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吳金桃(成都市溫江區海科幼兒園園長,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于兒童文學,先后出版了《鼓搗森林》《青蛙公主》《壞蛋圖》,翻譯《彩虹鴿》等優秀童話作品)
你無需是標準化的兒童
文_吳金桃(成都市溫江區海科幼兒園園長,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于兒童文學,先后出版了《鼓搗森林》《青蛙公主》《壞蛋圖》,翻譯《彩虹鴿》等優秀童話作品)
如果有一個完美的人類標準,那每個人的性格都會被修改得一模一樣,這樣的人類會讓我想起機器人。性格的不同,正是由于每個人的不完美構成的吧。

嘿!親愛的小孩,你知道嗎?今天我讀到一條新聞,說人類在未來可以長生不老,永遠活在這個世界上。還說人類會變得更完美,所有對身體健康不利的基因都可以通過科學的手段除掉,你將不受遺傳病的困擾,比如糖尿病、高血壓什么的都不再存在了,而且人不一定通過結婚和愛情才會生小孩,而是自己想要生的時候就生一個!
按理,我應該很憧憬這樣的未來。可是,在我心里,卻覺得一點兒也不喜歡這樣的未來社會。如果每個小孩都很完美,所有的知識都通過芯片植入大腦,天哪,那樣的話,生活將多沒意思!這個世界以及世間的人和事,正因為不完美,才真實而鮮活。
比如說疾病,每個人都會生病。科學家發現,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自己祖先的影子,我們的基因里有許多克服不了的遺傳疾病。在未來的社會,這些疾病將不再存在,基因會被修改到完美。這讓我想起畫家畫畫,如果有了一幅所謂的標準的完美的畫,是不是每幅畫都會變得千篇一律。再比如性格,如果有一個完美的人類標準,那每個人的性格都會被修改得一模一樣,這樣的人類會讓我想起機器人。性格的不同,正是由于每個人的不完美構成的吧。
大人們常常會給出一些完美兒童的標準,他得樂觀,善于表達,他得健康外向,他得勇敢幽默,他得勤奮執著。我真希望在未來,你們不再接受標準化的測試和要求。德國人盧安克說過這樣一句話我非常認同,他說:“標準化的考試方法是考察一個人犯多少錯誤,而不是考察他的才能和表達能力。一個學生的成績不能說明一個人對社會的價值,只能說明一個人能不能適應一種考試標準。”正如盧安克自己所言,他外語考試不及格,但他卻能把一本書翻譯成中文。而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從小患有佝僂病,5歲才開始說話,6歲得肺炎差點死掉,但正因為這些人生磨難和不完美,才得以成就這位心理學家。
我希望未來的社會不是一個標準化的社會,而是一個能體現多樣化的社會,每個人都不同,大家都接納彼此的不一樣。正如阿德勒所言,每個人應該活出真實的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里面。我們可以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發現真實的自己,然后去堅持去努力。
其實,我最希望科學家發明出來的,是這樣一種技術:只要我們戴上一種特制的耳塞,就可以和自然界中的萬物對話,我們能體會彼此的感受,我們能聽見小草和蟋蟀聊天,能聽見大樹和山神在哭泣,還能聽見云朵和天空的呼喊。也許,當我們把塑料瓶子扔進海里時,能夠聽見大魚說,“呸,臭死了!”當我們把山里的石頭挖走時,能聽見大山在悲傷地哭泣。當工廠噗噗噗地往天空里排廢氣的時候,我們能聽見飛鳥的抱怨、云朵的啜泣。這樣的話,我們今天一定能擁有清澈的小溪,碧藍的天空,蒼翠的大山,每個孩子都能自由地呼吸,盡情地奔跑于山野之間,人類就不會那么貪心了不是嗎?
我盼望未來,大自然重回山清水秀,你們能到自然里去靜靜地聽一聽嘩啦啦流淌的溪水,去撫摸一下被太陽曬得熱乎乎的石頭,去看一看漫天星斗的夜空,深深地呼吸一口山中甜蜜的空氣,跟著螢火蟲的腳步在黑夜中漫步。
親愛的小孩,祝福未來的你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