43-44.
[3]劉延書,丁詠梅.怎樣培養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重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03):176-177.
[4]張毅媚.怎樣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