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文
【摘要】近年來,不少企業被媒體曝光,其中不乏知名企業,究其原因是由于社會責任未履行到位,給社會公眾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通過對比分析發現,這些企業并不是處于同一個生命周期內。本文通過對比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對社會責任履行情況的不同,給各個生命周期的企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命周期 企業 社會責任 差異性
一、企業生命周期
企業如同人一樣具有生命力,成長和發展是企業關注的主要目標,任何一個企業從其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的尋求成長和發展的機會。一般情況下,一個企業在成長過程中基本上會經過四個階段——初創階段、成長階段、成熟階段、衰退階段,四個階段的也被稱為企業的四個生命周期階段,處于不同階段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特點,同時也面臨著不同的危機,當然對社會的貢獻也不盡相同。
(一)初創期
在初創期,由于企業剛剛成立,進入市場的方式主要是自主創新或者引進、模仿。組織結構簡單,生產規模小,經營者與管理者合二為一,技術尚不成熟,產品質量也不是很穩定,市場份額低,資金主要來源于創業者和風險投資人,固定成本較大,盈利能力偏低,現金流轉不順,經常出現財務困難,常常面臨著生存壓力,企業的發展受到創業者自身的限制,他們掌握核心技術或技能。
(二)成長期
渡過初創期,就進入了成長期。成長期里企業擁有自己的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具有自己企業的特色;特色產品激發市場占有率的提高,產品市場競爭能力也不斷增強,凈利潤增長速度也在加快。快速的發展也帶來很多問題,如企業管理層盲目自大、增長速度難以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相關決策過于集中,管理制度不健全、預算不合理、政策不切實際等等,這些情況很容易讓企業處于危機狀態。
(三)成熟期
步入成熟期,企業達到了最佳狀態,擁有先進的技術、雄厚的資金財力、豐富的人力資,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企業能夠有效地制定日常業務流程并合理配置資源,具備很強的發展能力和競爭能力,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同時,融資渠道多樣化,資產結構合理,現金流轉順暢,資本結構政策穩健。但是,成熟期后期,也會出現一些不好的現象,如原有產品的市場慢慢變得飽和,生產能力略顯過剩;企業各項成本開始增加,效益呈下滑趨勢,此階段易驕傲自滿、產生官僚主義、創新精神減弱。
(四)衰退期
滑入衰退期,企業各項工作都進入下滑階段,如產品市場占有率快速下降,新產品試制失敗,或者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管理階層和部門之間的矛盾也開始出現,管理層開始滋生官僚主義和本位主義,各部門不肯承擔自己的責任,出現問題就相互推諉,導致員工士氣低落;利潤出現負增長,股票價格下跌,銀行信用貸款收緊,企業融資能力逐漸下降。
二、企業社會責任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
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出現于19世紀的西方社會。主要是由于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各種社會問題頻繁出現,如企業為追求利潤,在處理與各利益相關者的關系方面,不斷暴露出諸多問題——產品質量不達標、偷稅漏稅、侵害員工權益、拖欠貨款、污染環境與破壞生態等。企業的不良表現引起了社會各方展開對社會責任的研究,企業社會責任的理論和實踐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為了完善我國企業社會責任,也為了促進我國經濟良好健康發展,我國學者對社會責任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國最早對企業社會責任概念進行界定的是《企業社會責任》一書。該書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尋求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同時,盡最大能力滿足各種社會需要、解決出現的問題,即為了維護國家、社會和人類的根本利益所必須承擔的各項義務。在我國的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中,主張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對其各利益相關者,包括所有者、顧客、員工、供應商、社區、政府等及自然環境所承擔的責任,進而保證企業自身與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投資者、供銷商、債權人、員工、迄今為止,關于企業社會責任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是核心觀點是一致的,即企業社會責任的界定一定要與企業自身的核心業務相結合、要與企業內部管理和經營相結合。也就是說,企業的管理經營戰略和方案一定是在對社會、經濟和環境三個方面都負責任的基礎上實施的,這樣企業和社會才能長期受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內容
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會依據企業所處行業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沒有統一的、規范的文本來說明企業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及其側重點。比如,鋼鐵企業的社會責任主要是保證安全生產、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等,主要是因為該類企業有較長的供應鏈以及內部復雜的制造過程。再如旅游企業,其供應鏈很短,旅游者是旅游資源的消費者,因此保護旅游資源,為旅游者提供高質量的旅游產品與旅游服務,從而實現游客價值最大化則是旅游企業的主要社會責任。又如B2B企業更多關注供應鏈問題;餐飲企業應該注重食品安全;石化企業和造紙企業應該做到零污染。
三、企業生命周期各個階段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
(一)初創期的履行情況
是否承擔社會責任是支撐新生企業的關鍵所在。因此,企業從成立的那一刻起,就必須承擔對顧客、供應商、員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相應義務和責任。
處于初創期的企業,生存并立足是其第一目標。在這一時期,鑒于產品及其生產工藝均未定型,管理制度還未健全等原因,大部分企業處于無利潤甚至負利潤狀態,即便有部分收入,也是入不敷出,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仍是資金不足。企業管理者的基本目標是通過低成本高利潤來以提高投資者的收益,以此獲得廣大股東的支持,得到更大的發展。因此,處于初創期的企業一定會以嚴肅性、科學性指標對項目可行性進行研究,充分評估項目的實施對社會環境的影響,考慮財務上的可行性,考慮市場消費者的認可度等等,會更好地履行對各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同時為企業贏得良好的聲譽。
(二)成長期的履行情況
渡過艱難的創業期,企業發展相對穩定,這個時候的企業目標也在發生改變。一方面,由于企業經濟實力增強,而且在市場中已經占有了一席之地,本時期的主要目標就是尋求各種途徑對現有的市場加以鞏固、現有的勢力范圍進一步擴展,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企業不斷成長的過程中,通過解決不同問題也提高了其社會責任意識,企業會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去承擔各項社會責任,既包括法律法規強制性的責任,也包括自愿的非強制性的責任。
(三)成熟期的履行情況
經過成長期的快速發展,企業各個方面都趨于成熟,也形成了比較完善、成熟的監控體系,這個體系主要用來監控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且監控的重點是履行社會責任的各項行為的落實情況。企業管理者的目標也轉變為實現企業長期利潤最大化,不再是實現股東短期利潤最大化;在這一時期,企業已經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基本能做到將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相融合,兩者相互促進。社會責任的目標已從法律法規強制性的社會責任轉變為自愿性的社會責任。企業經營理念上的主流價值取向上升到公平公正的價格、優質優量的產品和服務、良好的供應商關系等。滿足了各利益相關者的需求,最終也履行了對企業股東的責任,實現了股東的最大利益。
(四)衰退期的履行情況
滑入衰退期的企業大都因為要想盡辦法拯救企業而無暇顧及自身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處于這個時期的企業需要拼盡全力去攫取市場利潤,往往會忽視消費者的利益。他們經常采用財務欺詐與財務造假等手段,更有甚者偷稅、漏稅,欺騙消費者,欺騙投資者,損害債權人利益,損害國家利益。另一方面,處于衰退期的企業在環境保護和社區建設方面的投入大大減少,導致企業與社區的關系開始緊張,甚者惡化。同時,為了降到成本而采取的大量裁員的行為,激起員工對企業的不滿情緒,久而久之員工對企業失去了信心,導致勞資矛盾加劇。那些沒有有效行為落實社會責任的企業最終會消亡;而能夠積極采取措施,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最終可能會成功蛻變,成為一個全新的企業生命體。
四、總結
盡管處于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特點、擁有不同的目標,其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但是為了保證企業能長久生存,并對投資人、顧客、員工、供應商、社區、政府等各利益相關者負責,不論知識、信息的結構與素質存在多大差異,每個企業都應該做到保護環境、維護員工合法權益、真誠對待消費者,不欺騙政府等等,更應該結合自身企業的特點認真履行社會責任。
參考資料
[1]董千里,王東方.企業規模、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財務績效關系研究.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2.
[2]田祖海,葉凱.企業社會責任述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7.1.
基金項目:本課題來源于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4SJD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