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朝

一、對目標教學的理解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它對學生的課堂發展起著調整和控制作用,并最終決定和支配學生發展方向和程度。對于教師而言,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一系列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筆者通過在日常教學實踐中得到的啟示,以《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為案例,從目標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說明目標教學對優化教學過程、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策略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以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課第一個課時為主要內容。講述西周分封制的內容、作用;西周社會等級的分化以及統治階層統治人民的手段和方式。
三、學情分析
通過學生對夏商西周的歷史了解,知道當時夏商西周的更迭及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尤其對國家機器,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它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對于奴隸社會,很多學生只知道有奴隸主和奴隸兩大階級,對于平民的了解還有欠缺,并且對于禮儀教化及其作用的理解還有待加深。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西周的分封制”,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的。
通過識讀“周初分封略圖”,增強一定的識圖能力,并能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了解夏商西周統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段來統治人民的。
2.過程與方法
觀看視頻:西周分封過程,體會貴族、平民與奴隸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的生產、生活,通過視頻的展示讓同學們更直觀地理解分封制與宗法制相互依存的關系,增強合理的歷史認知能力。
通過積極參與設計“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等教學活動,學習采用多種方式表達觀點的方法,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識讀“周初分封略圖”,增強識圖能力和根據圖表捕獲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學生通過對“分封制”“禮儀教化”等內容的學習,了解到它們的實行既有利于奴隸主階級的統治,又是中國古代“尊祖敬宗的孝親觀念”這一優良傳統形成的淵源。
五、教學突破
1.運用材料分析引導學生獲取分封制與宗法制制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去探討實行分封制的原因、內容和影響。
2.讓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歸納“分封制”的內容,剖析重難點,增加學生對分封制的理解。
六、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活動內容:在學習《夏商西周的更迭》的基礎上假如你是周王,打下了江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之后,緊接著就要做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統治者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考慮如何管理廣大的地區、統治人民,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為學習《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創設背景。
2.呈現學習目標
(1)能夠說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大致了解周王是如何通過分封制加強自己的統治的。
(2)了解夏商西周統治階級是通過軍隊、刑法的暴力鎮壓與思想上的禮儀教化等雙重手段來統治人民的。
(3)識讀“周初分封略圖”,增強識圖能力,注意古今地名的對照。
3.目標導航
活動內容1:出示夏、商、西周三個王朝的版圖,提出問題:夏商兩朝時期統治者是如何號令天下的?面對西周王朝更為廣闊的土地,周王應怎樣來治理國家?
設計意圖:通過結論西周王朝的版圖最大,夏商本部族對周邊部族建立臣屬關系號令天下,分封土地制度。
活動內容2:教師列舉出關于分封制的問題讓同學們看書自主思考。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原因?分封制的內容有哪些?分封制的分封對象有哪些?周王對哪些人進行了分封?為什么要分封前代貴族后裔?
活動內容3:分組討論:周初的封國有哪些?這些分封國集中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明什么?思考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對周王鞏固對周邊的統治、周王“授民授疆土”、諸侯王對周王的義務,強調分封前代貴族的重要性。理解分封制下的統一只是一種松散的統一,日后必然逐漸導致諸侯割據狀態的出現。
活動內容4:出示分封制示意圖,夏商西周社會是依據什么來確定不同的等級的?沒錯血緣關系是確定奴隸社會不同等級的關鍵依據,我們都知道自夏朝進入奴隸社會以來,等級制度就非常森嚴,那么,在當時,社會上有哪些階級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列舉等級分化,引導同學們明確統治階層和被統治階層,并讓同學們說出各個等級的特點和分工。通過出示材料讓同學們體會到奴隸的地位十分低下,平民和奴隸都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
4.檢驗目標
活動內容:通過下列測題對學生進行評價。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夏商西周三個王朝的統治階層有哪些?
(3)西周實行的分封制起到了什么積極作用?
活動意圖:通過檢測,收集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反饋矯正,提升認知。
5.回扣目標
活動內容:展示本課主要內容示意圖:
設計意圖:通過示意圖直觀地歸納和回顧本課主要內容。
6.課堂小結
在我國的奴隸社會時期,通過等級制度分為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周天子用“授民授疆土”的分封制很好地管理了國家,用宗法制解決了分封制過程中出現的繼承問題。以周天子為首并包括有諸侯、卿大夫和士的統治階級,在禮儀教化的配合下,用軍隊、刑法這樣的暴力手段統治著被統治階級,使西周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7.目標探究
(1)試著獨立設計一幅“西周分封示意圖”或“西周社會網絡示意圖”。
(2)同學們如何評價古代的禮樂制度?今天的我們應不應該學習和發揚古代的禮樂文明?
七、課后感悟
高效歷史課堂的構建要求我們通過學習目標的引領,讓學生參與課堂的互動、討論、探究和演繹,讓學生感知歷史、走進歷史,站在歷史人物或者是歷史事件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尤其是在知識偏多、內容比較抽象,較難理解的前提下,教師須通過對本課的設計和講授讓同學們既學習了知識、又感受到樂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作為課堂的指導者,應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通過巧妙新穎的教學設計,創設一些積極有效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參與其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激活課堂氣氛,使得課堂效果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