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
摘要:隨著國家對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視和扶植,職業教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據調查,近年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率僅次于“985工程”院校畢業生,遠高于大多數本??圃盒?,但中職學生就業后,存在穩定性差、發展空間小、就業流失率大等諸多現象,對企業發展和學生個人成長都帶來了不良影響,結合多年職業指導工作的 研究和積累,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建議。
關鍵詞:中等職業職學校 職業指導 問題 對策
十八大報告曾指出:“國家要大力推進中職教育,建立現代中職教育體系,為畢業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隨著職業教育的改革,中等職業教育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對中職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中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在面對大好機遇的同時也迎來了嚴肅的考驗,因此,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訓練,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職場,做出選擇,為實現成功就業,適時擇業,自主創業奠定基礎,是每一位職業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歷史使命。
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就業指導與服務過程中,筆者通過走訪和調研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普遍就業率較高,但存在穩定性差,就業流失率大等方面的問題。我們了解發現企業所需要、所歡迎的學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較高的職業素養,企業更關注學生是否具有敬業精神、服從意識、團隊意識和承受能力等職業素養。但是,從企業反饋情況來看,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這些方面還有所欠缺,如:請假過于頻繁;經常要求更換工作;對領導的批評不能承受;不注重細節,等等。這些行為不僅對企業工作帶來了一定影響,也對學生個人發展造成不良影響。而我們的中職畢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是一個相對特殊的學習群體,行為習慣較差,厭學心理嚴重,自控能力較差,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對就業信心不足,對未來充滿疑問和困惑,在擇業心態上表現出“依賴”和“從眾”的心理,許多學生臨近畢業還尚未有心理準備,盲目追求“時髦”職業或大眾擇業,這種隨遇而安的擇業心態,也導致他們難以求得人職匹配的職業,有些學生甚至很難適應企業的基本要求。
中職學校學生頂崗實習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重要途徑,目的是為學生實現在校期間與企業、與崗位的零距離對接,使學生快速樹立起職業理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練就過硬的職業技能,從根本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畢業后順利就業、盡快適應并參與本行業職業崗位實際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它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具有管理主體多元化、實習地點分散化、實習內容多樣化等特點,也是發揮職業指導作用、提高職業指導質量的重要階段。
結合以上分析,本文將對如何在頂崗實習階段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提出以下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中等職業學校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角色轉換不順暢
剛走上工作崗位的中職生,在角色轉換中容易出現懷舊心理,很難融入職業環境。學生生活使他們養成了一種“學生式”的學習、生活和思維方式,以學生角色來要求自己和對待工作,以學生角色的習慣方式觀察事物和分析事物。如:接觸新工作時,不能主動學習和思考,而是等待師傅或領導告訴怎么做;還有些學生經常請假、頻繁跳槽,缺少社會壓力和責任感。
2.學校對實習學生服務管理和評價考核有所欠缺
學生頂崗實習后,由于實習地點分散,即使同一實習單位由于學生工作崗位不同,工作時間不同,造成學校對學生的跟蹤服務管理有所欠缺,且缺少相應的管理制度。教學內容與實習內容缺少銜接,使得教學內容不完整。另外,學校對學生實習情況的評價考核雖然參考了企業評價,但還是主要依據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考核成績缺乏科學性。
3.企業對學生的要求過高
學校和企業是不同的社會機構,各自的運行規律和追求目標不同,學校以育人為主要目的,而企業以追求利潤為目標。因此,企業往往以正式員工的標準要求學生,忽略了對學生的培養和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都帶來了不良影響。
二、對于提高中等職業學校頂崗實習階段職業指導質量的建議
1.多方共同努力,幫助學生實現角色轉換
學生就業角色轉換的實現,需要學校、企業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入學起,學校應在學習和行為習慣方面按照企業標準要求學生,并且盡可能多的創造機會讓學生了解職業和職業人,了解企業和企業文化,逐漸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企業對學生的期望值不應過高,應給學生適應新環境、新角色的時間和空間。如推行“6S”管理制度;經常組織學生參觀企業,或到企業短期實踐;編寫校本《企業文化》教材;設置企業文化宣傳櫥窗、專欄,利用廣播、報紙、校園網等宣傳相關企業文化;聘請企業人員為校外輔導員,定期做報告;與企業共同組織文體活動和技能比賽等。另外,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時,要求企業承擔一定的教育責任。如要求企業給學生一定的適應時間,并對學生除進行技能培訓外,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職業指導。學生應做好充分準備,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準確定位,調整期望值,安心本職工作。這樣經過多方努力,學生才能適應新環境,較快實現由學生到職業人的角色轉換。
2.完善管理與考核體系,保障頂崗實習順利完成
規范管理、嚴格考核,是保障頂崗實習質量的必要條件。學??梢猿闪ⅰ绊攳弻嵙暪芾磙k公室”(由教務科、招生辦、學生科、專業科教師和企業管理人員構成),負責對學生進行日常服務管理和量化考核評價,建立頂崗實習考核評價方案和細則,圍繞學生專業技能崗位應用發展和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情況,建構以“崗位任務”“實習過程”“實習成果”“技能水平”“職業素質”等為內容的指標體系,科學劃定考核評價內容和指標,量化體現考核評價結果,全面如實反映學生頂崗實習情況。
3.家校合力,增強頂崗實習學生就業穩定性
職業指導不僅要面向畢業生,而且要面向家長。學校通過電話、通信、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取得聯系,分析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問題,呼吁家長一起關注子女的就業,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使他們得以順利就業。
4.加強校企合作與配合,提高頂崗實習學生培養質量
校企合作是培養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必須加強學校與頂崗實習單位之間的聯系、溝通、協調與合作,使之承擔起培訓教育學生的職責,短時間內不要過高的要求學生。督促實習單位經常與學校保持聯系,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評價考核工作。學校也要發揮自身優勢,為企業培訓在職人員,開發新產品,陳列合作企業的產品和廣告,同等條件下優先購買合作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等,從而達到企業和學校“雙贏”的結果。
綜上,中職學生的頂崗實習是學生從單一的學校課堂走向實際的職業崗位,從理論學習為主轉向實踐過程為主,逐步形成較強的動手能力、工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特殊學習過程,讓學生所學的理論與實踐形成對接是頂崗實習的主要目的,是增強中職學生實踐操作能力,促進中職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在實習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學生、學校和企業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實現祖國繁榮發展,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志強.試論中等職業學校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職業指導.教育教學論壇,2015,(12).
[2]甘丹.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在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傳播與版權,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