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VOICE

我們知道,少數極其嚴格自律、只相信自己判斷的人,跟那些很大程度上秉承陳舊價值標準或以宗教信仰為準繩的人們,根本就不是一類人。由于整個主流社會以這樣那樣的方式淪為希特勒的犧牲品,這些構成社會的道德準則和構建共同體的宗教教義也一并消失了。作出過判斷的人,也是自行判斷;他們不遵從任何規則,不對個別事件進行歸納;相反,事情來了,他們再作出選擇,就好像對每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普適規則一樣。
——1961年耶路撒冷,阿道夫?艾希曼接受刑事審判。阿倫特作為《紐約客》的特派記者前往報道該審判,最終完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于平庸的惡的報告》一書
為一種病選擇一個好名字似乎已經治愈了一半,使自己產生錯覺,似乎已經控制了病情,人們經常為無法控制的現象重新命名。在我們的科學仍無能為力的一些領域里,這種字面的驅魔法仍不停地誘惑著我們。簡言之,人們通過拒絕稱呼“鼠疫",把它“奉獻給"神了。在這里,一種言語的犧牲——當然是一種無辜的犧牲,與之伴隨而來的是在此之前已發生的人的犧牲,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似的。
——勒內?吉拉爾在《替罪羊》中認為所有的神話其實都是迫害文本,記錄著源遠流長的集體性迫害記憶
為了讓吉米?亨德里克斯最終踞于埃里克?克萊普頓、皮特?湯申德、基斯?理查德等等白人吉他手之上,為了讓吉他之神在后世樂迷的心目中最終以一個黑人左撇子的形象出現,命運必須首先精心為他鑄就與他們不同的底色,讓他經歷與眾不同的考驗。此外它還特意把他小心翼翼地留在手心里,像扣住一張最后的王牌——在當時黑人與白人音樂壁壘依舊分明的美國,如果吉米早早被人發掘,或許最后的成就也無非是一名優秀的布魯斯/搖滾吉他手,他的唱片只能被放在黑人開辦的唱片店或標有“種族音樂"的唱片架上售賣,在“豬腸院線"的巡演中充當頭牌,未來更加瑰麗的命運便不會發生在他身上了。
——在《滿是鏡子的房間》中,譯者董楠對吉米?亨德里克斯跌宕命運做了精準闡述
時間既能治愈,又能破壞,這取決于傷口的性質;實際上,它能揭示人性。我們不是處在苦痛期,就是處在恢復期;沒有時間,什么都不會發生。時間是除了人之外最有趣的寫作對象——我所寫的每樣東西都與它相關。時間就好似空氣,它永遠都在那里,改變著人們,塑造著人性。回憶也能塑造人性——你的記憶方式使你成為現在的你。
——威廉?特雷弗在接受《巴黎評論》時,對“時間是破壞者還是守護者"提問的回答
直到那一刻,我才意識到,飛機低沉的轟鳴才是種完美而撫慰人心的寂靜。引擎發出最后的斷續聲響,隨后降臨的真正的寂靜讓我驚呆了。我感覺不到任何恐懼,我感覺不到任何情緒。我帶著某種愚蠢的漠然旁觀我的雙手忙得歇斯底里。當它們移動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已經被測高儀的指針催眠了。
——柏瑞爾?馬卡姆生于一九 二年,四歲隨父親來到非洲,學習狩獵、馴馬和飛行。二十四歲時,她駕駛單翼雙座木螺槳飛機,獨自飛越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