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玲+張學忠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村幼兒園建設越來越被社會關注。加強農村幼兒教育是促進教育公平公正的首要舉措,也是促使城鄉教育發展均衡的重要途徑。因此,農村領導應當積極響應政府政策的要求,加強對農村幼兒園的業務管理,科學合理調整幼兒園布局,大力建設和發展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通過分析當前農村幼兒園建設發展面臨的困境,提出了推進農村學前教育平衡發展的應對策略,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農村 中心幼兒園 標準化建設
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是農村學前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促進農村學前教育工作中有著示范作用,同時對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增強農村學前教育水平具有深遠意義。大力發展農村中心幼兒園建設是政府導向,是政策要求,是時代所需。黨的報告多次指出要“重視學前教育”,而在農村學前教育中,關鍵性的問題就是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在政府高度重視的形勢下,教育事業向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經費投入不足,辦園水平低下
由于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政府對其的經費投入十分有限。投入的經費除了能夠維持幼兒園的房屋建設以及一些基本運轉外,后續的設施設備等費用十分欠缺。在新的教育改革下,辦學體制的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幼兒園獲得了一些經費支撐,但這對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來說遠遠不夠。由于缺乏投入經費,農村中心幼兒園的設施設備十分簡陋,教師師資力量薄弱,教學條件以及活動場所等得不到相應的支持與保障,因此辦園水平及其低下,中心幼兒園的中心地位無法得到實現,進而導致其無法做好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示范作用。
(二)教師缺乏教育專業知識
一方面,大部分幼兒園教師的行為與觀念不相協調,只注重活動的形式而忽略了幼兒的真正需要,在設立與制定活動目標及活動方向前沒有對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需求等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從而無法做到以幼兒為中心,真正為其成長出謀劃策;另一方面,農村幼兒園的教研文化滯后,課外教學資料不足,無法從多渠道獲得教育信息,園內教研活動開展以及外出參觀學習機會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了遏制了幼兒的綜合發展,整體素質不能滿足發展需求。
(三)教師工資待遇不高,教師隊伍不穩定
現階段,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們消費,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幼兒園教師基本上屬于聘任制,雖然他們已經被納入社會保障,但其工資待遇只能維持溫飽問題,不能滿足現階段的消費水平。工資待遇偏低嚴重影響了農村幼兒園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教師極易產生埋怨等不良情緒,導致農村師資隊伍不穩定,綜合素質不高。二、推進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均衡發展的策略
(一)加強政府調控作用,加強學前教育投入
政府應加強對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投入,對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進行實時監控以及質量管理,將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納入政府督查工作體系,定期對幼兒教育工作進行檢查督導。要加強對學前教育的業務指導工作,不斷建設和完善教育發展規劃,開展各種示范活動,以達到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升級的目的。加大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經費投入,確保其設備設施以及后續資金充裕,實現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兒童或者身體有不便需要特殊需求的兒童給予心理以及物質上的幫助,使其能夠健康快樂成長;加快建立以政府為主體的多元投入體制,凸現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公益性;各級政府應當將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列入財政預算并做到逐年增長,保證學前教育經費在教育事業經費中的分量。另外,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制定農村中心幼兒園最低公用經費標準并將其納入財政預算,杜絕“天價幼兒園學費”的現象,讓每一個農村家長都能享受“價低質高”的幼兒學前教育。設立學前教育專項資金,以便用于農村中心幼兒園設施設備、教學研究等。
(二)堅持辦園標準,提高辦園水平
必須嚴格按照相關標準進行農村中心幼兒園建設,并做好相應的資格審查等工作。嚴格把關民辦幼兒園辦園制度,對不合格、不達標的幼兒園進行取締和整治。規范和完善幼兒園申辦程序及流程,對民辦幼兒園的資質進行全面審查,對幼兒園的設施設備、住宿條件等進行指導和管理。實行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新上任的教師必須具備教師資格證,有證才能上崗。對現今在崗的教師及園長進行全面檢查工作,將無證上崗的教師或園長進行辭退,保證師資力量的合理性。對現今上崗的教師及園長實行抽查考試,對考試結果不達標的人員進行帶職培訓以達到準入標準。制定合理科學的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規劃,鼓勵幼兒教師積極參與培訓活動,使其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加強專業技能素養。另外,必須建立規范系統的幼兒教師資格保障機制,不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活動,不斷提升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從而更好更快地促進教師成長。
(三)加大教師表彰力度,提高教師福利待遇
大力加強教師的培訓與培養是提高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首要任務,只要這樣才能確保教育質量,進而達到教育目的。通過與專門院校對接合作的途徑,加強對幼兒教師的培訓力度與深度,提升其綜合素質。另外,應當加大幼兒園教師表揚表彰制度,提高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確保其在評獎評優、社會福利等方面與中小學教師對等,使其享受與當地教師相同的社會福利、津貼補助等社會保障。
(四)制定教研發展規劃,創設品牌幼兒園
通過對幼兒教研發展等課題進行研究,不斷挖掘辦園特色,明確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地位、作用以及職能,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教研發展規劃,完成品牌幼兒園的創立。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應當以社會資源為依托,定期開展各種教研活動以及園長教育論壇。必須重視課題研究的準確性,不斷完善課題的內容及結構,使其有一個整體的框架,以便在日后推廣其有價值的經驗。創設有特色的品牌幼兒園還可以通過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來體現,比如說舉行教師舞蹈大賽、教師編排早操大賽,等等,在娛樂的過程中提升教師專業技能。
(五)實行經營管理自主化,引入專家指導建設
通過采用合作加盟、連鎖經營等方式對農村中心幼兒園進行自主管理,形成政府建設、社會管理的創新運作機制,從上而下提升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質量及水平,從而促進城鄉教育發展的均衡;邀請教育專家對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的經營管理理念、辦園特色、內涵等建設細節進行審閱,并提出改進建議,以達到優化質量的目的。
六、結語
大力加強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是貫徹國家相關政策的要求,符合現今形勢下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幼兒教育管理業務水平的提高,對調整農村中心幼兒園的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其朝規模化及統一化方向發展。大力加強農村中心幼兒園標準化建設也是家長對“平價質高”的幼兒園教育的需求,是農村中心幼兒園增強造血機能的必要舉措,與當前社會新農村建設發展目標一致,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唐文雯,蘇君陽,吳娛,孫芳.農村幼兒教師社會支持與離職意向的關系研究——以職業承諾為中介變量[J].教師教育研究,2015,(06):66-71.
[2]戴暉,柯玲,羅哲.城鄉一體 融合發展——成都市探索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第二階段建設實踐方式[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01):7-19.
[3]劉欣,曾嶸,丁丹.后農村學校布局調整時期的教育資源合理利用問題——基于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的調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