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云,安世慧,扈玉紅,耿進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山東濟南250021)
預防手足口病重復感染中護理干預效果分析
李能云,安世慧,扈玉紅,耿進
(濟南市傳染病醫院,山東濟南250021)
目的分析預防手足口病重復感染中護理干預效果。方法資料選取手足口病90例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護理時所用不同方案分成兩組,將行常規護理38例患兒設為對照組,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行護理干預52例患兒設為觀察組,對兩組疾病重復感染情況與生活質量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疾病重復感染率86.84%比對照組100.00%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與精神狀況評分(74.56±10.42)分、(79.36±12.61)分與(74.65±15.02)分均比對照組(66.47±10.41)分、(62.21±10.40)分與(65.53±12.31)分高(P<0.05)。結論手足口病患兒行護理干預能夠對疾病重復感染起到預防作用,可廣泛應用于臨床。
重復感染;手足口??;護理干預;效果
臨床手足口病指由于多類腸道病毒導致的一種傳染型疾病,學齡前兒童是其多發人群;口腔、手及足部位出現斑丘疹或者皰疹為此類病癥主要臨床表現,具較強傳染性和復雜傳播途徑等特點,患兒與隱性感染人群均為主要傳染源,并經密切接觸、呼吸道及消化道等傳播,臨床若不及時治療或者治療不當,將增加患者發生心肌炎、腦膜炎和肺水腫等并發癥風險,對患兒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1-2]?;加惺肿憧诓』颊呙庖吡Φ拖?,若不加強預防護理,將增加再次患病風險。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手足口病90例患兒分別行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臨床具體效果,現如下報道。
1.1 臨床資料選取本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90例手足口病患兒臨床資料予以回顧性地分析,所有患兒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和2008年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合[3]。按照護理時采用的不同治療方案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8例,其中男23例,女15例,年齡2個月~6歲,平均(3.10±0.15)歲,病程1~6 d,平均(3.20±0.35)d;觀察組男女比例32:20,年齡3個月~6歲,平均(3.12±0.18)歲,病程1~7 d,平均(3.20±0.36)d;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針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護理人員對患兒病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密切監測,嚴格遵醫囑服藥,同時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兒焦躁情緒,指導家屬避免病情進展誘因。在對照組基礎上,觀察組行護理干預:(1)消毒隔離護理干預:設立獨立手足口病房,確保室內空氣的清新,每天需開窗通風,借助紫外線進行照射(2次/d);醫護人員對患兒進行護理時,嚴格按照無菌化操作,勤洗手、消毒,對使用非一次性體溫計等儀器需及時消毒;控制家屬陪護時間,家屬探視患兒前需進行相關消毒處理;餐時和患兒餐具分開,出院后對所用物品予以消毒。(2)健康宣教:護理人員告知患兒家屬此病為嬰幼兒一種常見傳染病,需重視并做好疾病重復感染預防工作,指導家屬于患兒出院后采取相應預防措施,如保持室內通風;給患兒多飲溫水,強化營養支持,保證患兒充足睡眠,減少外出活動時間。患兒出院2m后進行隨訪,對其生活質量進行評定。
1.3 觀察指標和評定標準觀察兩組疾病重復感染與生活質量情況,參照健康調查表(SF-36量表,美國健康研究所)評定患兒生活質量,選擇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和精神狀況三項指標,分數為50~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越好[4]。
1.4 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和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重復感染率比較在觀察組52例患兒中,無1例出現重復感染,疾病重復感染率0%;對照組未感染33例,有5例出現重復感染,疾病重復感染率13.16%;觀察組疾病重復感染率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重復感染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護理后,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x±s)
手足口病屬于自限類疾病,以秋夏季多見,傳播速度較快,目前無特效治療方式,臨床主要采取對癥處理,且此類疾病患兒若不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易因其他類型病毒感染再次引發手足口??;消毒隔離可有效控制此類疾病傳播和蔓延,應受到醫院普遍關注[5-6]。為尋求預防手足口病重復感染有效臨床護理措施,本文對實施常規性護理方法對照組和實施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疾病重復感染與生活質量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疾病重復感染率0.00%比對照組13.16%低,表明手足口病患兒行護理干預具有顯著效果,能夠對疾病重復感染起到預防作用??紤]可能因為醫院對患兒采取消毒隔離護理干預,設立單獨手足口病房,能夠減少其他疾病引發的交叉感染;護理人員每天對患兒病房進行開窗通風,可確保病房空氣清新,降低病房感染發生率;2次/d充分借助紫外線等醫療設備對患兒病房進行照射,可加強安全性,能夠強化消毒效果,減少病房感染發生,從而對疾病重復感染起到有效預防作用[7-8]。此外,醫院加強對醫護人員、家屬及患兒全面干預,醫護人員需嚴格執行無菌化操作,勤洗手并消毒,對使用過的儀器及時消毒;對家屬陪護時間進行有效控制,家屬于探視患兒前需按照相關注意事項予以消毒處理,且用餐時,家屬與患兒餐具需分開,出院后對患兒隨帶物品嚴格消毒,均能夠有效預防疾病重復感染發生。
本研究通過分析兩組護理后生活質量情況,結果顯示:觀察組SF-36各項評分和對照組相比,均較高,具體表現為:護理后觀察組軀體功能評分(74.56±10.42)分比對照組(66.47±10.41)分高,且精神狀況評分(74.65±15.02)分比對照組(65.53±12.31)分高,表明手足口病患兒行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疾病重復感染發生,促進患兒生活質量提高??紤]可能因為醫院做好患兒疾病重復感染預防工作,能夠有效降低重復感染發生概率,顯著改善病情;在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告知家屬做好疾病重復感染預防工作重要性,指導家屬于患兒出院后采取如保持室內通風、給予營養支持等預防措施,能夠提高家屬認知度與配合度,取得顯著護理效果,使患兒早日康復,提高生活質量[9]。受外部環境與樣本例數等制約,關于手足口病患兒行護理干預方法后患者滿意度情況,需臨床加大樣本量予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手足口病患兒行護理干預可取得顯著護理效果,能夠對疾病重復感染起到預防作用,并促進患兒生活質量提高,可被臨床推廣及應用。
[1]李玉冰.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手足口病患兒治療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57-58.
[2]陳淑芬.品管圈在兒科手足口病患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15):129-130.
[3]付四毛,溫小麗,何冰潔,等.手足口病診療指南危重癥早期預警指標對其危重癥預警價值[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 (12):2336-2339.
[4]徐秀娟,倪進東,王效軍.SF-36量表用于事業單位員工健康測量的信度與效度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13,20(6):650-653.
[5]彭蘭蘭.基層醫院采取分室隔離護理對減少手足口病重復發病的影響[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5(10):111-113.
[6]劉益民.手足口病防治手冊[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2009:201.
[7]柳榮香,李燕.小兒手足口病的護理與消毒隔離[J].當代醫學,2014,20(19):128-129.
[8]張燕,孟志新,李敏敏,等.特殊護理對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價值[J].當代醫學,2015,21(18):112-113.
[9]張國娣.手足口病隔離區的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對策[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9):21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9.083
安世慧,E-mai l:anshihui88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