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祥智 孟國堯
【中圖分類號】R74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精神分裂癥病人在認知上存在障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怎樣治療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認知問題也成了臨床研究的重點與難點問題。藥物治療現已成了對病人認知功能治療的主要手段[1]。特別是近些年一些新型的抗精神病藥物問世更加引起相關人士對認知的關注[2]。此次研究選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病人1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使用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精神分裂癥病人180例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病人90例。所選取的患者全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精神分裂癥的相關診斷標準。觀察組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48例,患者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63歲,年齡最小的患者28歲,平均年齡26.8±5.4歲,平均病程3.4±2.1年。對照組9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年齡各不相同,其中年齡最大的患者64歲,年齡最小的患者27歲,平均年齡27.2±5.6歲,平均病程3.3±2.0年。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選取的病人全部在14周內逐漸加治療藥量實施治療。觀察組病人起始劑量是每周5毫克,治療劑量是每周10-25毫克;利培酮的起始劑量是每周晚上1毫克,最大劑量是每周6毫克,分別于中午以及晚上使用。如果病人伴有睡眠障礙同時合并有苯二氮卓類藥物,同時出現了椎體外系反應則可以添加使用苯海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此次研究絕對不能使用其他的任何藥物。
1.3 觀察指標
使用PANSS量表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實施分析,由多名主治醫師分別在治療之前、治療第6周以及治療的第12周實施評定。使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以及臨床記憶量表對病人的認知能力實施判斷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差異采用t值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值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之前以及治療之后PANSS評分對比分析
如下表1所示,180例精神分裂病人在治療的第6周以及治療的第12周平均的PANSS總分都要比治療之前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與對照組的PANSS評分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之前以及治療之后WAIS-RC評分對比分析
如下表2所示,觀察組在治療第12周,WAIS-RC語言智商、總智商以及操作智商等都要比治療之前更高,同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在相似、譯碼以及填圖、詞匯等量表分,和治療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在治療的第12周在相似、譯碼以及填圖、詞匯等量表分,和治療之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精神分裂癥屬于腦部疾病,病情比較復雜,在精神科臨床上較為常見。該疾病的臨床表現癥狀很多,神經認知功能損害是主要癥狀之一。該癥狀對患者的社交、生活和工作等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神經認知功能損害對精神分裂癥具有預測作用,同時也為治療增加了難度。隨著精神醫學不斷發展,精神分裂癥帶給患者的社會功能障礙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社會認知屬于高級認知功能,結構呈現出多維度,對患者的社會功能以及精神病理表現進行了更多的參與,其與社會功能的關系比神經認知功能與社會功能的關系更加密切。
臨床上,精神癥狀對患者的社會功能影響較為明顯,是導致患者社會功能發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也是患者在治療中需要首先進行控制的癥狀。精神分裂患者存在著較高的認知功能發生率,在注意力、執行力、信息處理以及記憶力等方面存在缺陷,這些缺陷有可能在患者發病前就已經存在,且與精神癥狀的發展程度以及病程的延長時間有一定的關系,因此這些缺陷不在精神癥狀大范圍之內。藥物治療是精神分裂癥治療的首選,傳統治療藥物屬于多巴胺阻滯劑,通過對多巴胺的活躍性進行抑制來控制精神癥狀中的陽性癥狀,但對陰性癥狀的控制效果不理想,此外,傳統治療藥物存在較多程度嚴重的不良反應,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抵制。而非典型治療藥物在使用過程中增加了其他受體靶點,擴大了治療范圍,對患者的病情發揮了更好地的改善作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在臨床所用治療藥物中都屬于第二代抗精神藥物,現階段在對精神分裂患者的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利培酮對中樞5-HT有著較好的拮抗作用,并與多巴胺D2以及5-HT2之間有著優質的親和力,使多巴胺以及5-HT兩者的拮抗作用得到良好的平衡發揮,從而產生改善患者陽性和陰性癥狀以及認知功能的效果。阿立哌唑有利于多巴胺系統保持穩定性,與多巴胺D2、多巴胺D3、5-HT1A及5-HT2A等受體之間的親和力較高,通過對多巴胺D2、5-HT1A及5-HT2A發揮拮抗作用來實現對患者陽性和陰性癥狀以及認知功能的改善。對精神分裂患者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還要對其進行良好的護理,優質的護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復。但是精神分裂患者屬于一種較為特殊的群體,對他們的護理不能按照統一的模式進行,也不能進行盲目的護理。在醫療護理之外,應當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患者的個人興趣愛好等合理安排一些活動,并在活動中對患者進行鼓勵和輔助。例如,一般精神分裂患者可以給其安排一些較為輕松的活動或者簡單的手工,使患者的思維和情緒得到轉移和放松;對于情緒不高且憂郁的患者則適合將其安排在氣氛較為活躍且人比較多的環境中,使其多參加歡樂的活動;對于容易興奮的患者,則將其安放在較為安靜的環境中,禁止起參加容易誘導興奮的活動;對于大量服藥的患者則減少其參加劇烈活動;對于有特長的患者可以為其安排稍微復雜的活動,以利于其智能的鍛煉等。此外,對于患者的飲食也要進行合理的調整,從中醫學的角度來講,合理的飲食搭配對患者的疾病治療也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例如對于情緒焦慮躁狂的患者,可以將蓮心、大棗等搭配熬粥,每日1次讓患者在飯后服用;對于無法正常入睡的患者,可以將枸杞子和豬心搭配炒熟后讓其服用;對于易發狂且伴有便秘的患者,則用黑木耳、豆腐和核桃仁等熬湯服用。總之,精神分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要采取多種途徑對其進行有效的護理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復。
美國加州大學研制而成的神經認知功能檢測工具在臨床上的試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運用功能量表可很好的對患者的社會功能狀態進行反應,且有4個維度以及可操作性評分標準,該套工具已有多種版本,應用結果證明該量表對精神分裂患者社會認知功能能夠進行更加方便、可靠和有效地評估。 實際上精神分裂癥病人認知功能損害程度為病情是否嚴重的重要觀察標準,認知功能是否能夠恢復對病情的影響也非常大[3]。所以研究精神分裂癥病人的認知功能就是對疾病治療的研究。
抗膽堿能效應與抗組胺H1受體能夠誘發中樞給予的損害、注意降低、精神運動性阻滯以及家屬、心緒不量、認知損傷等。而利培酮對精神分裂病人的治療和其相對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已被廣大醫學人士所認可[4]。不過同時因為其具備相對較為嚴重的抗膽堿能效應與阻斷H1受體意義,因此會直接或者間接的損害病人的認知功能,同時能夠誘發甚至加重記憶損害[5]。此次研究也表明,對照組通過使用利培酮其對認知、圖像的都有較大影響,和治療之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研究同時也表明,在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實施治療時,阿立哌唑與利培酮的治療效果相差無幾,不過阿立哌唑可以更好的改善病人的認知能力,提升病人的智力水平。
參考文獻
[1] 陳統獻,閆耀宇,鮑佑元等.齊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19(10):809-811.
[2] 王長虹,李晏,劉旭等.奎硫平、利培酮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P300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5,19(5):333-336.
[3] 馬闖勝,張淑芳,李文學等.齊拉西酮與利培酮對女性精神分裂癥患者泌乳素的影響及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21(19):50-51.
[4] 劉林晶,劉家洪,唐偉等.氨磺必利與利培酮治療首發精神分裂癥療效和安全性對照研究[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2,38(4):249-252.
[5] Sun, J.,Tang, Y.,Lim, K.O. et al.Abnormal Dynamics of EEG Oscillations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on Multiple Time Sca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4,61(6):1756-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