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瓊
【中圖分類號】R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1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糖尿病人的增多使得我們不得不重視生活方式的調整。對于糖尿病人而言,患病后的護理及日常生活中的預防十分重要,為此,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尤為重要?,F就我院對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體會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2月-10月間確診的糖尿病患者38例,其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36-67歲;病程3個月-6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
2.健康指導方法
2.1 健康教育
對患者進行積極的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多進行知識宣講,鼓勵患者心理放松,積極治療,樂觀面對。對患者進行宣教認識療法是我們對患者進行宣教的理論基礎,對一些無臨床癥狀或臨床癥狀較輕、只是在體檢中發現的患者,讓他們了解慢性高血糖與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1]。幫助患者調整好情緒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如解釋、安慰、鼓勵、保證等手段,對患者因人而異地進行解釋,讓患者走出迷惘,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協助患者適應生活問題。
2.2 心理指導
糖尿病的發病同其他疾病一樣,其中包括生物、社會、心理等因素,而心理因素起重要的作用。由于長期用藥、反復住院,容易使患者產生緊張、焦慮、消極、悲觀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會使血糖升高,對控制疾病不利。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非常重要,醫務人員應根據患者的不同狀態和要求進行系統的、規范的宣傳和指導,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3 用藥指導
糖尿病患者大多數需長期用藥,醫務人員應向患者說明各類藥物的降糖原理,以保證患者按時服藥。如磺脲類藥物應在餐前30min服用,雙胍類藥物應在餐后服用。應用胰島素的患者用藥30min后一定要用餐,以免發生低血糖。教會患者自己注射胰島素并掌握“三準一注意”,即時間準、計量準、劑型準、注意注射部位。向患者說明低血糖的表現及處理措施,自我監測的意義及注意事項。
2.4 飲食指導
控制飲食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療措施,合理調配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環節。其目的在于減輕胰島β細胞的負擔,糾正代謝紊亂,消除癥狀。飲食應以控制總熱量為原則,實行低糖、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素,同時應定時定量。對輕型病例,可單用控制飲食療法??梢愿鶕∪俗陨眢w重和狀態,估算一天中大致消耗的熱量。三餐分配按食物成分表將上述熱量折算為食譜,三餐分配一般為1/5、2/5、2/5或1/3、1/3、l/3[2]。三餐飲食內容要搭配均勻,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且要定時定量,少食多餐,防止血糖波動過大,這樣有利于減緩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島素的釋放。按此食譜食用2-3周血糖應當下降,多數輕癥糖尿病病人,病情逐漸好轉,血糖、尿糖基本恢復正常,若血糖、尿糖控制不佳時則可加用藥物治療,但對使用胰島素的病人,避免低血糖,應作必要的調整,可與兩餐中或睡前加餐,但應包括在總熱量中。
2.5 運動指導
堅持長期、合理的運動是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運動時間以飯后1-2h為宜,每次20-30min。運動方式以散步、打太極、做操等為宜。運動應持之以恒、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運動中如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運動,適當補充含糖飲品。運動時不要單獨行動,穿著合適的服裝、鞋襪,選擇平整、寬敞、安全的地方。
2.6 衛生指導
由于糖尿病患者體質弱、抵抗力差,極易發生急慢性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膚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結核病等,所以,糖尿病患者應盡量少到人多擁擠的公共場所,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勤換衣、飯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洗凈削皮,避免外傷引起皮膚感染。
3.小結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多見于2型糖尿病。糖尿病是由于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紊亂,進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改變。如果血糖長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可引起多種并發癥。糖尿病及其并發癥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發達國家由于對糖尿病認識提高,防治工作加強,糖尿病預后隨之改善,我但是國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比較落后,有效控制糖尿病的患病率,控制和減少糖尿病的并發癥,是當前擺在醫務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指導工作尤為重要。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如果血糖沒有得到很好控制,隨著病程延長可出現全身多系統損害的并發癥,如常見的是眼、腎、神經、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3]。嚴重或應激時可發生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代謝紊亂。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因此,提高患者對糖尿病疾病的認識,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主動配合治療是治療糖尿病的最關鍵的環節。健康教育可以促進患者及其家人對疾病的認識。通過對糖尿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并從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去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狀態,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患者自愿地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系統的健康教育指導還可增強患者對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配合,增強患者防病、自我監測能力及自我保健意識,對預防并發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所以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錦華.健康宣教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5(3):236-237.
[2]華水清.多次糖尿病健康宣教在糖尿病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5(7):135-136.
[3]何芳.淺談糖尿病健康宣教的臨床重要性[J].醫藥衛生:引文版,2015(9):293-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