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紅
【摘要】社會的發展和競爭的加劇給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自主學習能力作為學生最重要的自我完善與發展的能力之一,目前已經廣泛引起了社會和相關教育機構的重視,尤其是當今互聯網盛行的時代,網絡作用下的教育體系和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在相互結合、碰撞中擦出了異樣的火花,本篇文章中筆者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從校園網構建的角度,來淺析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
【關鍵詞】校園網 構建 學生 自主學習模式 網絡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17-01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社會和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尤其是互聯網與教育的融合,給了學生更多學習的空間和途徑。本篇文章中筆者通過分析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背景、意義、體系的模式及內容,立足于學生自主學習模式,從校園網構建的角度,來淺析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
1.體系設計的背景
二十一世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學生學習的方式方法帶來了全新的變革。伴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盛行,學生的主動性、個性化的心理需求變得強烈。而以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為基礎的現代化新技術的誕生,為學生的自主化學習帶來了技術上的可能,也為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的提出奠定了基本思路。
互聯網與教育機構的碰撞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其中主要的代表就是網絡教育這種新模式的出現。網絡教育可以將高質量的教育學習資源集中、存儲起來,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隨地的進行高質高效的學習。這樣的網絡教育模式可以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最佳環境。
結合筆者的調查情況反饋,目前我們國家的網絡教育主要是遠程教學模式,且這種教育模式正在被逐步認可并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這種教學模式自身也有不少缺陷,比如能否將現實中的優秀教學資源放在網上與大家共享、如何自動生成網上教學資源、有沒有統一而科學的教學思想等等問題。隨著認識和實踐的不斷深入,相關的教育學家發現如果將遠程教學模式與學校相結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遠程教學模式的弊端,凸顯網絡教學的優勢。由此,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逐漸形成。
2.體系設計的作用
2.1拓展空間、提升效率
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集中了豐厚的教育資源,學生可以讓根據自己的時間,來隨時隨地的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種有別于傳統學習的模式將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優秀教育學習資源進行集中存儲,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可以自由地根據自己的安排,來自主的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模式中學生完全成為學習的主體,久而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鍛煉。
2.2模式創新、資源共享
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可以將全球范圍內的教育資源進行傳輸、存儲和共享,學習者想獲取什么樣的學習資源,只需動動手指,大量珍貴的教育資源就近在眼前。這種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是立足于學生的主動學學習需求,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
3.體系的內容模式
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征:首先這種教育體系是校園網絡的開放性教學系統;其次,這種模式與通過互聯網與外界進行實時鏈接,其教學資源可以自動生成、存儲和展示;再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主地進行學習,最后,名校優質教學資源可以通過這一平臺來進行共享。筆者下面以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學習為例子來對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的內容模式進行講解。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學習,英語對于高中時代的學生具有決定升學命運的意義,因此對于牛津高中英語教材的高效學習是每個教師和學生所期望的事情。傳統的牛津高中英語一直停留在教師在課堂上解讀、分析和講授,學生則處于被知識灌輸的狀態。由于缺乏英語實景模擬學習、真實英語交流溝通的環境,因此很多學生將牛津高中英語視為高考的攔路虎。隨著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的出現,國內外關于牛津高中英語的優秀課堂教學資源通過互聯網的傳輸,集中出現在了校園網絡平臺之上,學生可以在這一平臺上飽覽世界各地的名校關于牛津高中英語的教學資源,同時借助于校園網與外界相連接的互聯網平臺,學生還可以與正宗的英國教師或學生進行面對面實時的溝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營造了真實英語學習的新環境,對學生高質量的學習大有裨益。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基于校園網構建的網絡教育體系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的學習空間、更豐富的學習資源,且實現了學生隨時隨地自主學習的愿望,對于提升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這里筆者希望廣大業界同行重視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使其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服務。
參考文獻:
[1]崔學榮.“網絡學習庫”+“課堂引領”+“自主建構”三邊合力教學e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教學信息化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教育課堂教學改革[J].教師教育論壇,2015,(05):21-26.
[2]云大維.基于Web的軟件工程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06):218.
[3]鄧康橋,宋晶.以教育質量為導向的高校網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100-104+110.
[4]周光宇,葉小舟.基于校園網構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的網絡教育體系[J].教育信息化,2004,(0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