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茹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4-0-02
腦電生物反饋輔助治療使患者信心大增,達到心理平衡,使各種負性情緒引起的不良反應得以解除和減少,消除了內心的矛盾沖突。臨床上常見到有的患者因憂慮過度而加重病情,也有的患者因樂觀豁達而創造治療的奇跡,這都說明心理狀態對疾病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和影響。生物反饋已被證實能夠有效改善生理心理功能,腦電反饋療法是最常用的生物反饋方法之一,目的在于增加患者的α腦電波活動,減輕精神緊張。腦電生物反饋治療是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伴隨指導語將想象與呈現生物反饋儀上的視頻信號的改變密切相關,形象地展現患者內心的沖突,使患者學會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及生理活動,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緒,逐漸達到正常狀態[8]。本文主要觀察分析老年抑郁癥患者應用腦電生物反饋輔助治療的療效,特選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癥患者78例為本次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癥患者6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將78例患者按照治療方式不同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0例,年齡61歲到82歲,平均年齡(70.91±2.31)歲;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對照組30例,年齡61歲到81歲,平均年齡(70.91±2.31)歲;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情等基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艾司西酞普蘭片(每片10mg),每天早餐后服一片,每日一次。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再聯合腦電生物反饋進行治療,使用多通道神經生物反饋儀,采用抑郁癥治療訓練系統軟件,根據患者具體表現設定參數和難度[2]。每周治療3次,每次半小時。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3個月。治療師須選擇情緒穩定、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具備觀察細致、認真傾聽、懂得怎樣與患者交流,掌握怎樣進行心理診治及心理護理技能,并且善于總結,認真做好記錄。治療師要做好每個患者的心理疏導,每次治療前須與患者交談,了解其治療前后的感受,消除各種擔憂,有目的性地進行開導、解釋,鼓勵患者戰勝疾病,增強信心,穩定情緒。介紹腦電生物反饋治療的目的、意義及有關知識,創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并告知患者要清洗頭部,不要使用任何化學用品涂抹頭部,不要戴耳釘、耳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程序。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1.4 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分別使用HAMD(17項)進行效果對比[4],采用0~4分的5級評分法。即0為無;1輕度;2中度;3重度;4很重。分數越高說明情況越嚴重。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抑郁癥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痊愈11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6例,無效1例;對照組痊愈9例,顯著進步7例,進步10例,無效4例。觀察組顯效率為7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2.168,P<0.05)。
3.討論
抑郁癥屬于精神障礙疾病,患者臨床表現主要為情緒低落、動作遲緩、語言減少等。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增長,老年抑郁癥的發病人數逐年增長,老年抑郁癥的發生不僅影響患者的身體狀況,同時對家庭具有嚴重的影響。臨床對于抑郁癥的治療主要采用藥物治療,本次使用的艾司西酞普蘭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具有顯著的抗抑郁效果,雖然副作用相對較小,但是據相關數據統計仍有5%的患者出現失眠、陽痿、惡心、便秘、多汗、口干、疲勞、嗜睡,約2%的患者出現頭痛、上呼吸道感染、背痛、咽炎、焦慮等副反應,不容醫護人員忽視[3-4]。腦電生物反饋是臨床新興的一種輔助治療方式,治療是應用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以腦電生物反饋治療儀為手段,通過訓練選擇性強化β頻段(即快頻段)的腦波來達到預期的目的。生物反饋療法利用現代科學電子技術,將生物機體的生理過程變動的信息及時地提供或反饋給患者本身,借助靈敏電子設備,轉變為聲、光信息訊號,經感官傳回大腦,在專業人員的導引下,患者根據肌電儀訊號,控制生理活動來調整體內各種自律性的功能,并通過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和免疫系統等調節作用,在意識主導下,由心理作用去影響生理變化[5]。腦電生物反饋療法具有直觀,操作簡潔方便等優勢。本次研究結果:觀察組患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老年抑郁癥患者應用腦電生物反饋輔助治療的療效顯著,有效較低患者的不良反應,降低患者的治療痛苦,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先娥,戴曉燕,陳傳萍.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21(10):145-146.
[2]鄧小鵬,周麗芳,郭偉,等. 腦電生物反饋輔助治療老年失眠癥的療效觀察[J].精神醫學雜志,2014,27(2):110-113.
[3]馮麗芳,高杰,王丹,等. 對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9(36):143-145.
[4]楊霞,厲惠.老年病誘發抑郁癥患者的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2(2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