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順序
[摘要]水泥路面平整度控制涉及的范圍廣,影響因素眾多,是施工機械、人員技能、操作水平的全方位反映。文章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響因素進行了總結,對其施工質量控制的具體措施進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提高行車的舒適性。
[關鍵詞]水泥路面;平整度;影響因素;質量控制
1工程概況
工程項目位于甘肅省境內,總體為東南一西北走向,全長593.626m,寬10.5m。路面結構為14cm碎石層+18cm4%水泥石屑層+18cm5%水泥碎石層+25cmC35混凝土路面。
2研究理由
(1)平整度是表征路面表面平整性的指標,是衡量路面行駛質量和舒適性的主要指標,是路面施工質量驗收的重要指標,是路面養護質量評價的關鍵指標。我們也認為,它也是反映路面技術狀況的綜合指標。
(2)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高、穩定性好、耐久性好、能見度低,有利于夜間行車。
(3)提高平整度應合理地選用施工機具。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決定于施工質量,而施工質量又取決于施工機具的優劣,故施工機具的選用必然是路面平整度的關鍵。
(4)路面不平整所引起的車輛振動,會對車輛磨損、燃油消耗、行駛舒適、行車速度、路面損壞和交通安全等多方面產生直接影響。是每位駕駛員備受關注的問題。
3研究可行性
(1)小組成員為公司技術骨干,并有豐富的施工經驗。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優化施工方案、科學管理、嚴格按要求施工。一定可以解決路面平整度的問題,從而實現目標,
(2)綜合各地方考慮,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一種常見的路面結構形式,具有使用壽命長、養護工作量小、能源消耗少、施工簡便、對交通等級和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
(3)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優勢是自主創新,加快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發展和技術進步。這是中國公路建設的客觀需求,也是促進中國能源發展、保護環境的戰略舉措。
(4)加強現場技術培訓,進行詳細技術交底,使小組每個成員都能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藝及施工機械操作方法。
4因素分析
小組成員采用“頭腦風暴法”。從“人、機、料、法、環、測量”六個大方面,針對癥結進行原因分析,并將原因一一列舉在魚刺圖上。
根據因素分析,小組成員共分析三個要因:
(1)小組成員查閱了混凝土用水泥、砂、石送檢報告,報告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規范要求。通過查閱現場混凝土澆筑時的混凝土照片,發現骨料和水泥的比例不穩定。混凝土碎石級配為單一級配,大顆粒碎石含量過多,效果不明顯。
(2)因模板采用的是鋼模板,小組通過現場調查發現,模板彎曲度較大。經多方交流過后。因鋼模板價格較高,所以采用以前周轉次數多、維修不及時的材料。
(3)經檢測,基層平整度、標高偏差大,填土高度、壓實度不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5對策實施
5.1采用準確的計量裝置
(1)通過去商品混凝土拌合站是否按照檢測中心提供的配合比,并提供貴公司組織機構代碼證及相關證書復印件、計量證書等。
(2)攪拌機在投入生產實驗前,進行標定和試拌,在規定時間內計量。
(3)在施工過程中,實驗檢測人員要不斷檢測新拌混凝土的級配情況,并把實驗數據反饋給攪拌樓工作人員。
5.2專人檢查模板的校正、安裝
(1)由于本工程使用的模板經過多次重復利用,有部分模板局部螺桿壞死,導致模板局部強度不夠,很容易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變形或跑模,從而影響混凝土平整度。
(2)小組成員加強對模板的檢查,對模板局部支撐不夠的進行加固對拉螺栓及頂桿,并對支好的模板嚴格驗收,
(3)模板變形是因為采用的模板剛度不夠。研究小組決定一律采用定型模板,并在澆筑前定期進行模板檢查,將變形的模板回收修正后再使用,這就使模板變形影響平整度問題得到了徹底地解決。
5.3混凝土路面施工前對基層進行全面的檢驗和整修
(1)由于本工程使用的模板經過多次重復利用,有部分模板局部螺桿壞死,導致模板局部強度不夠,很容易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變形或跑模,從而影響混凝土平整度。
(2)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須扎扎實實地進行路基的填筑,尤其是對原地面的處理和坡面基地的處理。
(3)路基施工時,應嚴格按現行《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進行,并應通過試驗路段來確定不同機具壓實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適宜的松鋪厚度和相應的碾壓遍數、最佳的機械配套和施工組織,還要有一定素質的施工隊伍來重視。
5.4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1)澆筑混凝土。混凝土采用C30的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對于支模應該確保不變形,而且牢固,對于模板的表面應該清理干凈。對于混凝土拌合的材料質量應該滿足要求,符合相關試驗的要求。在澆筑混凝土的時候,振搗應該充分而且合理,并且符合相關要求。路面拉毛的時候,避免出現深淺不一和不平直的情況。
(2)混凝土澆筑完以后,要立刻進行養生,采用麻袋或者其他東西進行覆蓋,澆水進行養生,每天都要澆水,而且不能少于三次,待混凝土養護時間滿足條件后,路面硬度達到要求后方可開放交通,確保混凝土的強度滿足要求,在混凝土強度沒有達到要求時,應該禁止車輛或者人員從養生的混凝土道路上面通過。
(3)切縫于混凝土終凝后5小時開始。切縫深度4厘米,切縫線平直,不得破壞原有路面切縫線位置。灌縫前,清除切縫內粉末,保證縫內干燥潔凈后按施工技術要求施灌填縫料。
6效果檢查
經過效果實施以及檢查,混凝土面不平整,模板接縫寬度,脹縫合施工縫,縱斷高程偏差,標高誤差等混凝土平整度問題出現率均下降。達到了項目研究的預期目標,說明我們制定的對策和措施是行之有效和比較完善的,達到了工程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通過本次小組的攻關活動,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責任編輯:王偉平]