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然 董阮建
【摘要】通過對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程陽八寨進行實地考察和長期調查,對三江侗族建筑和現代建筑進行對比研究,為三江侗族建筑在現代建筑中的傳承發展提供參考,以促進我國傳統建筑在現代的傳承與發展。
【關鍵詞】侗族建筑 民族特色 傳承發展
【基金項目】《廣西三江侗族建筑在現代建筑中的傳承發展研究》2016年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大學生科技立項項目成果;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2016年自治區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201613639042)。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3-0023-01
侗族建筑是三江侗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但是隨著現代建筑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侗族建筑已無法滿足居民需求,導致侗族居民開始修建現代建筑,呈現出傳統侗族建筑逐漸被取代的趨勢。因此對傳統侗族建筑的研究,使其得到更好的傳承,與時俱進,顯得尤為重要。
一、廣西三江侗族建筑的形式特點
(一)建筑結構形式
建筑結構為木質框架結構,具有實用、美觀、易于隔熱及高能源效率等特點。木柱與木梁構成房屋骨架,墻由木板構成,但只起隔斷作用,不能承重。通過與當地居民深入交流,發現侗族居民非常團結,喜歡將房屋挨著緊湊建造,在建造過程中對周圍環境及居民生活影響小。同時廣西屬喀斯特與山地丘陵盆地錯綜地貌,氣候溫暖,侗族建筑較好的適應了當地特有的地理和氣候環境。
(二)合理利用地形與資源
三江侗族自治縣地貌多為山地,建筑依山而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和空間,最大程度的保留耕地。因合理利用地形,建筑融入自然環境中,展示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形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三江侗族建筑為木質結構,建造材料多為木制,而三江侗族自治縣有豐富的森林資源,可以就地取材,大大降低了房屋建造的成本與時間。
二、廣西三江侗族建筑存在的問題
一是瀕臨失傳的危險。侗族建造技藝大部分掌握在老一輩手中,年輕人不愿意學習侗族建筑的營造技藝,導致傳承困難重重。二是建筑成本提高,逐漸被現代建筑取代。隨著木材價格上漲,侗族建筑成本提高,再加上木結構防火性較差,容易損毀等,而現代建筑成本降低,舒適度與數字信息化程度提高,導致一些侗族居民開始選擇現代建筑。三是傳統侗族建筑的居住環境及其功能開始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傳統侗族建筑屋內沒有取水排污設備,缺少衛生間、浴室等現代生活設施,所以侗族居民更愿意住進現代建筑中,體驗現代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傳統侗族建筑逐漸衰落的原因之一。
三、對策與建議
(一)繼續加強三江自治縣的旅游建設
實踐證明發展建設旅游設施,可以有效的保護、傳承和發展三江侗族建筑,因此,可以繼續加強三江自治縣的旅游建設,同時加強對三江侗族建筑的宣傳,提高三江侗族建筑的及其營建技藝的知名度,讓游客充分了解三江侗族建筑的悠久歷史,營建技藝等。同時發展旅游建設可以讓當地居民體會到侗族建筑為當地居民生活上帶來的改善,促使三江侗族人民可以更加的喜愛侗族建筑,繼續建造使用侗族建筑,形成良性循環,使得侗族建筑可以更好的傳承發展。
(二)通過高校教學傳承和發展三江侗族建筑
三江侗族建筑傳承機制多為家族式傳承,這種傳承方式存在很多弊端,體現為父傳子,傳男不傳女,容易造成技藝的缺失,因此應改變傳承方式,通過教學等方式進行傳承。主要從以下兩個方便進行實施:一是當地侗族人民有意識的為后代培養興趣,從小為孩子講解三江侗族建筑的歷史,營建技藝等,使得侗族建筑后繼有人,可以更好的傳承發展下去;二是嘗試將三江侗族建筑知識加入到大學生的學習當中,培養大學生對侗族建筑的興趣、建筑的歷史和營建技藝等。筆者曾對我校土木系同學做過一份對三江侗族建筑是否感興趣的調查問卷,從數據上分析,有49%的同學對我國傳統侗族建筑感興趣。因此,在大學的選修課中加入與侗族建筑相關的課程,可以吸引一部分大學生侗族建筑的了解、傳承與發展。
(三)三江侗族建筑的優點與現代建筑相互結合
傳統侗族建筑也應該與時俱進,才能滿足人們對建筑物日益增長的需求:1.加強創新,將現代建筑中的優點融入到三江侗族建筑中。例如對侗族木構建筑技藝方面進行創新,同時保留侗族建筑的特點,堅持核心要素,在木材、外形、結構、傳統彩繪、造型等方面不可動搖,而非核心要素,可利用現代化手段,將現代建筑中的元素融入其中。2.將侗族建筑的優點融入現代建筑中,使現代建筑更加完善,并將侗族建筑的營建技藝傳承發展下去。兩者相結合,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四、結語
廣西三江侗族建筑作為我國的傳統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營建技藝,傳統侗族建筑的傳承發展,對我國建筑文化具有非凡的意義。同時對侗族建筑及其營建技藝進行研究,不僅可以使侗族建筑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與發展,還可以使我國現代建筑和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陳玲玲,董阮建.獨立學院轉型發展過程中建構建筑學專業應用技術型特色化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
作者簡介:
董阮建(1987-)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工業設計、設計教育、創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