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
【中圖分類號】R5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老年腦梗死患者中常存在頸動脈粥樣硬化,是腦梗死的常見危險因素。在臨床診斷及治療過程中,應該把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作為重點監測對象,該項目通過檢測老年腦梗死患者的血壓、血脂和血糖等信息,并借助于頸動脈超聲檢測,實時分析老年腦梗死患者中,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所產生的影響,現將研究方法及結果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65歲以上急性腦梗死患者共150例,根據頸動脈彩超將其分組,CAS組80例,其中男患者46,女患者34;對照組70例,其中男患者36,女患者34例。年齡均在65至85之間,中位數為78。對照組與CAS組在性別與年齡上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實際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頸動脈超聲檢查。
由資深超聲專科醫生對兩組研究對象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分別測定頸部兩側動脈的內-中膜厚度(IMT),并且根據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檢測標準判斷,將IMT>1.0mm判定為內膜增厚,IMT>1.5為頸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并記錄頸動脈病變信息。
1.2.2 高血壓患者篩選。
根據血壓分型標準,在住院期間每日清晨8點,對患者進行血壓測量。統一采用標準的汞柱式血壓計,測量部位為右臂,測量三次取其平均值,若其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判定為高血壓患者。還有入院前被判為高血壓患者并在服用降壓藥物的患者。
1.2.3 糖尿病患者篩選。
按照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在2014年糖尿病診療標準規定,空腹血糖測定(FPG)≥7.0mmol/L,測定之前至少8小時內不能飲食;2h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11.1mmol/L,滿足其中一條則被定為糖尿病患者。或者在入院前就被判定為糖尿病的患者。
1.2.4 高脂血癥患者篩選。
對患者血脂進行測定,若總膽固醇(TC)≥5.2mmol/L,三酰甘油(TG)≥1.7mmol/L則診斷為高脂血癥,腦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2.6mmol/L,也可診斷為高脂血癥,或在入院前就已被判定為高脂血癥的患者。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其組間比較均采用t檢驗分析;計數資料,即例數和百分數,組間比較均采用卡方檢驗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因素,統計數據結果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結果內容(見表1、表2、表3)
2.2 統計學分析
表1,CAS組收縮壓、空腹血糖測定、總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高于對照組,P值均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2,以頸動脈粥樣硬化為因變量,自變量為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研究,對兩組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脂血癥進行比較,P值均小于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老年腦梗死患者中,頸動脈粥樣硬化并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的患者比頸動脈粥樣硬化未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發病率更高。表3,采用多變量回歸分析,糖尿病P>0.05不再具有統計學意義,所以高血壓、高血脂為頸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
3.討論
頸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可以造成全身動脈病變的疾病,是引起缺血性腦猝死的最主要的原因。頸動脈粥樣硬化不僅是引起腦梗死的主要病因,還是腦梗死復發的主要因素。頸動脈作為顱內動脈上游血管,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時,首先會出現內-中膜變厚,內膜損傷,細胞病變在膜上形成向內突出的斑塊,斑塊在內膜不斷增大,可直接阻塞血管造成嚴重后果;斑塊也可能碎裂,在血管內遷移,到達遠端血管形成栓塞;隨著斑塊碎裂,血小板被釋放的脂質和膠原蛋白激活,啟動人體凝血機制,進一步造成斑塊形成和破碎,導致腦梗死的發生。當頸動脈狹窄時,遠端的血管會因為血流不足,形成梗死。這些都是頸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腦梗死的發病機制,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影響因子,也是誘發腦梗死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現,老年腦梗死患者中,頸動脈粥樣硬化并伴有高血壓、高脂血癥和糖尿病的患者比頸動脈粥樣硬化未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患者發病率更高。血壓升高會造成頸動脈壁的壓力,加快頸動脈向外擴展的范圍,改變了頸動脈的血流速度以及血管的張力,從而使頸動脈壁內膜及中膜逐漸增厚,血管內易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是頸動脈粥樣硬化發生、斑塊形成、管腔變窄的重要原因。當血脂升高時,內皮細胞會被損傷,導致頸動脈血管通透性發生改變,使血漿中的脂蛋白更易進入血管,然后會引起巨噬細胞產生清除作用,并導致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血清中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總膽固醇、三油甘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保護因素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載脂蛋白-A。研究數據顯示,糖尿病與不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未發現明顯統計學意義,但有的研究認為糖尿病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可能是由于患者并不是單純的患有糖尿病,而是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和高脂血癥。
參考文獻:
[1]程鳳霞. 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關性分析[J]. 安徽醫學, 2016, 37(12):1555-1557.
[2]邢舒平, 鞠衛萍, 張愛娟,等. 原發性高血壓合并腔隙性腦梗死患者血壓晨峰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 中國醫藥導報, 2016, 13(23):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