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之
摘要:漢語中的存現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歷來被視為重難點。存現句作為漢英兩種語言所共有的一種基本語法,雖然存在相同點但仍有顯著區別,因此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常常會受到母語負遷移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在存現句的學習過程中出現大量偏誤。對漢英兩種語言中的存現句進行了概述以及對比分析,歸納出偏誤及其原因,以期能夠在對外漢語教學方面提供幫助。
關鍵詞:漢英存現句 漢英對比 偏誤分析 對外漢語
一、漢語存現句
現代漢語中的存現句分類方法多種,有部分學者認為可以分為靜態存現句與動態存現句,而目前來看將存現句分為靜態存在句、動態存在句以及隱現句這三類為主流。正如邵敬敏在《現代漢語通論》中指出“存現句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現或消失的句子。它的基本格式是‘處所詞+存現動詞+事物。”
1.存在句
存在句可以分為兩小類,分別是靜態存在句和動態存在句,意思就是在什么地方存在什么人或什么東西。
(1)靜態存在句。靜態存在句中的動詞不表示動作的發生或進行,只表示一種狀態,如“有”,動詞后也經常加上“著”表示狀態的持續。如例句:門外有一個孩子。桌上放著一支筆。
(2)動態存在句。動態存在句中的動詞則表示動作的發生或進行,后面一般加上“著”表示動作的進行時態。如例句:旗桿上飄揚著一面五星紅旗。草坪上奔跑著一群孩子。
2.隱現句
隱現句表示在什么地方出現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什么東西。同時,隱現句還分為位移性和非位移性兩種。前者在人或東西出現和消失的時候發生了空間位置的變化,而后者沒有涉及。因此,前者可以在處所詞前加上介詞“從”,后者可以加上介詞“在”。如例句:
門外走進來一群孩子。——從門外走進來一群孩子。
草坪上飛走一只鳥。——從草坪上飛走一只鳥。
腦海里浮現了一個想法。——在腦海里浮現了一個想法。
墻上少了一幅畫。——在墻上少了一幅畫。
二、英語存現句
同樣的,英語存現句也有多種分類方式。根據狀態可分為靜態存在句和動態存在句。如例句:
There are som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here is a child running in the playground.
也可以從語義角度劃分,根據動詞分為存在句和隱現句兩類。如例句:
There is a pen on the table.
There are some children playing in the garden.
There appeared some birds on the grass.
There left a plane in the sky.
另外,英語存現句中的動詞都為不及物動詞,后面不能帶賓語。
三、存現句偏誤分析
造成偏誤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就集中在母語負遷移、目的語泛化、教材設計不得當等一些因素。下文結合了這些因素具體分析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出現的偏誤。
1.遺漏
“遺漏指的是缺少了某些或某個必須出現的成分,如詞或短語。在偏誤的類型中,這類偏誤占有很大的比重。”
(1)“著”的遺漏。母語為英語的學習者經常會出現遺漏“著”的問題,這一點與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不同語法特點有密切關系。漢語動詞本身是不會因為時態而發生詞形變化的,而是通過在動詞后加上虛詞來表達不同的時態和語法意義,因此在表達動作持續狀態或是動作進行時態時,通常用“動詞+著”這個結構來完成。但是,英語卻是有形態變化的一種語言,通常用“V+ing”來表示動作的進行時態,或是采用一些持續性動詞,如“keep、live、work”,等等。“V+ing”就是利用了詞形變化來表達動作持續性狀態這一語法意義的,而類似于“keep、live、work”這樣的詞則是利用了詞語本身的語義特殊性來體現動作延續的意義。由此不難看出,英語中并不存在與“著”相對應的詞,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在存現句的習得過程中或使用上常犯的錯誤之一就是“著”的遺漏。如例句:
門外站一個孩子。門外站著一個孩子。
教室里坐很多學生。教室里坐著很多學生。
(2)動詞遺漏。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在進行日常交際時,很多意思的表達都不要依靠動詞也可以完成,因此在英語這種語言中動詞不占有優勢。而漢語卻是一門以動詞為主的語言,很多意思的表達都需要依靠動詞來完成。因此,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經常會根據自己母語的表達習慣,在存現句的表達中遺漏謂語動詞而選擇用介詞短語來替代,作為一種表達存在意義的手段,從而產生偏誤。
在桌上一支筆。桌上放著一支筆。
在窗外一只鳥。窗外飛過一只鳥。
2.“有”和“是”的偏誤
大多數人都將英語中的“There Be”句型和漢語中的存現句相對應,而英語中的系動詞“be”在翻譯時與漢語存在著一對多的情況,可以翻譯為“是”,也可以翻譯為“有”,也可以對應許多動詞,這對于學習者來說是十分困難的。謂語動詞同為“is”,但是在漢語翻譯時有多種意義表述,學生需要克服母語帶來的問題,將“be”一一加以區別。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無法將“be”的多義靈活運用在漢語的存現句中,造成了的偏誤。
商場前面是一個女學生。商場前面有一個女學生。
學校里面是操場。學校里面有操場。
3.語序偏誤
語序偏誤,尤其是方位詞的語序偏誤經常出現在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身上。雖然在主謂賓的語序排列上,英語與漢語同為“SVO”的順序,但是由于文化中的時空觀念不同,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總是將時間短語或地點短語習慣性的放在句末。同樣,在英語“There Be”的句型中也是將表示處所概念的詞匯成分放在了句子末尾,將表示存在事物的成分置于句子中間的位置,這與漢語是大不相同的。另外,漢語是一種突出主題的語言,總體特征就是要做到焦點突出;而英語的存現句中則存在像“there”“is”一類的形式主語,這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而言也是需要克服的一大難點。例如,“There is a cup of coffee on the table.”漢語存現句則為“餐桌上放著一杯咖啡。”
“英語中存現句的表述:
There is a cup of coffee on the table.
形式主語 存現動詞 存現主體 處所。
漢語存現句的表述:
餐桌上放著一杯咖啡。
處所主語存現動詞存現主體。
在存現句中,三段成分的正確順序被搞混,尤其是處所詞的位置,如例句:一幅畫掛在墻上。墻上掛著一幅畫。
四、結語
本文對漢英兩種語言中的存現句進行了對比研究,先分別敘述了漢英存現句的分類,隨后針對英語的特性分析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會出現的偏誤,主要有“著”的遺漏,動詞遺漏以及語序偏誤。不難發現,以英語為母語的漢語學習者在其存現句的習得過程中出現的偏誤有其特殊性,而筆者認為據此設計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可以更有效提高漢語存現句的教學效果。總之,更為科學的教材設計、恰當的教學理念與各種方面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教學存現句。
參考文獻:
[1]邵敬敏.現代漢語通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李莉.留學生習得存現句的偏誤分析[J].北方文學,2012,(05).
[3]李雪嬌.留學生漢語存現句“錯序”偏誤分析——以英語母語者為例[J].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2015,(03).
[4]王源.美國留學生漢語存現句偏誤研究[D].吉林大學,2014.
[5]陳鐸.基于漢英對比的對外漢語存現句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