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全,李勇華,楊 勤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附屬醫院,重慶 404120)
臨床兼職教師開展床旁教學說課實踐
楊德全,李勇華,楊 勤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重慶 404120)
目的 通過開展床旁教學說課活動,以期縮短臨床兼職教師與專職教師在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方面的差距,提高實踐教學與綜合教學能力。方法 學校專家作專題講座與說課示范,臨床兼職教師進行床旁教學說課競賽(先小組選拔,再大組推優,最后全院競賽)。結果 臨床兼職教師對此次床旁教學說課活動評價很高,學生對臨床兼職教師床旁教學滿意度由說課前的88%提高到96%(χ2=8.51,P<0.05)。結論 開展床旁教學說課活動,提高了臨床兼職教師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增加了教學實踐經驗,促進其能動地、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能,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臨床兼職教師;床旁說課;實踐教學
我院為醫學??茖W校附屬醫院,絕大部分臨床醫生為學校兼職教師,一部分參與臨床課程教學,一部分參與學生見習和實習中的臨床帶教。床旁教學是臨床帶教的一種主要形式,與臨床聯系密切,其以某個臨床典型病例或某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方法、臨床注意事項、本病區特有業務內容為主,從臨床實際工作角度對理論知識進行歸納分析,以求融會貫通,突出臨床診療步驟,培養學生臨床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臨床教學質量。床旁教學說課要求教師選取某具體臨床教學單元內容,講述對此內容的理解、教學設計及其理論依據,然后相互交流,相互提高。對于臨床兼職教師而言,床旁教學說課活動開展較少。為縮短與專職教師在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方面的差距,我院于2014年4月開展了臨床兼職教師床旁教學說課活動,效果較好,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我院承擔臨床課程教學及見習、實習教學任務的所有50歲以下的臨床兼職教師,共63人,包括男性38人,女性25人,年齡23~50歲;本科學歷52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0人,博士研究生學歷1人;正高職稱3人,副高職稱25人,中級職稱21人,初級職稱14人;高校教齡1~8年。
1.2 方法
1.2.1 前期準備 由醫院教學院長牽頭,護理部、醫教科及各臨床業務科室負責人共同組成的醫院床旁教學說課活動領導小組,下發活動通知,召開動員大會,由院長對本次活動進行強調并提出要求。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及省級以上精品資源共享課評審對說課的要求,收集有關說課的基礎資料、優秀說課范例,明確床旁教學說課的基本要素、實施方案及評價標準,印發《床旁教學說課資料匯編》。在說課教師集中學習并領會本次活動要旨,熟悉實施方案和說課程序之后,聘請學校專家進行專題講座與培訓,從護理、臨床、中醫和臨床輔助4個方面進行較為成熟的床旁教學說課示范,讓各位教師掌握床旁教學說課方法與技巧。
1.2.2 分段實施 整個床旁教學說課活動共進行1個月,以競賽選優形式分為3個階段逐步開展。第一階段(兩周):說課練習,小組選拔。說課分為護理、臨床、中醫和臨床輔助4個大組進行,然后按醫院具體科室分為內科6個小組、外科3個小組、護理2個小組、中醫3個小組、臨床輔助2個小組。首先,說課教師選擇某具體臨床教學單元內容,按照所屬課程的要求和課程標準,充分查閱資料,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制作說課稿及PPT并上交小組長(科室主任)。其次,小組長組織集體審閱、討論說課稿及PPT,相互提出改進意見或建議,各說課教師進行修改完善,同時自行反復進行說課練習。最后,組織小組成員進行說課評比,評選出兩名說課教師,集體討論、優化其說課稿及PPT。第二階段(一周):大組內說課推優。每個大組分別組織小組評比勝出者再說課,集體觀摩,交流學習,修改完善,按照每個小組一個名額在大組內推優。第三階段(一周):全院競賽。邀請學校7名專家組成評委會,全院兼職教師觀摩學習。各大組上一階段推選的優秀說課教師按抽簽順序依次進行說課,每人限時15分鐘,分別就所選內容的臨床帶教設計、實施、評價等方面進行闡述,專家現場提問答疑、點評指導,同時量化評分。評分按百分制計算[1],評分項目包括:床旁教學目標20分、教學內容20分、帶教實施40分、帶教評價10分、帶教特色10分。各項目均設有二級評分指標,每個二級評分指標滿分10分,分A、B、C、D4個等級,分別計為10、9、8、7分。個人成績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后,取其余5位評委打分的平均值,按成績評定一、二、三等獎,給予一定的物質與精神獎勵。在醫院床旁教學說課活動結束后,各小組進行集中研討,總結說課體驗,相互交流。
1.3 評價方法
在床旁教學說課活動結束后,向所有參加說課的教師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其對此次說課活動的評價。問卷內容包括10個條目[1],以“認可”和“否定”作答。共發放問卷63份,有效回收率為100%。選取2011級在我院實習的高職高專學生89人為調查對象,讓其對說課前及說課后的兼職教師臨床帶教效果進行評價,比較評價結果[2]。
1.4 統計學方法
說課教師調查數據錄入Excel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學生評價結果使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進行χ2檢驗。
2.1 教師評價(見表1)

表1 臨床兼職教師對此次床旁教學說課活動的評價[n(%)]
2.2 學生評價
調查顯示,學生對臨床兼職教師床旁教學滿意度由說課前的88%提高到96%(χ2=8.51,P<0.05)。
3.1 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大多數兼職教師臨床經驗豐富,但未接受過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理論及技能的系統學習或培訓,同時由于平時臨床工作較忙,現行臨床教學考核評價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故兼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欠缺且主動求知以解決該短板問題的意愿不強烈。床旁教學是兼職教師臨床帶教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學生將醫學理論落實于實踐的關鍵一環,要求兼職教師有良好的臨床教學設計、語言表達能力,熟悉并能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技巧,及時處理教學中的突發情況。從我院以前的情況來看,兼職教師在這幾個方面做得不夠,影響了學生臨床能力培養和整體人才培養質量。本次床旁教學說課以競賽形式開展,臨床兼職教師積極廣泛查閱資料,集中培訓、學習和討論臨床帶教設計、方法與技巧,經過反復實踐,普遍反映提高了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能熟練、規范進行教學設計,應用新穎而實用的教學方法,如PBL教學法等[3,4],超過90%的臨床兼職教師認為本次活動提高了實踐教學能力。另外,此活動有利于加強師生溝通、互動和醫患溝通。實踐教學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經過床旁教學說課競賽的磨練之后,教師深知規范臨床教學的重要性,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培養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5],在進行教學設計、書寫教案、制作課件、實施先進實踐教學法、和學生良好互動、處理教學突發狀況、搜集教學評價與及時分析改進等方面,需不斷學習、培訓和實踐。
3.2 提高綜合教學能力
在查閱資料、床旁教學說課演練、同事討論、專家指導的過程中,臨床兼職教師不斷接受現代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理念的陶冶,一些教育理論及相互間的邏輯關系不斷明晰。這場床旁教學說課活動調動了臨床兼職教師研究課程標準、教學設計、教材與更新專業知識的積極性,提高了研究人才培養目標及具體知識能力目標的主觀能動性,促使他們更積極、科學地分析教學對象的認知能力、情感需求并探索相應的適用措施。這次說課活動不僅促使臨床兼職教師學習和探索床旁教學設計、教學方法,還促進了對整個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熟悉、掌握和運用[6,7]。臨床兼職教師以往對教育技術掌握不夠,然而在此次說課活動中,臨床兼職教師積極制作PPT課件,在教學設計中充分運用多種現代多媒體技術輔助床旁教學,其中58人認為提高了運用教育技術及教學媒體的能力,57人認為提高了課堂掌控能力和臨床帶教能力。此次說課活動鍛煉了臨床兼職教師的心理適應能力,經專家指導后,其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授課信心和魅力大增。綜上,此次床旁教學說課活動大大提高了兼職教師綜合教學能力,提高了學生臨床思維及技能[8],也正因為如此,學生的滿意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3.3 教學相長
62位臨床兼職教師表示,此次說課活動將促進以后的床旁教學,以教學相長形式促進教師的臨床知識增長及能力提升,尤其是青年教師體會最深。對于臨床兼職教師而言,開展床旁教學說課活動尤其能促進規范的教學查房。一次規范設計的教學查房需要教師對預備查房的患者及疾病進行全面的了解,如規范系統的全身體格檢查、分析化驗單、分析患者病情、診斷與治療,同時需要了解當前學術進展,因而每一次深度的教學查房能促進教師樹立規范的臨床思維[9],提高臨床水平及醫患溝通能力。經過說課的洗禮,臨床兼職教師在床旁教學時均能自覺遵守醫師道德與行為規范,樹立良好的醫師職業精神,表現出良好的醫師職業素養[10]。相對于專職教師,臨床兼職教師學術科研能力有待提高,然而經過此次床旁教學說課活動,教師普遍反映在悉心備課的過程中,經常有新的臨床體會,科研意識得到了提高。
3.4 強化兼職教師團隊合作
臨床兼職教師團隊建設是推動臨床教學創新與床旁教學改革的關鍵。此次床旁教學說課為臨床兼職教師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合作交流、探索實踐的平臺。以教研小組、大組為單位的說課準備、演練及競賽,促使教師在思想認識上統一,相互交流教學經驗,探索臨床教學方法,集思廣益,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完善和發展自我,拓展了教學思路,實現了資源共享、互利互惠,改善了既往兼職教師臨床教學中各自為政的狀況,促進了兼職教師間的溝通交流和團結協作,提高了專業理論水平和教學水平,增加了教學經驗,促進其能動地、更好地發揮個人潛能,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1]王蘭芝,閆紅麗,于玲玲.課程說課用于護理兼職教師培訓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2,27(19):68-69.
[2]孫順成,鄭建新.臨床兼職教師開展課程說課的實踐與成效[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16):62-63.
[3]韓凌.PBL教學法在心臟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探索[J].河北醫學,2014,20(5):876-878.
[4]何敏霞.PBL+病例剖析法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
2014,22(4):587-588.
[5]肖智勇,譚濤,鄧雪松,等.農村醫學教育教師專業實踐教學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J].重慶醫學,2013,42(29):3579.
[6]鐘正偉,劉丹丹,唐旖旎.外科護理教學中引入典型案例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14):1815-1816.
[7]鐘正偉,鐘琪,劉丹丹.以臨床工作過程為主線實施外科護理教學的應用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8):1003-1004.
[8]岳鶴聲,王海蛟,高風蘭,等.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病理生理學教學探索[J].重慶醫學,2012,41(31):3344-3346.
[9]張紅梅,荀文興,李蓉.口腔正畸學青年醫師臨床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病案,2013,14(12):71-72.
[10]黃涔,董志.某醫科大學幾所教學醫院臨床醫師崗位勝任力研究[J].重慶醫學,2014,43(15):1954-1955.
G424.4
B
1671-1246(2017)09-0100-03
注:本文系2015年度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15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